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语词汇最新动向的解读

2013-08-28 09:48陈一龙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词汇

陈一龙 彭 嘉

(1.长沙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410100;2.长沙市稻田中学,湖南 长沙410007)

一、美语词汇动向的领域解读

(一)政治领域

战争是语言的沃土。例如,为了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布什总统提出了确保“国内安全”(homeland security)的策略,这被看做是一战期间提出的“国内战场”(home front)策略的一个延伸。[1]在向伊拉克做出最后通牒的演讲和给出明确的最后期限后,因怀疑伊拉克与本·拉登基地组织(al-qaeda)、塔利班(Taliban)、伊斯兰圣战组织(Jihad)、真主党(Hezbollah)有牵连,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于2009年3月20日发动了对伊单边战争。被布什政府视为“邪恶轴心”(axis of evil)之一的伊拉克政权试着在外交上做最后一刻(last-minute or last-ditch)努力以遏制战争的发生,但无济于事,最后还是不得不面对以美国为首发动的意愿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战争。随后,联合国在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仓促召开了闭门磋商会议(closed-door meeting),在此次召开的三峰会议中,大多数国家都召开了反对军事行动的外交照会(diplomatic notes),且大都同意伊拉克战争问题应列入联合国的框架之内解决,抗战和反暴力的热潮席卷全球。

(二)经济领域

在社会综合因素的比重中,经济因素是最显而易见的,并影响、制约着人们的言行。语言的变化中,词汇的变动是最快捷,也是最容易体现出来的。[2]

如下列词汇体现出语言与经济息息相关:欧洲美元(Eurodollar)、萧条膨胀(s1ump flation)、国库分享(revenue sharing);最新股市词汇如暗亏(hidden loss)、白色行情表(white sheet)、搀水股票(water -down stocks)、股指暴跌(index slump)、指数宽幅震荡(index fluctuated violently)、牛市/熊市(bull/bear market)、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疲软股票(soft stock)。

(三)科技领域

美国几乎是IT,计算机等各行业的领头羊。[3]新词在这些领域无处不在,如cybercafe(网吧)、netizen(网民)、cyberwork(网络迷)、wired(上网)、click(点击)、swipe(刷卡)、millennium bug(千年虫)、newbie(网上新手)、guru(电脑高手)、cyberword(网络用语)、E-mail affair(网上爱情)、bandwidth(宽带)。

(四)教育、体育、娱乐领域

教育、体育、娱乐领域的革新动向也必然体现在词汇层面,这是个相互互动的结果。[4]如:geeks(大学生)、freshman(大一)、sophomore(大二)、junior(大三)、senior(大四)、end -run(玩橄榄球时规避的伎俩)、sellout(客满的演出)、turnaround jumper(转身跳投)、megastar(巨星)、throat(歌唱家)。

(五)外来语领域

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美国是一个万花筒(kaleidoscope)、文化拼花被子(cultural fraying quilt)。外来语现在仍源源不断地涌入美语词汇中。[5]如:来自印第安语:sachem(酋长)、totem(图腾);来自西班牙语:cockroach(蟑螂)、ranch(庄园);来自荷兰语:boss(老板)、caboose(守车);来自德语:bum(游民)、seminar(讲习班);来自汉语:wok(镬)、chopsuey(炒杂碎)、chopstick(筷子)。

(六)电子通讯领域

随着电子通讯的普及,于是新的词汇应运而生以满足表达生活的需要。如:multimedia (多媒体)、CD(compact disk,激光唱片)、stereo(立体音响)、Web TV(网络电视)、videophone(电视电话)、lasercamp(电脑激光照排)、cellular(手机)、beeper(BP 机)、diverts(呼叫转移)、roam(漫游)、auto answer(自动应答)、dial-up connection(拨号连接)。

