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管异常1例

2013-12-03 02:11胡淑琼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彩照右眼黄斑

胡淑琼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北 荆州434000)

潘 丽 (江陵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 荆州434100)

宋念艺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 荆州434000)

丁小燕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 中山528400)

1 病 例

患者女,15岁。发现右眼外斜14年,视物不清8年,于2012年3月就诊。1998年患者1岁时家长发现其右眼外斜,偏头视物,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眼外斜视,未予处理,建议观察。2004年患者7岁时诉右眼视物不清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弱视,但配镜无明显效果。2011年患者14岁时因右眼外斜要求手术,术前检查发现双侧眼底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1.0;角膜映光法行斜视度数检查右眼外斜45°;眼前节检查正常;右眼底彩照可见视乳头边界、色泽清,血管分支增多遮盖黄斑,黄斑区拱环结构不清,黄斑区上方可见不规则椭圆形2PD×1PD病灶;左眼血管分支增多,黄斑结构基本正常 (图1、图2)。FFA提示:右眼视网膜动脉期血管充盈正常,静脉期时可见静脉血管分支明显增多,最终在黄斑拱环区形成血管网,在椭圆形病灶处可见透见荧光,膜样增生,后期一直无荧光渗漏。左眼静脉血管增多,拱环结构存在 (图3、图4)。OCT提示:双眼血管分支增多,右眼为甚伴黄斑前膜 (图5)。

图1 右眼底彩照

图2 左眼底彩照

2 讨 论

眼底正常血管解剖因进入视乳头后分支部位的不同视网膜中央血管的分支和走行,可呈5种类型:1型是由一个主干从视乳头后进入眼内;2型是在视乳头表面,血管分为上下两支;3型是在视盘后方时已分为两支,以后分别进入眼内;4型为第二级分支后进入眼内,在视乳头面看到4支动脉;5型为第三级分支后进入眼内,视乳头表面有八支动脉,各支动脉管径的粗细可不一致。但双眼的血管比较对齐,动脉呈放射状分布于鼻上、鼻下、颞上及颞下4个象限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作双叉分支,自血管两侧分出,后极部分支几成直角,周边部的呈锐角。颞上和颞下视网膜动脉在黄斑部的上下方的走形呈对称的弓形,再分出大约相等的小支,分布于后极,上下支之间有已流域界限。后极部小血管约有10~14条,其中仅约半数进入黄斑区,在中心凹外0.4~0.5mm处终止。视网膜静脉与动脉伴行,大多位于动脉的外侧稍深处,静脉较动脉弯曲[1]。

图3 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图4 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该患者病程较长,主要表现右眼外斜视,但双眼视力从7岁维持至今,并未继续下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OCT检查的结果可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鉴别[2]。因患者不是双眼对称发病,没有玻璃体病变,且无荧光渗漏,排除黄斑血管发育异常缺损[2]。查阅资料及文献均未见现有病变病例的报告,阅读FFA及OCT并结合病人情况考虑病因可能幼童期有外伤,致脉络膜破裂,致黄斑前膜及血管增生。另一因素为血管发育先天畸形,静脉血管网增多增生,遮挡黄斑区视锥细胞所致视力低下。

图5 右眼黄斑OCT

[1]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65.

[2]张承芬 .眼底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0-202,533-537.

猜你喜欢
彩照右眼黄斑
鲁欣畅
第一张彩照
掩其右眼
左眼右眼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左右眼
裂孔在黄斑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