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2013-08-15 00:42马玉芬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马玉芬

(常熟市莫城中学,江苏 常熟 215555)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想品德课堂,使学生重视思想品德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对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提出意见。

一、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确切地说,一旦缺少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教科书、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教学结果也仅仅可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目前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实现 “教学实效”,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思想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课本身不同于中学课堂教学的其他学科,需要大量的练习、考试来实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目的,而是追求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的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因此,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都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学实效是一种理念,它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的观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引导最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等多向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材无论从形式内容上,还是对师生的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思想品德教材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不主张死记硬背,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精神和分析探究能力。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主要策略内容

1.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和谐的沟通平台。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方面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同时消除学生的疑惑。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在心理上出现困惑,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努力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亦师亦友。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知识特点,经常同学生谈心,询问学生近况,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待一些比较叛逆调皮的学生,应避免正面冲突,私下和学生进行深入沟通,防止矛盾激化,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只有思想品德教师真正把姿态放低,亲身实践和学生交朋友,学生才能尊敬教师,喜欢思想品德这一学科,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2)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注重思想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提到思想品德,首先想到的是枯燥的思想品德理论,因缺乏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教师应注重生活中素材的积累,讲课时引用这类素材进行分析,形象地阐述简明的道理,使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一单元自立自强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导课:同学们知道最近网络和新闻经常提及的最美妈妈的故事吗?林娟这个伟大的母亲,七年来独自一人抚养罹患自闭症、小儿白内障的儿子,从挣扎生存到积极面对。依靠自身力量,搭早餐摊,自立自强。今天我们就要从林娟这位最美妈妈身上学习这种自立自强的美德。这样以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来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起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3)结合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热忱。

思想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焦点。教学时结合时政热点,会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进而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开展相关的课堂讲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五单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可以结合汶川大地震,让学生探究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社会实践、注重创设情境、建立创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机制与加强合作。

(1)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对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应适当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一些书面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热爱生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五单元《如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征文活动,也可以开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图片展,使学生在文章写作与图片收集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珍惜爱护生命。通过宣传热爱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命的责任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2)注重创设情境,转变观念。

要注重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时,对于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加图片、声音、动画,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视听觉体验中,产生浓厚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对于课本中一些语言优美、具有教育意义的片段,教师应该饱含感情地为学生朗读,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

(3)加强合作,促进学生之间团队精神的升华。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这其中自然包括学生积极开朗、团结友爱的品格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有效预防学生孤僻性格的产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机会。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思想品德知识竞答比赛,使学生在群策群力的活动氛围中互帮互助,增进同学之间感情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心胸,培养了品格,增长了知识,充分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建立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建立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激励学生发展。因此,课程要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形成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形成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3.注重教学技巧,增强教学实效。

(1)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以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面向全体,本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地提高的宗旨,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优待任何人。在培养优等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后进生的积极辅导和转化,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适当做好知识的深入,而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并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学生质疑求异。

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拓展学生思路。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积极鼓励,及时引导,热情支持,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而对一些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而产生过激的言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分析。注重事实,消除学生疑虑。通过求异,可以广泛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学习中质疑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设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三、结语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心智成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教学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效掌握思想品德知识,热爱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1]傅广峰.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1.

[2]杨福星.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

[3]田硕.谈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09.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