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2013-12-03 02:11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病毒唑口病皮疹

郑 蓉,李 灿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434020)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还可并发脑水肿、脑炎、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本院采用痰热清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57例患儿均为本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儿童,病程均在3d内。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除外伴随有其他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肝炎、肾炎和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或监护人有精神疾患;正在参与其他手足口病临床试验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上述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 (n=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 (3.5±1.2)岁,病程6~3d。对照组 (n=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 (3.7±1.5)岁。2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10mg/kg病毒唑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ml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1次/d。2组均按需给予退热处理,脱水、精神差、食欲较差者给予支持治疗。2组疗程均为7d。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手足口病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断。治愈:患儿手足和躯干等部位的皮疹完全消退,口腔疱疹或溃疡等完全愈合,无发热、鼻塞和咳嗽不适等临床症状;有效:患儿口腔溃疡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手足和躯干等部位的皮疹明显消退,其他临床症状较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儿仍有发热、流涎、进食明显受到限制的表现,口腔部粘膜组织充血明显,仍有显著溃烂,手足和躯干等部位的皮疹未明显消退,严重者还有合并细菌感染现象存在[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2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4.1%)(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2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等感染引起的以特征性皮疹和口腔黏膜损害为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多次流行[4]。一部分严重的患儿可能并发心、脑、肺部的损伤而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的处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上如何选择有效药物,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决定患儿病情转归的关键。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是小儿外感时邪疫毒与肺、心、脾经内蕴湿热,外邪郁结肌表所致。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化迅速,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证[4]。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为原则[5]。药理实验发现,痰热清可明显抑制各种原因所致的发热,还可明显降低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细胞的生理学功能作用,进而达到减轻机体损害严重程度的药理学作用[6-7];此外痰热清还能促进呼吸气道内的痰液稀释,有利于顺利排出体外,进而改善患儿的呼吸通气功能,减轻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4.1%)(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痰热清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 [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9-12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08年版)[J].医药导报,2009,28(3):404-405.

[3]江育仁,朱锦善 .现代中医儿科学 [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327-330.

[4]于瑞和,刘丹娅 .抗感利咽喷雾剂镇咳、抗炎、免疫增强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5):396-397.

[5]王雪峰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5):422.

[6]王树岐,高鹏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6例 [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23-24.

[7]吴松,李颖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54.

[8]韩宏锋,路西明 .痰热清注射液药理与临床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4(1):78-79.

猜你喜欢
病毒唑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