(七)生态环境领域

现行最热的话题就是生态学活动家(ecoactivist)和环保专家(environmentalist)关注生态灾难(ecocatastrophe),生态灭绝(ecocide)和生态危机(ecocrisis)。他们指出了放射性尘埃(fallout)的负面性,提出生态圈(ecosphere)原理,并认为还原论(reductionism)可以用来解决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的问题,甚至还可解决文化或精神污染(cultural/spiritual pollution)及涂写污染(graffiti pollution),并进行回收加工(recycle)。

(八)医疗生物领域

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新词,如:diet pill(减肥丸)、hospice(临终关怀医院)、angiography(血管学)、bacilysin(杆菌溶素)、anorexia(厌食症)、liposuction(手术减肥)、microcirculation(微血管循环)、bionics(仿生学)等。

二、美语词汇动向的方式解读

从结构来看,现代美语的构词方式以词缀法、复合法、转类法三种基本方式为主,以截短法、拼缀法、逆构法、首字母缩略法为三种次要方式来创造新词,词汇的发展方式有三个渠道:创新词、旧词新义、借词。[6]

(一)美语词汇的构成方式(Word-formation)

1. 词缀法(affixation)被广泛使用。

前缀如pre-(preemptive a.先发制人);anti-表“反对”,anti-terror 反恐.

后缀“ette”有“女性,小”的意思,如drum -majorette(军乐队女指挥),copette(女警察)和kitchenette(小厨房)。

ese 加于作家等人名后表示“…派的”、“…体”、“…风格”如Pentagonese(具有五角大楼特色),Manhattanese(具有曼哈顿色彩),golfese(高尔夫球用语)。

2.复合法(Composition)有力表现出美国文化中勇于革新和富于创新的精神,而且也为美语增添了花样和魅力。[7]美语特别爱用复合方式构词,它在美语中至今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以更加灵活自由的方式合成新词,似乎是美国风格的标志。[8]

(1)复合名词(Compounding-noun):

(2)复合动词(Compounding-verb):

(3)复合形容词(Compounding-adjective):

3. 转类法(Conversion)

(1)n→v 美国人经常使用n→v 方法去创造新词,如:to can、to fuel、to tutor。

其修辞特征是简洁、生动、准确,如:to bad-mouth (中伤,诬蔑).

(2)a)adj→v:narrow→to narrow ={to make ……narrow or to become……narrow}

b)adj→n:American→an American;white→a white

(3)现在副词能被转化成动词,如:to yes、to further、to near、to up。

4. 截短法(Clipping)在现代美语构词方式中精简扼要,使用方便。

(1)截尾+截短后部(apocope)

(2)截首+截短前部(aphaeresis)

(3)首尾截(front and back clipping)

(4)缩略(syncope or contractions)

(5)截短短语(phrase clipping)

5. 首字母缩略法(Acronym /Initialism)

美国人非常喜欢首字母缩略法以至于此类词数量大增,这些变化体现了美国人追求方便的心理趋向。[9]如:WWW=World Wide Web ROM= read only memory

CEO=Chief of Executive Office 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6. 拼缀法(Blending)主要盛行于政治、科技、金融等领域。

(1)单词+词尾

(2)词首+词尾

(3)词首+词首

(4)词首+单词

7. 逆构法(back-formation)是一类特殊的构词法,它包括类比构词法和比较构词法。

类比构词法 如:sunset→moonset。同样,我们可以类比分析cat’s eyes(猫眼)、fish eyes(全视的,全景的)、worm’s eyes(仰视的)、bird’s eyes(俯视的,鸟瞰的)。

(二)词义的变化(Changes of Meaning):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与交流的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着,正如“人类社会中的事物、概念、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义往往会发生变化”[10],所以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旧词被赋予新义。词义的变化有扩展、缩小、升华、降格、转义,其中扩展和缩小最为常见。[11]

1. 词义扩展(expansion)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escalator 几乎就等同于升降机。在美国侵越战争期间,“escalate (or escalation)”常常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在期刊出版物上,在过去的20年,“escalate”广泛用于价格与费用。[12]如:escalating prices(costs),所以动词“escalate”迅速成为流行术语。

