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春临证合用经方与时方经验举隅

2013-08-15 00:44张展洁刘新亚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汤合痹证经方

★ 张展洁 刘新亚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经方因其药物少、配伍精,疗效显著而备受临床医生的推崇。陈瑞春老先生崇尚仲景,临证喜用经方,且擅用经方。陈老认为[1],尊崇经方并不是一味执守原方不加减化裁,而是要在深究方规的基础上灵活化裁应用。时方多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特点是药物繁多,功效脏腑化,方剂配伍关系没有经方精当,但疗效却有其独到之处。陈老临证常将经方与时方合而用之,取两者之长,优化组合,以取得更佳的疗效。以下摘录几则陈老经方与时方合用的经验。

1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病案1[2].唐某,女,32岁。患者今年来未见明显诱因出现烦躁失眠,性情急躁,易发怒,甚至与人争吵。但平素为人平和,纳食不馨,大便偏干,口苦且晨起明显,口微渴,脉细弦,舌黄薄腻。拟以清胆和胃、疏肝理气之法,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生龙牡、浮小麦、郁金。患者服药7剂后,自觉精神好转,睡眠转佳,原有的辗转反侧、烦躁不安明显好转,食欲增,脉缓有力,舌白薄润,继守方加青皮、谷芽以7剂。共服药14剂后,自述诸症消失,适月经来潮,人较安静,睡眠、食欲及二便均正常,脉缓和不弦不数,苔薄白润。

按:临床常用的温胆汤多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所载之方,主治痰热内扰、胆胃不和诸证。因痰生热,痰热上扰所致的心烦失眠亦多用温胆汤化痰清热,调和胆胃以安神。但痰热内蕴必然导致体内气机郁滞,尤以肝胆气机不疏为甚。虽温胆汤中已有陈皮、枳壳理气以化痰,但恐其力不及。故需配合小柴胡汤一起使用,加强疏肝理气和胃。两方相合疏肝理气以助消痰,清热化痰以助疏畅气机,使痰消、气疏而神安。

2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

病案2[2].王某,男,52岁。患者1个月前出现双目发黄,纳呆,精神疲乏,四肢倦怠,腹胀,便溏不爽。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168 U/L,医者曾处以茵陈、茯苓、车前草、猪苓等大量,服用约10余日,症状未见好转反加重,又服西药护肝,罔效。刻诊:两目黄染,精神疲倦,四肢乏力,腹胀,纳食差,厌食油腻,易恶心,大便溏而不爽,小便黄,脉缓乏力,舌白厚腻。拟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服药7剂后,自觉精神好转,纳食好转,腹胀减轻,舌苔退为薄白腻,脉缓有力。再先后守原方加谷麦芽、炒鸡内金、白术,共服药25剂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巩膜黄染基本消退,精神明显好转,纳可,二便正常,脉缓有力,舌苔薄淡润。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50 U/L。

按:临床认为,黄疸多因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金匮要略》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但黄疸治疗并不可单纯清利湿热,使用大剂量的利湿、燥湿之品,否则易伤脾阳,使黄疸迁延难愈。故陈老喜从肝脾入手,兼以燥湿,方用小柴胡汤调和肝脾,用平胃散健脾燥湿,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燥湿之效。本病案于治疗中加强脾胃功能,脾胃健则湿易去,更利于退黄。

3 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

病案3[2].黄某,女,21 岁。患者诉右侧腰痛,尿频尿急,伴有血尿、小便热痛感,舌脉均正常。B超示:右肾输尿管中段有结石如绿豆大小。诊断为尿路结石。处方以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加乌药、滑石、白茅根。服用3剂后,血尿消失。共服3月余。B超复查,结石消失,惟有时感腰部酸胀不适,嘱其继服六味地黄丸巩固。

按:石淋证使用四金汤(郁金、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消石散结行水已是常法,但患者因结石阻滞而出现小腹拘急、腰腹绞痛难忍却不是单纯消石所能解决的,需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解除患者痛苦。两方合用,消石散结且解痉止痛,使结石消散于无形。

4 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

病案4[3].王某,男,49 岁。患者下肢两膝、踝关节酸痛1年余。初起关节发热、肿胀、疼痛明显,曾在南昌市西医院做抗“O”和血沉检查,结果均高于正常值,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刻诊:两膝关节、踝关节酸胀疼痛,伴有腓肠肌拘急牵引之感甚至抽搐,偶有踝关节浮肿,全身乏力,行走尤甚,大便偏软,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偏数。拟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加味。7剂后,患者膝踝关节酸疼肿胀减轻,小腿腓肠肌拘急牵引感已未发,苔由腻转薄。共服用上方35剂后,关节酸疼肿胀消失,行走自如。

按: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脚挛急的经方,亦是临床上治疗痹证的常用方。同时,痹证的证型较多,可供使用的方药也较多,且各方药均有其所长,但与湿热痹证之病机特点相吻合的方药,则相对较少。譬如,着痹之薏苡仁汤重祛湿,风湿热痹之白虎桂枝汤则重祛风、清热,对祛湿则力不专。然而,由李东垣所创之四妙散,以清热行血为治,则更符合湿热阻于下肢,留滞经络关节,使气血阻滞不通而痛之湿热痹证的病机特点。加上芍药甘草汤以滋养阴血,缓急止痛,各取其长,以达缓急止痛、清热化湿除痹之效,两者缺一不可。

此外[4],陈老常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营卫不和、表虚不固的虚人外感,合二陈汤治疗外感引动宿疾的老慢支、肺气肿感冒痰多者;用桂枝甘草汤合保元汤治疗上焦阳气虚闭;治疗肝胃不和、寒郁气滞的胃脘疼痛用四逆散合良附丸,当其热象明显时则用四逆散合小陷胸汤;用柴胡四物汤治疗经期感冒而血分有热者,等等,都屡见功效。

陈老虽然重视经方的临床应用,但也常感经方并不能解决临证所有问题,故在深究方规的基础上,扎实掌握经方和时方的特点,面对不同疾病不同阶段,灵活运用经方和时方,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极力突破孙思邈所言“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之窘境。

[1]陈樟平,陈琼,刘军城.陈瑞春论经方与时方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11,43(7):74 -75.

[2]陈瑞春.伤寒实践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66、39 -40、134.

[3]刘新亚.陈瑞春运用经方治疗痹证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3,34(11):5-6.

[4]张光荣,刘英锋,黄利兴.陈瑞春临证思辨特点[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3):1 -3.

猜你喜欢
汤合痹证经方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六味地黄汤合四逆散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2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