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2013-09-01 08:57刘晓瀛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权重系数

刘晓瀛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一般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蒸馏、萃取、干燥等)的培养,更对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作风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思想,实验课上操作不认真;实验内容单一,仅让学生动动手,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以实验报告为实验考核的模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学生往往互相抄袭,敷衍了事。针对这些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从建立实验考核指标体系入手,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可使学生了解自己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 建立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1]

(1)科学性原则。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的质量,它是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在建立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指标的相关性、层次性。按照分类、分层次的方式来建立指标体系。分类、分层次应该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同时应注意同一类、同一层次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一个指标所包含的考核内容应尽量不与另一个指标形成包含或者部分交叉重叠的关系。

(2)客观性原则。要求设计的实验考核指标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评价,积极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3)全面系统性原则。学业水平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教研组的教学组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是考核的最终目标[2]。考核指标越全面细致,反映的信息越多,对于学生下一步学习以及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的反馈作用也就越大。因此,设置实验考核指标应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既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思维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通过设置的指标解读教学内容、实施方式、组织形式。

(4)可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要求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指标(即末级指标)具有可测性,使评价者知道如何去判断,并容易给出评价意见(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

(5)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可以动态、灵活地使用考核评价体系,满足学业水平考评的需要。

2 设计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首先对《高等职业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高职学生学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研究论文库等资源,尽量收集目前国内开展同类研究的相关资料,找出各种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的方法和案例;通过对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把握,利用因果分析图解法勾划出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轮廓。然后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和期望调查,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计算权重[3]。

3 设置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

本课题邀请了8位专家,展开多次专家期望调查,根据专家意见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初步建立了评价树状指标体系,包括:A平时实验、B实验操作考核、C自主设计实验3个一级指标。A主要反映学生平时实验课的预习情况、对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态度、发现问题、分析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设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B主要反映学生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协调能力等,下设6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C主要反映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课中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下设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

4 确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权重系数

考核指标体系权重系数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目前,在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仍是依据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其准确性无法检验,通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已逐步被认可。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萨蒂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评价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以完全进行定量分析的复杂问题,是将半定性、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为分析、决策、预测或控制事物的发展提供定量依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有4个基本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成对比较阵;(3)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作一次性检验;(4)计算总排序权重系数和一致性检验。

现以目标层下的一级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为例进行说明。本研究采用了Satty相对重要性等级(见表1),用1~9标度方法,对指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对其重要性进行判断打分。

表1 Satty相对重要性等级

以本研究考核指标体系中目标层下的3个一级指标(A、B、C)为例,首先建立两两比较表(见表2)。

表2 A、B、C重要性两两比较

利用求和的方法计算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为:

(4)计算AW。

由上述公式计算得出A的权重为0.58,B的权重为0.31,C的权重为0.11;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3.004。

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见表3。

表3 矩阵阶数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 I)的关系

5 应用

表4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设置

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树状指标体系,整个体系总分为100分,权重集总数为1,各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首先对三级指标按照百分制打分,然后与三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得出三级指标得分,其次二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得出二级指标分数,最后与一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得出总分。

6 讨论

实践证明,由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系数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传统的实验考核成绩主要是由实验报告和期末实验操作考核决定,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了。在我们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大了平时实验的权重系数,因为只有将平时实验的操作情况累加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才更可靠。我们又增加了自主实验设计考核指标,这项指标能更充分考核学生的各种能力。另外,有些指标似乎与实验教学并无密切关系,如实验态度、语言表达与书写等,但是专家还是给予了一定的权重值。因为实验态度能折射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适应能力,反映的是非智力因素;语言表达与书写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治学的严谨态度,两个指标都直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课题组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相一致。

[1]樊落,席淑华.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10):2823-2825.

[2]杨栋林.生物化学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施[J].大众科技,2009,121(9):189-190.

[3]齐德广,秦银河,王云贵,等.科学制订评价指标体系 持续提高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1(4):661-664.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权重系数
权重常思“浮名轻”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过年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