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切实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

2013-08-15 00:48程晓新田福润
关键词:工程制图制图多媒体教学

陈 光,杜 微,程晓新,田福润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切实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

陈 光,杜 微,程晓新,田福润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本身的优势及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在《工程制图》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述了《工程制图》课如何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中保证其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工程制图》课;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生着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制图》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学好这门课程,能为学生,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学好专业知识,毕业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工程制图》课学时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其本身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病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2],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3-4],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有效互补,必将在《工程制图》课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及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引入和采用,逐步打破了教材、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较比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其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具有以下5方面的特点。

(一)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及想象能力。这门课程主要研究的是三维立体模型,比如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部件以及装配体等,有时还需要研究一些零部件的加工与工作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木制模型教具做现场演示,但因受到模型更新频率、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利用三维立体造型,可以形象生动、直观逼真地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制图》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画图过程中可以将三维立体动画反复演示,使抽象的零部件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大脑中变得清晰,增强了感观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大与小、零与整、远与近之间相互转换,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二)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工程制图》课程中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尽管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抽象的制图教学具体化,使死板的模型产生动画效果,给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既具真实性、科学性、又极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现象,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仿真性,有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通过学习《工程制图》,要学会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投影理论进行作图,还要能够合理标注尺寸,确定有关的生产、装配技术要求,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零件装配知识。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新生还没有经过实践的训练,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空洞的描述也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播放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装配体的装配生产线等动画效果、现场录像,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提前接触学习机械制图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使教与学变得形象生动,简单易懂。

(四)高效性,有利于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制图》的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的信息交流量。其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约课堂板书时间。传统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二维平面图形与三维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板图绘制各种模型图样,这需要占去课堂大量时间,同时不利于课堂内容的组织和师生互动,造成教学进度的紧张。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调用课件中的图样,随时画图、修改和讲解,同时还可以轻松地组织教学,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又增大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二是简化了教学手段。《工程制图》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授课时需要准备很多教具,采用大量的板书,一堂课下来疲惫不堪,而学生却收获甚微。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演示,替代实物模型、挂图、板书和板画,构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制图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上课一般只需带上相应的课件,利用电脑设备,再适当地配以讲解,一堂生动形象的制图课就可以轻松完成,既简化了教学手段和过程,又减轻了工作强度。

(五)互动性,有利于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工程制图》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的画图、读图练习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自己思考、想象,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使用课件形象、快捷地演示正确答案,或相关立体、平面图形提示。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局限性

(一)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盲目依赖

在教学进程中有些教师不辨《工程制图》的教学特点,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甚至曲解多媒体教学的授课特点。一部分教师将教材原文全部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使得学生上课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看书”;一部分教师利用计算机容量大的特点,过分增加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抓不住重点、难点,没有思考过程;一部分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模式的新颖化,课件过多运用动画、动画和图片的切换,丢弃了教学模型在学生对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互换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淡化的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学生对大信息量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

《工程制图》课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学生正处于高中向大学的教学及学习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学生习惯了接受板书式教学,对大信息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容易失去学习的重点,对“看书”式多媒体课件更是失去兴趣。有的同学更是只对感兴趣的动画有印象,但具体知识点却没有记牢。例如,作者对“换面法”单节课的调查显示,很多掌握不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只乐于看投影面的三维空间的转变,而不注重转变的原理和依据条件。

(三)学校对多媒体的教学管理

学校对多媒体的管理,直接决定了《工程制图》课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多媒体硬件资源越来越丰富,但对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没有考核制度,质量不合格的课件可以随意申请多媒体授课。计算机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多媒体计算机没有统一管理,计算机病毒泛滥,经常出现教师上课无法运行课件的情况。多媒体设备因使用时间较长,损害后很长时间无人维修,使得《工程制图》课的教学回归到“板书及挂图”授课的模式,影响教学质量。

三、《工程制图》课程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重的方面

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有弊[5-6],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7],注重深入研究和加强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扬长避短,更科学、更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先进性,不断提高《工程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新旧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

多媒体课件虽然内容丰富、操作简便,但不能过分依赖,甚至替代整个教学过程。在《工程制图》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板书、提问和课堂讨论等环节还是非常重要的,是在任何技术和条件下都不能缺少的。例如,在“换面法”讲解中,教师应该适当的选取教学模型,加深学生的空间理解。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所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只有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的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用多媒体上好一堂《工程制图》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理念、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内容,控制授课节奏,掌握多媒体及其相关设备、软件的使用方法。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教师在精心备课,反复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宽知识面,学习、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质量、高效率上好《工程制图》课。

(三)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工程制图》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要注重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设计课堂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还要考虑到如何对学生的反映进行诊断、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给与适当、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一致,改变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当的增加师生互相提问环节,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例如,在“换面法”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两张练习纸,自己做一个空间的投影面变换立体,再将其转化到二维的平面上,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注重保证多媒体课件质量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所以教师授课所使用的课件要适合教师本人,适合所教的学生,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不能盲目的照搬和挪用。一个高质量的课件不一定制作多么精美,但一定有任课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教学理念融入其中,能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能够具有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五)注重精讲多练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课堂的信息交流量大增,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一个“精”字,对自己所教课程必须全面吃透,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精心谋划课堂教学组织,精确把握每堂课的总店和难点,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只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忽视学生的绘图能力的错误,所以要加强课堂练习,讲究一个“多”字,除保证适量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堂练习,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六)增强学校对多媒体的管理

学校对多媒体应该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对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课件应该有审核制度,保证多媒体的课件质量。同时,应该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管理,并对管理、维修过程应该做到公开化监督。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为《工程制图》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开辟了一条捷径。只有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适当、适度、适时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1] 夏云周,陈科.多媒体课件在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的应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74-76.

[2] 汪秀敏,周灵芝.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辨证认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117-119.

[3] 张健.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注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J].中国轻工教育,2007(3):61-62.

[4] 彭文娟.浅析多媒体课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9(5):42 -43.

[5] 陈启强.多媒体课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教育战线,2008(11):111.

[6] 吴世俊.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利弊[J].科技资讯,2008(28):185.

[7] 周海鹰.巧用多媒体,优化《机械制图》教学[J].职业圈,2007(18):177-178.

Reasonabl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teaching

CHEN Guang,et al.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In this paper,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hould be noted when using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engineering drawing.It discusses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the mod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dely used.

multimedia technology;Engineering Drawing;the quality of teaching

G642.0

A

1009-8976(2013)01-0123-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3.01.038

2012-11-08

陈光(1979—),女(汉),吉林长春,讲师主要研究工程图学、工程机械CAE及控制。

猜你喜欢
工程制图制图多媒体教学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小明巡山记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探讨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