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防治干预措施效果研究

2014-03-22 06:08肖贤峰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社区

肖贤峰

(广东省从化市温泉镇卫生院,510976)

社区糖尿病防治干预措施效果研究

肖贤峰

(广东省从化市温泉镇卫生院,510976)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防治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以实现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控制。方法 选择本社区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社区防治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2、3.84、3.87,P均<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防治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通常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无法满足人体需要,以及靶细胞对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血糖浓度升高的显著特征[1]。随着现代社会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对患者进行社区防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身体素质及预防疾病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2例,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5~84岁,平均(51.7±6.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除给予基本治疗外,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防治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两组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基本的门诊治疗和健康指导;并严密观察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每周要固定监测一次血糖变化情况。

1.2.2 防治干预措施

1.2.2.1 饮食指导干预 在进行“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社区通过发放关于糖尿病基本介绍、治疗及预防措施、饮食注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并按照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重、身高、运动量等,对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可依据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物量,制定出满足患者需要的三餐供给量。应保证患者每天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为6∶1∶3,早中晚的摄入比例为1∶2∶2。每周固定时间到社区医疗机构监测一次血糖,每月检测一次体重,以便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日常饮食记录,及时了解其血糖变化,并施以有效的干预和控制措施。此外,患者进食应注意遵循“少量多餐、限盐限油、清淡饮食”的原则,丰富进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2.2.2 心理干预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和终身性疾病,通常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让患者产生焦虑、忧郁等负面心理。需要社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关怀、尽量满足其需要等方式疏导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3 运动干预 按照患者不同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制定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运动计划。首先,宜采取散步、慢跑等运动量较小的方式,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并将时间限制在0.5 h以内。确保患者每周至少有5次运动。同时,根据患者精神、身体等各方面情况,逐渐改变其运动量。

1.3 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等,固定1次/周,其中体重固定1次/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FPG、2hP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2、3.84、3.87,P均<0.05)。由此笔者认为,经过社区防治干预措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均有了更大的提高。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具有慢性、全身性及终身性特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危害其身体健康,造成残疾等,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3]。

表1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联系[4]。通过药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并通过心理疏导、日常运动和饮食指导等对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帮助其进一步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并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乐观坚强的心态,以便使其更好地配合社区医护人员的治疗,自觉配合社区血糖监测工作。此外,还需要社区医护人员总结以往糖尿病治疗的相关经验及教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社区医生报告,并积极配合社区医生进行治疗,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本研究表明,对糖尿病患者在社区防治中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杨春霞.社区糖尿病防治干预措施探讨[J].北方药学,2011,8(4):114.

[2] 郑红梅.以《健康生活报》为载体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糖尿病防治水平的效果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3] 郑娟.糖尿病并发症的五步干预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2):121.

[4] 梁德英,胡悒萍,邱晓蔚,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7):1275-1276.

1672-7185(2014)13-003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21

2014-05-05)

R587.1

A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社区大作战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