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养殖清洁生产的技术要点

2013-08-16 02:11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动物卫生监督所118000孙肸娲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养猪业养猪猪舍

王 利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000)孙肸娲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威胁到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生态型、环保型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省对畜牧养殖小区的政策性扶持力度的加大,生猪养殖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猪的数量多,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环境应激因素多,因而造成猪的体质差,为某些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改善和促进农村养猪业的状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本区总结了一套农村规模化养猪综合技术措施,近期在与一些有代表性的养猪场进行推广,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既提高了饲养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本地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场址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

1.2 猪场布局设计 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角。猪舍间距一般为7~9m,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和育肥猪舍。场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利用绿化带隔离,互不交叉。猪场防火等级按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设计。

1.3 保证猪苗质量 本区有中型猪场4个,以大长母猪和杜洛克猪杂交,培育优质猪场,这些猪场提供猪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商品猪的效益。为此,我们建议这些猪场要完善生产基础设施,制定各种防疫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为猪苗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防疫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养猪成败的关键,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前几年,养户中滥用药物包括疫苗的现象较为普遍,大量不规范使用药物,造成免疫或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疫病时有发生,给养户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极大地困扰养猪业的发展。为了使专业户选择最恰当的免疫日龄和疫苗种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饲养场定期进行血清学的监测和病原分析及药物敏感试验等,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农户,纠正动物防疫工作的误区,正确指导生猪防疫,规范农户的免疫程序和定期消毒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附表 生猪的免疫程序

1.5 推广自动饮水系统 过去养猪供水的方法是用水池进行贮水,存放时间长,容易污染,猪只饮用污染的水,常常引起肠道的感染,使用自动饮水器之后,肠道疾病下降了30%,药物消耗减少了20%,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1.6 采用全进全出制 将同一栋猪舍内全部的猪同时出售,然后隔一段时间再移入一整批猪,完全腾空的猪舍可以彻底的清洗、消毒、空舍以杀灭猪舍内的病原,并减少病原在不同年龄层猪群中传播的机会。

1.7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只及粪便 粪便污水处理,新建猪场必须与养猪场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发酵后出场。病死猪只要作深埋或焚烧处理,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另外,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要对猪舍及周边地区进行防疫消毒,每周1、3、5进行,消毒1次/d,以防止病的发生。

2 推广成效

通过试验,各项措施和制度得到了落实,提高了防疫技术水平,规范化养殖,增加了经济效益。从示范点地区猪场来看,防疫工作做得好,疾病减少,节约了药费开支,而且猪肉的品质风味好,销量一直不错,很多客户提前预订。

3 小结

(1)在发展规模化养猪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这两方面的工作。(2)推广全进全出模式。净化场内环境,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安全环保的畜产品,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地发展。(3)适度饲养瘦肉型猪。前几年饲养户养的猪都是二元杂或者是土猪,这些猪瘦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推广瘦肉型猪,提高了猪肉的质量,改变了品种结构,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保证了上市猪只的畅销无阻。适度推广良种猪,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在常规管理技术中,强调4个需要。①猪场栏舍门口需要设置消毒池。栏舍、场地、用具、料槽要定期消毒。②饲养密度需要适当合理。密度太小浪费资源,太大就容易造成多种应激反应。③营养配方需要恰当。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有不同营养要求,需要根据猪只的生长要求提供合理的饲料。④免疫程序需要科学。要根据各个场的实际,制订好免疫程序,定期做好免疫工作,防病于未然。为彻底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结合本市2009年畜牧养殖十大推广技术,在本区范围内积极推广自然养猪法新技术,采取“政府重视组织推,资金扶持加快推,典型引路示范推,技术服务扎实推”的措施,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推广步伐。

猜你喜欢
养猪业养猪猪舍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2020年养猪业盘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养猪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