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药研究*

2013-11-13 06:58陈鑫黄兵钟成家邱小平江西省铜鼓县人民医院铜鼓336200
江西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内蕴内阻高尿酸

★ 陈鑫 黄兵 钟成家 邱小平 (江西省铜鼓县人民医院 铜鼓3362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虽然大部分高尿酸血症并不发展为痛风,但2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实属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的西药治疗主要为排尿酸药物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从性差。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报道较多,包括中药复方、单味药及中药提取物,且取得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也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前景,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治疗方案,亦无确定的专方专药。本研究依托江西省铜鼓县多年来干部职工体检工作这个平台,筛选出大样本的高尿酸血症病例,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前人经验和课题组成员的临床体会,进行中医临床分型和中药实验性治疗,以进一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规律和中药治疗效果。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2年3月-2012年9月江西省铜鼓县人民医院体检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00例。将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配至中医辨证治疗组和西药别嘌醇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150例中男144例,女6例;年龄23-75岁,平均50.0±12.0岁;疗程1个月。对照组150例中男148例,女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0±12.0;疗程1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男性及绝经后女性血尿酸 >420μmol/L,绝经前女性 >350μmol/L,根据病情是否需要治疗及筛选操作方便,病例入选标准为:不论性别、年龄、血尿酸 >420μmol/L且无痛风临床表现及痛风病史。

1.3 中医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分为2型:(1)痰浊内阻型:口淡不渴,舌淡肿、苔白腻,脉濡缓;(2)湿热内蕴型,口苦口干不欲饮,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3-75岁,无痛风症状或痛风病史,近1个月内未服用降尿酸的西药。

1.5 排除标准 近1个月内服用过西药降尿酸者,有痛风症状及痛风病史者,有严重心、肺、肾功能疾病者,对所服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中药治疗组分痰浊内阻型和湿热内蕴型治疗痰浊内阻型以胃苓汤加味,药物组成:陈皮10g,厚朴 8g,苍术 12g,甘草 6g,茯苓 15g,猪苓 10g,白术10g,泽泻10g,桂枝6g,丹参15g。湿热内蕴型以六妙散加味,药物组成:薏苡仁20g,苍术12g,黄柏12g,川牛膝10g,蚕砂15g,车前仁12g,丹参15g。上述中药用自动煎药机YFD220与煎药包装机YF20/2+1(北京东体原)按标准煎取,每副煎取2袋,每袋180mL,日服2袋,分2次服;对照组给于别嘌醇片(0.1g/片)(江苏方强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每次0.1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期间采用低嘌呤饮食,多饮水,停用其他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观察血尿酸变化。

2.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血尿酸值下降≥20%;有效:血尿酸值下降≥10%;无效:血尿酸值下降?1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高尿酸血症虽然在中医学中无记载,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实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而“痛风”在中医学中确有其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书中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曰:“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曰:“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清·张璐《张氏医能》曰:“肥人肢节病,多是风湿痰饮流注……壮年人性燥亲嗜膏梁厚味。”根据历代医家论述,结合临床观察,本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的致病核心因素为“痰”、“湿”,痰湿从寒化为痰浊,痰湿从热化为湿热,并有成“瘀”趋向。因而本研究将高尿酸血症分为痰浊内阻、湿热内蕴两型,辩证治疗并佐以化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因观察周期不长,无足够的时间对病人回访,因而对中药治疗高尿血症的长效性缺乏深入探讨。另外,尽管本研究选用的方药均为经典名方,治疗过程中,患者亦无明显不适反应,但对其毒副作用未作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优点是中医证型简单,辨证要点突出,易于临床掌握,分型治疗方剂均为名方,无明显毒副作用,廉价经济,病人易于依从,且疗效肯定,适应于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内蕴内阻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果蔬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