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22 06:08洪永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川芎嗪肝炎病毒性

洪永孟

(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529500)

川芎嗪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洪永孟

(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529500)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川芎嗪联合查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及甘利欣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7.47±5.66)d、(38.93±5.6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及临床症状的消失均有很好的疗效。

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川芎嗪;复方甘草甜素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并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运用川芎嗪联合复方甘草甜素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8例(观察组),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年龄16~68岁,平均34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16~68岁,平均33.8岁;轻度22例、中度32例、重度14例。对照组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4.2岁;轻度20例、中度22例、重度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50 mg加入100 g/ 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60 mL加入10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甘利欣注射液150 mg、肝泰乐0.399 g和门冬氨酸钾镁30 mL分别加入10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静脉用药均为1次/d,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肝功能:主要观察总胆红素(TIB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临床症状:主要观察腹胀、胁痛、乏力、纳差、呕吐/恶心(呕恶)。

1.4 疗效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TBIL<17.1 μmol/L、ALT≤40 U、AST≤40 U。②有效:治疗后未达到显效标准,TBIL下降50%,ALT、AST均下降>50%。③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有效标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7.47±5.66)d、(38.93±5.6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川芎嗪与复方甘草甜素合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均有很好的疗效。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比较(例)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仍无特殊疗法,但根据现代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理论,改善微循环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治法。盐酸川芎嗪又名四甲基吡嗪,为川芎嗪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促进肝脏代谢、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增加胆汁排泄的作用。复方甘草甜素是以β-甘草酸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是含有半胱氨酸、甘氨酸的甘草酸铵盐制剂。甘利欣同样为甘草酸制剂,但与复方甘草甜素分子构型不同,因此,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不同,临床疗效更不同[2]。复方甘草甜素与甘利欣相比抗炎作用更强,具有很强的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症反应作用[3]。动物试验表明,甘草酸能显著防治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体外试验表明其可显著抑制小鼠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从而使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减少[4]。由于复方甘草甜素中含有甘氨酸及半胱氨酸,故可抑制或减轻长期大量应用甘草甜素而引起的电解质代谢异常造成的假性醛固酮过多症。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肝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是川芎嗪改善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减轻肝细胞坏死,以及复方甘草甜素修复、改善其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之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能较快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并恢复肝功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未见出血、水肿、低钾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显效病例在停用川芎嗪、复方甘草甜素后亦未见肝功能反跳现象。所以,本疗法不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而且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8(6):324.

[2] 宋方闻,白永敏,陈玉样,等.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305.

[3] 汪俊韬,于少军,肖炜.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02,13(8):500-502.

[4] 王吉耀,刘维田,胡美玉,等.甘草酸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60-61.

1672-7185(2014)13-002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11

2014-05-04)

R512.62

A

猜你喜欢
川芎嗪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