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之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4-03-19 04:25康桂英卢光山
关键词:论战中共党史史学

康桂英,卢光山

(1.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淮南市二十一中,安徽 淮南 232000)

何干之(1906-1969),广东台山人,原名谭郁君,学名谭秀峰,1936年改名为何干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最早的构建者之一。何干之以参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而走上了史学研究之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实际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实际,相继撰写了《中国经济读本》、《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三民主义研究》、《鲁迅思想研究》等著述,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展开了激烈的理论论战和思想斗争,在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启蒙运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民主义、鲁迅思想等方面阐发了较为深刻的理论见解,对中国革命的策略和理论以及毛泽东本人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何干之在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再结硕果,撰写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与《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两本著作,分别开拓了中共党史“通史”与“专史”的撰述格局。与此同时,他还在讲授课程、培养师资、编写讲义等方面为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客观原因,何干之史学研究起步较晚。1979年,何干之平反后,在其夫人刘炼①的积极推动下,有关何干之的生平经历、纪念文章、研究性的论文、文集以及传记逐渐问世。但就目前学界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来看,仍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何干之史学的史学思想、史学价值所论有限,这与何干之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还需进一步挖掘。

一、刘炼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

刘炼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是同整理修订何干之生前的著述一起进行的。1979年何干之平反后,刘炼先后从社会科学家、中共党史学家、历史学家等多个角度撰写了不同类型的何干之传记性文章②,比较系统地向学界介绍了何干之的革命人生、史学历程、史学观点和学术贡献,并着重分析了何干之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何干之为革命为真理执着奋斗的人生。尤其是《何干之的革命一生和史学思想》一文,兼具回忆和研究性质,奠定了日后学界对何干之史学进行研究的基础。在该文中,刘炼总结了何干之治学的两大特点,即“具有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历史十分重视实践的要求”[1],并从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研究、对近代中国思想运动的认识、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等六方面入手,探讨了何干之在论证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时于1936年提出的“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前提出的持久抗战和建立国际反日统一战线的思想、在中共党史研究以及宣传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方面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此外,刘炼还为何干之史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扎实的史料基础。1969年,何干之因遭受迫害壮志未酬而猝然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著述、写作计划、提纲以及未及出版的文集。为了弘扬何干之的学术,刘炼于1980年续补出版了何干之的遗著《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于1989年编辑出版了包含何干之20世纪30年代著述的单卷本《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于1993年编辑出版了包含何干之一生主要著述的三卷本《何干之文集》(北京出版社,1993年)。1998年,刘炼又在其回忆录——《风雨伴君行——我与何干之的二十年》(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以她和何干之的感情生活为中心,再现了何干之在那个特殊年代,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学者跌宕起伏的一生,使人们更为真切地体会到了何干之史学思想的土壤和空间。书中还详细罗列了一部分何干之未及完成的写作大纲和写作计划,这为何干之史学研究再添新的史料。2006年,为纪念何干之百年诞辰,刘炼又编辑出版了《何干之纪念文集(1906-2006)》(北京出版社,2006年),收录了之前三卷本《何干之文集》未录入的一些著述,何干之与他人的往来信件,记叙何干之与刘炼之间的感情、生活、工作等内容的“两地书”,一些学生撰写的回忆性纪念文章等,这为学界了解何干之的生活环境和史学见识又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作为何干之的夫人和学生,刘炼对何干之其人其学最为了解,研究也最为深刻和权威,她所做的工作,对推动何干之史学研究的深入进行起到了向导作用,堪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二、其他学者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

继刘炼之后,何干之史学研究逐渐起步,薪火相传。与何干之同时代的学者胡华、李新、张仲实、成仿吾等发表纪念性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回忆了与何干之的革命友情、论述了何干之治学的特点以及他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革命人生。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就何干之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分析论证、何干之提出的“新的民主革命” 思想、何干之对近代启蒙运动的贡献、何干之对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的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切实的研究。此外,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著的《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③、德国学者罗梅君所著的《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④也对何干之史学有所研究。罗梅君还重点分析了政治革命等意识形态对何干之史学的影响,进而阐释了史学对时代的关注以及时代对史学的影响这样的双重命题。

针对何干之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论证分析、“新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这一学术贡献,学人们着重挖掘了其对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及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周子东、杨雪芳等人编著的《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主要从三大“论战”担负的政治使命方面肯定了何干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两书的学术价值,并详细论述了何干之提出“新的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认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一大收获”,“对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起着有益的探索作用”[2]。李红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来龙去脉》一文中认为,何干之是最早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用在一起来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学者,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对毛泽东发生过直接影响。[3]王思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由来和历史命运——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思想交锋》中认为,何干之在正确把握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基础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提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的民主革命”,“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吸收了何干之的这一正确观点”[4],进而指出了何干之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郭若平在《新民主主义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中认为,何干之对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特点的论述,以及对三大“论战”进行总结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在延安学术界及对毛泽东本人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何干之关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对毛泽东不久之后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应有诸多帮助”[5]。

何干之新启蒙运动的成就已在学界达成了共识。继刘炼之后,不断有学者结合中国新启蒙运动的实践,探究了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的学术价值,多角度地勾勒了何干之作为“新启蒙运动干将”的内在特征。其中,吴志军的《1930年代何干之的新启蒙思想述论》是针对何干之新启蒙思想研究的专门性研究。该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何干之的新启蒙思想,认为何干之的《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表达的新启蒙思想是以救亡为主题的,阐释了启蒙思想与文化期待的主题,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底蕴,从而构建了中国启蒙历史的一个侧面。[6]

