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探讨

2014-03-22 06:08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铜绿埃希菌大肠

梁 群

(广东省电白县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525400)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探讨

梁 群

(广东省电白县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525400)

目的 探讨我院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1 850株病原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及相关仪器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表面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0.49%、16.54%、7.14%及5.57%。此外,上述常用病原菌对我院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 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详细、全面分析,有利于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抗菌药物;病原菌;耐药性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其不合理应用现象的日益增多,细菌耐药性在不断增加。笔者对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部分标本检测出来的1 850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病原菌来源于我院检验科5 000份标本,包括血液、大便、腹水、痰液、支气管分泌物等,分离出的1 850株病原菌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试验。

1.2 检测仪器 ATB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biomerieux梅里埃)及配套设备(如阴性检测仪),OXOID药敏纸片(广州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0片/盒)。

1.3 检测方法 利用ATB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1 850株细菌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为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利用OXOID药敏纸片相应的药敏纸对相关病原菌进行耐药性试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及表面葡萄球菌。

表1 常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株(%)

1.4 观察指标 观察常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做好记录,并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测结果 1 850株病原菌中占居前四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9株(20.49%)、肺炎克雷伯菌307株(16.59%)、铜绿假单胞菌132株(7.14%)、表面葡萄球菌103株(5.57%)。

2.2 常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具体见表1。其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0%的有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舒巴坦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及氨苄西林。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50%的有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50%的有替卡西林与头孢曲松。表面葡萄球菌耐药率>50%的有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及红霉素。

3 讨论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断增多,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①灭活酶(水解酶与钝化酶两种类型)造成抗菌药物失活或结构改变,其中水解酶破坏药物结构,钝化酶抑制抗菌药物的修饰分子,让其难以与蛋白质合成。②细菌壁通透性改变,抵抗抗菌药物的进入。此外,细菌根据抗菌药物的种类改变相应靶位,增加细菌的耐药性。③细菌有外排功能,阻止药物进入细菌内。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有细菌自身(繁殖能力强)及人体自身(交叉感染、盲目用药)两方面因素。

本研究显示,1 850株病原菌中占居前四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9株(20.49%)、肺炎克雷伯菌307株 (16.59%)、铜绿假单胞菌132株(7.14%)、表面葡萄球菌103株(5.57%)。此外,对上述4种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表面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均>80%。说明喹诺酮类药物(合成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且针对革兰阳性表面葡萄球菌均可采取头孢类抗菌药物或联合用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经验性治疗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病原菌检查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此,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用尤其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抗菌药物选用正确与否对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有重要影响,若选用正确,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9.6 d、14.5%及5.6%;若应用错误,上述指标则分别为18.5 d、26.6%及12.2%。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多样,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了解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上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伯雷菌、铜绿假单细胞菌等,且大肠埃希菌、肺炎克伯雷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而表面葡萄球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因此可采取联合用药治疗。此外,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应尽量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或采取联合用药。总之,了解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为临床合理、正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力争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另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以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用药正确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 罗佳.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 吴红艳,陈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6):403-405.

1672-7185(2014)13-001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08

2014-05-09)

R96

A

猜你喜欢
铜绿埃希菌大肠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