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的效果观察

2014-01-30 08:51陈丽燕鄢丽萍章慧敏
护理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输液器护理学套管

陈丽燕,鄢丽萍,章慧敏

(江西省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手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留置针穿刺法、排气法、留置时间等方面的临床报道较多[1-2],笔者采用常规带液穿刺法置留置针时,常发现输液器夹完全关闭,仍有液体持续冒出,有碍于进针的视野,并易污染穿刺点,特别是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容易对局部皮肤、血管造成损伤和破坏。为了探索更安全、快捷的操作方法,我科尝试静脉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6月我科收治患者360例,其中2013年1—3月1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4—6月18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因手术需要均需静脉留置针穿刺。其中,观察组男100例,女80例,年龄4~89(48.47±3.93)岁;文化程度:小学60例,初中50例,高中20例,中专25例,大学及以上25例;冠心病100例,房颤40例,先天性心脏病1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8例;对照组男106例,女74例,年龄3~90(46.97±2.53)岁;文化程度:小学62例,初中42例,高中30例,中专20例,大学及以上26例;冠心病104例,房颤38例,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置管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4 G静脉留置针,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穿刺[3]。对照组采用《新编护理学基础》介绍的常规带液穿刺方法:按操作规程准备至输液器排气后→连接留置针→排尽套管针内的空气→带液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按要求调节输液速度[1]。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方法:按操作规程准备至输液器排气后→连接留置针→不排气→带空气进针→穿刺成功后固定;在不需抽血时→轻轻转松Y型留置针的另一接口处肝素帽→见血液迅速溢满留置针时→立即转紧→打开输液器→将输液速度调至滴液状同时轻晃Y型管以加速套管冲洗→按要求调节速度;如需静脉采血,则直接在留置针肝素帽处连接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后→打开输液器→将输液速度调至滴液状同时轻晃Y型管以加速套管冲洗→按要求调节速度[4]。两组均采用正压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处理数据,1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比较(±S,d)

组别 n 留置时间观察组 1 8 0 4 . 5 ± 2 . 0对照组 1 8 0 3 . 0 ± 1 . 5 t 6 . 7 8 P<0 . 0 5

由表2可见,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穿刺成功率较高,留置时间较长 心内科患者血管条件欠佳,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夜晚的发病率高[5],护士采用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回血快,1次穿刺成功率高(97.2%),便于单人操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为值夜班的护士减少了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带空气穿刺法通过静脉回血来进行排气,既减少了药液的浪费,避免穿刺失败而导致穿刺肢体肿胀、痛疼,也减少了部分药物对局部皮肤血管的刺激,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P<0.05),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对于经济条件差,血管条件差及对穿刺存在应激性障碍的患者,在无静脉炎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身心痛苦的同时,为抢救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6-7]。

3.2 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实现了一针两用 在急诊手术的抢救时,采血和建立静脉通道非常重要,两项操作分开做会延误抢救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面对躁动不安、意识障碍的患者,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实现了一针两用,减少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刺激,对安抚患者有一定的帮助,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实施留置针带空气穿刺法的注意事项 护士见血液迅速溢满留置针时,需立即将输液速度调至滴液状同时轻晃Y型管以加速套管冲洗,避免回血在留置针内凝固,造成感染风险。参照《诊断学》[5]: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为11~14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为男(37.0±3.3)s,女(37.5±2.8)s,凝血酶时间测定为16~18 s,本研究操作中笔者见回血立即将输液速度调至滴液状同时轻晃Y型管以加速套管冲洗耗时8~10 s留置针套管内回血即可冲洗干净,因此不会出现回血凝固及血液污染而导致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

[1]姜安丽,王玉玲,王红红,等.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2-443.

[2]戚 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2):78-79.

[3]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4]王 鹏,杨 瑛.急诊科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输液一次完成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01.

[5]陈文彬,王友赤.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5-306.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88-291.

[7]李晓燕,刘 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猜你喜欢
输液器护理学套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输液器的秘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针帽在灌肠中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