2. 词义缩小(narrowing)

很多科学术语来自常用词汇。计算机术语,“memory”(记忆)→(存储器),“mouse”(老鼠)→(鼠标),recovery(恢复)→(航天器的回收)(in astronautics);

3. 词义升华(elevation)

20 世纪60年代之前,在美国,Negroes 被认为是对黑人的侮辱,但黑人高举“Black Power”的旗帜并提出了口号“Black is beautiful”。更重要的是,黑人英语,黑人历史,黑人研究,黑人民族主义,黑星和一系列的词语应运而生。黑指的是“Black”,有庄严的隐喻;又譬如,“smart”有几个积极的意义:(敏捷的,活泼的,巧妙的,时髦的),但动词“to smart”以同样的形式是指:(刺痛,懊恼,伤心)。

4. 词义的降格(degradation)

我们知道“gay”的原意是从“快乐、充满乐趣”发展到“同性恋”的,“queen”是由“国王的妻子”到“女性化的男同性恋者”,“bug”是由“一种小昆虫”到“窃听器,流感或计算机故障”,“high”从普通意义到“flash(麻醉毒品引起的刺激或快感),or(狂热的,兴奋的)”的意思。

5. 转义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意义的嬗变是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在涉及美国大选或初选时,报刊常用以词代事的方式进行报道。[13]例如:以Wall Street(美国纽约的一条街)代表美国垄断资本,以the Pentagon(五角大楼)代指美国国防部。

(三)简化美语词汇拼写形式

美语词汇在破旧立新、追求多样化的同时,对大西洋彼岸的古英语也提出了挑战,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拼写简化运动,大胆进行了民族语言改革的尝试,使之规范化,更具统一性,从而实现美国本土化,更添民族特色,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与习惯。这场改革既是语言自身变革的需要,也是美国民族主义语言上独立的必然要求。[14]在富兰克林的基础上,诺亚·韦伯斯特为美语拼写标准化作出了实际性的贡献。美语拼写改革的总方向是使美语拼写更接近其发音从而使其更简洁化。[15]

IPA K.K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IPA K.K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c -k disc disk -ph -f- sulphur sulfur e- i- enquire inquire -que -ck cheque check y i tyre tire -re -er centre center-ette -et cigarette cigaret -ise -ize critici se critize-gg- -g- waggon wagon -ce -se defence defense-gue -g dialogue dialog ou- o- mould mold-ll- -lt- fulfill fulfilt -se -ze analyze analyse

三、结语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物质材料,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法运行的细胞,所以美语词汇变化的最新动态体现的是社会因素在各领域相互碰撞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实体外化,是意识观念在脑海里的编码,更是美国民族通过词汇构成方式、语义变动、简写拼改运动来认识自身、改造社会、革新世界的裂变方式。[16]

[1]曹磊.英语词汇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蔡永良.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戴卫平,张志勇. 美语词汇的文化意蕴[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52 -56.

[4]陈一龙.透析美国俚语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57 -163.

[5]蔡昌卓.美国英语史-美国英语融合与创新的历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戴卫平.美国文化与美语词汇[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77 -78.

[7]李剑波.英语词汇的发展与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8]李岳建,陈一龙.透析美国俚语社会功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76 -179.

[9]王若禹.当代美国英语词汇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2003(4):88 -91.

[10]王华荣,朱耀顺.美利坚民族精神与美语词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76 -79.

[11]徐坚.美语词汇飞速发展的原因及特色[J].苏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6):86 -89.

[12]于涵.美语口语俚语[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3]张定兴,刘永吉.美国俚语大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5]张学忠,戴卫平.现代美国文化与现代美语词汇嬗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96 -100.

[16]戴卫平,张志勇.美语词汇的文化意蕴[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6 -30.

猜你喜欢
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