鉴于何干之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学术界普遍视何干之为中共党史专家。从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较大规模的“何干之80诞辰学术纪念会”,到1991年胡华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二十一卷)》把何干之作为第一个文化名人而立传,再到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何干之诞辰100周年暨人大党史系建系50周年纪念大会,这期间官方以及学界对何干之史学的定位大多是从中共党史的角度进行的。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首推周一平的《中共党史史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张静如的《何干之对中共历史学科建设的贡献——纪念何干之百年诞辰》,提供了解读何干之中共党史研究成就的基本框架。周一平在《中共党史史学史》一书中,从何干之撰写《中国现代革命史》所贯彻的史学思想、取得的史学成就以及运用的史学方法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史学特色和史学价值。认为该书坚持实事求是、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宣讲了中共“八大”的精神,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斗争提供借鉴,并发展了中国革命史与中共党史的体系和研究内容,推动了党的理论研究。张静如认为,何干之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为中共历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有二:一是“直接和间接培养了两代中共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为推进中共历史学科发展增添了主力军”[7]50; 二是“确立了中共历史教学和研究体系,为中共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51。此外,张静如还深刻剖析了何干之的党史教学和研究思想对今天的影响,并认为何干之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一书开创了中共党史专史撰述和研究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耿化敏博士撰写的《何干之传》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何干之无历史传记的空白。该书在详述何干之人生经历的同时兼及其学术成就,以丰富的史料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何干之的革命人生及学术实践,认为何干之的人生历程“浓缩着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反映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走向”[8]313,何干之的学术业绩“为新中国构筑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8]69。

综上所述,继刘炼之后学界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或是在刘炼研究的基础上做了更为细致的描述,或是拓宽刘炼研究的路径寻求新的研究视点。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何干之的史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三、已有研究需大力拓展的空间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对何干之史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学术界述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时,把何干之作为一员进行旁述的著述时有,而把何干之作为20世纪一位重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则非常薄弱,且现有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对何干之史学思想的整体把握,这就需要学界在今后的实际研究中予以改变,另辟蹊径。笔者以为,在“何干之史学研究”这一选题上,今后应着力于以下三方面进行拓展。

第一,从宏观着眼全面研究和把握何干之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目前的研究都是侧重于对何干之的某一本著述或者某一个史学特点而进行,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加深对何干之史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却不能对何干之史学形成整体的认识,不能勾勒何干之史学的总貌,不能展现何干之史学思想的变化过程,也不能说明何干之史学的总体特征,自然也就不能合理估量何干之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所以,今后我们应该着力从宏观研究着眼,加强对何干之史学的分析和探讨,务必做到充分地占有材料、发掘并掌握第一手史料,围绕20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背景,刻苦钻研,全面地探讨分析何干之史学,据以立论。

第二,多角度地运用比较论证的研究方法突出何干之史学的特色。目前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缺乏把何干之史学与同时代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比较的研究,今后应该适当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何干之史学与同时代其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做比较,以此来凸显何干之史学研究的特色,使“论从史出”,所论有据。可以尝试着进行以下比较: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中,同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何干之和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何异同?在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识的前提下,何干之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何干之的《中国现代革命史》与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以及李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相比,有何特色和风格?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诸如此类的比较研究会让论证更充分,也会让结论更具说服力。

第三,着力拓宽何干之史学研究的路径,全面认识何干之史学的价值。现有的研究维度相对单一,将何干之的著述以及由其著述所反映出来的史学思想都贴上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标签,这自然符合何干之中共党史专家的身份,但也忽略了何干之作为社会科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的内涵。众所周知,何干之的著述既有革命性,也有学术性。把何干之史学研究的学术性仅界定在其史学研究的革命性中,并不能全面揭示何干之史学的特点。实际上,何干之著述中的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化观,其理论性和学术性都是非常强的。今后应拓宽研究路径,加强何干之史学研究的学术性思考。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在史学思想的探讨、史料的爬梳整理以及史学方法的运用上都显得比较单薄,所论有限。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探讨和分析,在相关问题上进一步挖掘,以期拓宽何干之史学研究的路径,加深对何干之史学价值的认识。

注释:

①刘炼,1925年7月生于上海,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离休。1948年,刘炼被选为何干之的研究生,1950年与何干之结婚。先后编辑出版了《何干之文集》(单卷本)、《何干之文集》(三卷本)、《何干之纪念文集(1906-2006)》,撰写了大量的何干之纪念文章,并出版了回忆录《风雨伴君行——我与何干之的二十年》,为何干之史学研究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如刘炼《用笔和舌战斗的一生——怀念何干之同志》,刊于《教学与研究》1979年6期;刘炼《何干之传略》,刊于《晋阳学刊》1981年4期;刘炼《何干之的革命一生和史学思想》,刊于《史学史研究》1982年1期;胡华、刘炼《何干之传》,收入胡华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二十一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版)。其中,《何干之传略》相继被收入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的《中国社会科学家传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的《中国史学家评传》以及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的《南粤英烈传》中;《何干之传》被收录到三卷本《何干之文集》中。

③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④罗梅君著、孙立新译,《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参考文献:

[1]刘炼.何干之的革命一生和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82(1):63.

[2]周子东,杨雪芳,等.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103.

[3]李红岩.中国近现代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83.

[4]王思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由来和历史命运——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理论交锋[J].炎黄春秋,2004(12):46.

[5]郭若平.新民主主义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J].中共党史研究,2003(4):54.

[6]吴志军.1930年代何干之的新启蒙思想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3):43-50.

[7]张静如.何干之对中共历史学科建设的贡献——纪念何干之百年诞辰[J].北京党史,2006(5).

[8]耿化敏.何干之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论战中共党史史学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曹刿论战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当代史学的转向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