8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肠梗阻临床特点分析

2013-04-18 08:54傅正闯杜凌阳
浙江医学 2013年23期
关键词:精神科肠梗阻精神病

傅正闯 杜凌阳

●诊治分析

8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肠梗阻临床特点分析

傅正闯 杜凌阳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精神科患者中也常有发生[1]。但精神科患者多因表达不清或有疼痛不愿表达、精神症状发作时对自身的躯体疾患无所谓,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懒散少动,再加上抗精神药物的外周抗胆碱能作用及镇静、镇痛效应,易引起误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2-3]。笔者就87例精神科肠梗阻患者的多项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01—2011-12在我院87例精神科肠梗阻患者,其中男38例,女49例,年龄32~72岁,平均(52.1±6.7)岁。病程1.0~22.5年,平均(6.6±1.8)年;肠梗阻时间2.5~23.0d,平均(5.3±2.0)d;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阿尔茨海默病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0例,其他11例;入院次数1~8次,平均(3±1)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无肠梗阻,住院期间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且符合肠梗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肠梗阻种类、用药因素、首发症状体征、原发疾病种类及不同年龄、病程与疾病的相关性、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其中年龄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老年患者组(年龄>65岁)37例和年轻患者组(≤65岁)50例;精神病病程以3年为界,分为精神病病程>3年组51例与精神病病程≤3年组36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肠梗阻种类、用药因素分析 见表1。

由表1可见,阻塞性肠梗阻、不全性肠梗阻所占比例分别明显高于麻痹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氯氮平应用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肠梗阻患者首发症状体征、原发疾病种类分析 见表2。

表1 肠梗阻患者疾病种类、用药因素分析

表2 肠梗阻患者首发症状体征、原发疾病种类分析

由表2可见,所有患者中首发症状前3位为活动减少、精神疲乏、发热,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肠梗阻患者不同年龄、病程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3。

由表3可见,老年患者组中精神病病程>3年的占比明显高于精神病病程≤3年,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率高于阻塞性肠梗阻,年轻患者组阻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麻痹性肠梗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年轻患者组中精神病病程>3年与精神病病程≤3年间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肠梗阻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除1例患者转院外科手术治疗,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部分患者予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后均痊愈或临床表现、体征消失,治疗时间4.5~20.5d,平均(6.3±1.4)d。

表3 精神病肠梗阻患者不同年龄、病程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例(%)]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外科急腹症,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改善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有时甚至致命。在精神科出现肠梗阻尤其危险,精神科患者因其疾病的特点,发生时常症状隐蔽,加上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患者对于感染的预防意识及依从性较差,对疾病的表述不明确,症状、体征表现不明显,影响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文中对87例精神科肠梗阻患者的多项特点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患者的用药因素、首发症状体征、疾病种类及不同年龄、病程与疾病的相关性、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发现,在致病原因中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是主要原因,以往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有外周抗胆碱能作用,M受体持续兴奋,导致肠动力减弱,肠蠕动变慢,肠液分泌减少,轻则出现便秘,重则发生梗阻[4-6];服用氯氮平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7],氯丙嗪次之,尤其是加用苯海索的患者;而第二代抗精神药物则较少出现。肠梗阻的首发症状、体征并非如其他肠梗阻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肛门排便排气停止等为临床特点,而是以活动减少、精神疲乏、发热为首发症状,这主要与患者的原发精神疾病有关,因原发精神疾病影响患者的症状体征,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有疼痛、不适也不会向家人或医务人员表述,就怕被医师认为有病而让其住院之治疗;而慢性衰退患者,则因其对躯体疾病的无所谓,即使有其他不适也不会主动与医务人员反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则因不会表述自己的疾病情况,而且本能活动增强,饮食增多,而常引发肠梗阻,因而对精神科患者合并有肠梗阻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检查,以便处理;而在年龄及病程方面,老年患者多因胃肠蠕动能力下降发生便秘,最终致使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多,而相对年轻患者多以因药物原因引起急性阻塞为主,病程一般较短。而在治疗效果研究方面,除1例患者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外,大多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即可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表现为临床治愈或临床表现、体征的消失,本研究中无死亡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说明只要早期发现,对症治疗,此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较高,未受到精神疾病方面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引起及发现精神科患者肠梗阻的因素较为特别,其首发症状有别于其他急性肠梗阻患者,且年龄不同,其肠梗阻的形式也不同,尤其出现有活动减少、精神疲乏、发热时应引起重视,争取对精神科的肠梗阻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不良后果。

[1]郑会忠,崔二龙,王大宏.精神病患者合并外科急腹症诊治[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550-551.

[2]王占富.抗精神病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的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94-6795.

[3]Maltbie A A,Varia I G.Thomas NU Ileus complicating haloperidol therapy[J].Psychosomatica,1981,22(2):158.

[4]江开达.精神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1-394.

[5]党连荣.精神病患者伴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评价[J].四川精神卫生,2012,25(2):附2-5.

[6]魏长礼,张永录,包琳,等.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J].临床精神医学, 2006,16(3):189-190.

[7] 吴小艳.氯氮平引起的便秘可致致命性肠梗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13(1):37.

2013-11-21)

(本文编辑:严玮雯)

(本文由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推荐)

311200 萧山区精神病医院

傅正闯,E-mail:fuzhengchuang@zjxsh.com

猜你喜欢
精神科肠梗阻精神病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精神病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