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做法与成效

2014-04-07 01:24赵素华马庆斌田丰
山东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渔业局泰安市水管

赵素华,马庆斌,田丰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26)

泰安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做法与成效

赵素华,马庆斌,田丰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26)

泰安市水利工程众多,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等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影响工程正常管理和维护,效益严重衰减,大量水利设施面临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成为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泰安市水管体制改革主要做法、成效,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打算。

泰安市;水管体制;改革;成效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辖泰山、岱岳2个区,宁阳、东平2个县,代省管辖新泰、肥城2市,面积7 762 km2。全市共有水库670座,其中大(2)型1座、中型13座、小(1)型91座、小(2)型565座,总库容9.3亿m3;水电站13座、水闸373座、橡胶坝36座、泵站842处;农村供水工程2.99万处,总受益人口396.40万;塘坝2 399处,总容积9 586万m3;10万m3以上的拦河闸坝37座,总蓄水量0.8亿m3。

1 水利工程管理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泰安市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供给保证。多年来水利工程实行所有权管理,除各级政府主管水利的单位中设有工程管理科(站)外,各工程上都有专管机构具体管理工程的控制运用,岁修养护等事宜,并逐步制定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加强和完善。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水管单位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愈加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而且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大量水利设施面临老化失修、积病成险等问题,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2002-09 国务院以国办发[2002]45号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作了部署,2004-02省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发[2004]18号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7-09泰安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全市纳入改革的有21个水管单位,其中,大中型水库14座、灌区6个、泵站1个,2008-11全市有改革任务的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和东平县等5个县(市、区)相继出台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完成了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定岗、定编,明确了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来源。经各级水利部门及水管单位近5年的不懈努力,2012年底,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完成了对单位定性和人员编制的核实、批复,其中12个单位定性为纯公益型事业单位,9个单位定性为准公益型事业,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36人。21个单位应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1 497.72万元、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应落实1 166.3万元(以下简称“两费”),全部落实到位,通过了省、市水管体制改革验收。

2.1 主要做法

1)成立领导机构,做好宣传发动。为推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泰安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市水利和渔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督导组,组织协调并全力推动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为保证改革工作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对改革工作作整体部署。为取得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市水利局领导还多次上门主动宣传、汇报、沟通、交流,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深入调研,制定实施意见。为做好全市体制改革工作,水利部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了解了水管单位的基本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根据省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出了“泰安市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主动与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协商沟通,征求各方意见,经多次修改后报市政府。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水利部门和水管单位共同努力,到2008-11,5个有改革任务的县(市、区)相继出台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

3)落实政策,合理确定单位性质。《两定标准》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是水利部财政部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性文件,为了更准确的掌握《两定标准》的精神实质,水利和渔业局举办了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和水管单位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两定标准》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岗位设置和岗位定员必须严格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工作量定员”的原则,以此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以《定额标准》来精确测算水管单位所需人员和年运行费用。

4)严格考核,强力推进。为了强化激励机制,一方面将水管单位实行体制改革与单位、个人年终考核内容相结合,明确水管体制改革的进度和责任,有力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与目标考核工作相结合,共同开展、相互促进。特别是2012年,泰安市围绕创建现代水利示范市,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实行倒逼扣分制,有效推进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5)加强调度,重点督查。市局多次召开调度会,交流通报情况,激励先进鞭策弱后。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改革情况,让政府领导及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和上级要求。市政府督查室几次牵头,组织市水利渔业局、市考核办、市编办、市财政局等单位相关同志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题督查。通过督查全面掌握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任务目标,推动了水管体制改革步伐。

2.2 改革成效

1)理顺了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明确了水管单位类别、性质,落实了基本支出及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管单位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问题,缓解了工程管理与经营、维护的矛盾,部分水管单位将维修养护职能和人员从单位内部剥离出来,形成了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队伍。

2)激发了内部活力。通过改革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使命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岗位竞争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全员竞岗,使得一批有能力、懂业务、开拓创新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单位面貌大大改观。

3)改善了工程面貌。“两费”的落实,确保了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年活动”,各水管单位多方筹措资金,对工程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了维护和改造,加快了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效益,为实现泰安市水利工程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泰安市水管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经费来源不畅,内部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两费”落实难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继续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加强管理设施建设、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发挥水管体制改革效益。

(责任编辑赵其芬)

F426.91

B

1009-6159(2014)-02-0052-02

2013-11-12

赵素华(1964—),女,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渔业局泰安市水管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马虎的水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