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悬浮红细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对照研究

2013-09-20 06:17练正秋曾昭宇刘蔓莉李族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性贫血肾脏病贫血

练正秋,曾昭宇,刘蔓莉,康 凯,李族军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1]。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临床常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肾性贫血。EPO治疗肾性贫血已被证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常用方法[3],但对一些需要迅速改善贫血症状的患者临床也常输注悬浮红细胞。本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适应证,为临床进一步改善肾性贫血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肾内科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MHD肾性贫血患者共90例,其中男63例,女27例,年龄18~71岁;原发疾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糖尿病肾病32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多囊肾3例。肾性贫血的诊断参照相关标准[4]。排除标准:①活动性出血;②严重感染;③严重心功能衰竭;④伴发血液系统疾病。其中EPO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19~71岁[(39.96±5.56)岁];病程3~13年[(6.32±2.34)年]。输血组男30例,女 15例,年龄 18~67岁[(38.24±4.60)岁];病程3~12年[(6.52±2.0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EPO组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 U,1次/周;输血组输血指征符合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要求,并均签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注悬浮红细胞2单位/次,2次/月,30天为1个治疗周期,1个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判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5,6]显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Hb、红细胞计数增加25%;③Scr降低15%或Ccr增加15%。有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Hb、红细胞计数增加10%;③Scr降低10%或Ccr增加10%。其中①、②项必须具备,③项为参考条件。无效:不符合显效或有效条件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EPO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输血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1.11%,输血组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

2.2 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危重病,肾性贫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病原因与肾脏产生EPO减少有关,另外也和红细胞生存时间变短、叶酸不足、体内蛋白质缺乏、尿毒症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所产生的抑制原因有一定关系[7]。近年来研究表明肾性贫血对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程度不亚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肾性贫血若未治或治而不当,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预后恶化[8]。且患者在透析前处于严重贫血状态下,易诱发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心功能衰竭,因此正确及时治疗肾性贫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至关重要。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见效快,能很快缓解患者缺氧症状,在挽救患者生命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输血容量大,且存在感染输血相关病毒的风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存在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副作用[9],而且反复输血易导致机体产生意外抗体而致交叉配血困难等不足,从而制约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在当今血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寻找同样治疗效果的其他方法替代输血,尽量减少临床用血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EPO是肾脏产生的一种多肽类内分泌物质,可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当机体缺氧时肾脏氧分压降低,通过一系列反应使EPO增多,促进骨髓的红系向干细胞增殖,并向幼红细胞分化,从而加速红细胞增殖和成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即使在贫血造成缺氧时均不能刺激肾脏产生足够的EPO,故需外界补充给予。目前,EPO是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历史。众多国内外资料显示,合理使用EPO,不仅能有效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而且能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增加红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PO治疗肾性贫血更安全有效,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1]。慢性肾脏病3期就可出现贫血,伴随着病程进展,贫血会逐渐加重,但很多患者可以逐渐适应而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医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全面评估患者贫血状况,衡量输血利弊,从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风险。当然,应用EPO治疗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调整剂量,适当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

综上所述,使用EPO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较好选择。输血能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但从本研究显示其副作用较EPO大,仅适合少数重度肾性贫血患者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或需紧急输血挽救患者生命时选择。

[1] 杜明,程冬梅,韦玉玲.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159.

[2] 陈肖蕾,钟慧,朱亚玲,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2):939-941.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53.

[4] 叶任高,陈裕胜,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

[5] 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4.

[6] 张之南,杨天樵,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0.

[7] Gianella P,Martin PY,Stucker F.Management of renal anemia in 2013[J].Rev Med Suisse,2013,9(375):462-467.

[8] 姚小丹,王文荣,朱丽晶.肾性贫血的诊治原则-简介K/DOQI及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上)[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5):463.

[9] 杨成民,李家增,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00-443.

[10] 苏香玲.国产重组人促红素治疗28例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研究[J].中外医疗,2008,12(3):9-10.

[11] 俞雨生.如何合理治疗肾性贫血[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14(1):83.

猜你喜欢
性贫血肾脏病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