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及现代意义

2014-04-10 10:42刘松陈斌
关键词:格物

刘松,陈斌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及现代意义

刘松,陈斌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历代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中体味格物致知的哲学真谛、领会格物致知的生存智慧、疏解当代人的生命困惑,帮助当代人建构人生信仰的理性航标,重塑科学理性的认知思维。

格物致知;儒家;理学;理性

“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1]461此段论述对于“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已成为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千古难解的谜题。中国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了两千余年,至今没有定论。

随着历史的演进,对“格物致知”的认识不断的深化与进步。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出发,依照认识论和社会发展论来推演辨析,便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理解和诠释“格物致知”的现代意义。

1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演进

“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派学者争论的焦点学说,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它的解释各有千秋。本文重点例举千余年来儒家思想界的主要各家的解释原文,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与历史背景粗略的描述各派学者的观点大意。

1.1 东汉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东汉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东汉统治阶级提倡儒家学说,鼓吹伦理纲常,并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以此巩固封建统治。同时,庶族地主为了争取权利在思想文化领域同豪族和门阀地主展开了斗争,同时也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对农民阶级进行驯化宣传,以防止农民革命的意图。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代表着庶族地主的观点的东汉思想家郑玄将“格物致知”注释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它的意思为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1.2 唐朝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唐朝的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了道、儒、释三家并用的政策。以缓解三家矛盾为目的“格物致知”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色彩,。唐朝学者李翱解释其为:“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格物致知反映到内心为“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

1.3 北宋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北宋时期进入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商业日趋繁荣,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君主集权制度有所加强。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凸显尖锐,冗官闲职的增加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致使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在外部,宋朝对于屡犯中原辽国采取消极的防御,以贡献财务的方式换取和平,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在这种形势下,北宋学者比较注重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注意自然现象,尊重客观规律,提倡学以致用,反对虚玄思想,因此,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强调了主客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了自然、社会、民众的制约协调关系:

(1)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内化了人格、道德与言行的因果关系,但是,“富贵汨其智,贫贱翳其心”的封建思想是应该批判的。

(2)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程颢对科学精神是非常严肃严谨的,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辩证关系的科学史观。

(3)程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2]212程颐与程颢的说法大体类似,只是列举了一些例子做进一步的说明。

1.4 南宋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南宋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地主阶级的政权统治岌岌可危。统治阶级极力寻求解决和化解矛盾的方法。由此,“格其物、穷其理”,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解决王朝面临覆灭的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当时的主要目的。

(1)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朱熹是典型的儒家代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强调理论的重要,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不可忽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又可以反证理论、充实理论、深化理论。

(2)陆九渊: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坏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陆九州强调:对真理应该忠贞,初视理论可有怀疑,但潜心研究穷究其理,必有收获。

1.5 明朝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明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贪污腐化,地主阶级残酷压榨人民,广大农民饥寒交迫、流离逃亡。特别是在与东北满族地主的斗争中明朝思想家加强了思想理论的训教工作,改变了思想教化的方式。对以前学术思想进行了批判,改变了以前的不良学风,建立新的学风基础,更加注重“实学”,提出具有现代意味的民主观念。

此时的“格物致知”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梳理和对封建思想的批判而开辟的新学风之上的,对当时平民的思想特点有所体现。

(1)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王阳明的释义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他认同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但也强调教育可以改造人的功能。讲良心、讲良知、讲善行,讲人格、讲道德、讲改邪归正。王明阳把朱熹等将理学关于“格物致知”的争论由狭窄的知识领域扩展为道德实践的泛度,王阳明把“物”与“事”进行了严格的本质划分,物是一种东西,其上可以不覆本心。而事是一个过程,必须要有本心覆在其上。这就把死物升华为活人本心的实践。这是王阳明对“格物致知”释义的一个突破。

(2)王艮: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对上下前后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物格知至,知本也;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贯,是故爱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王艮强调了正己的重要性,强调了从自我做起,正己与正国是完全一致的。

1.6 清朝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清朝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实行高压的民族统治政策,对任何反对其统治的言行都进行镇压,同时,对有“先知先觉”的汉族知识分子又拉拢、收买。满族统治者考据历史、表扬历史人物,希望重用汉族人才。由此,改良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以训诂考据为主流的“通经致用”思想得以发展,并以此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颜元: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修道谓教’。”“盖三物之六德,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2]265历朝历代都是讲仁政而施苛律的,清朝作为外族入侵大汉民族而执政,有打压、有收买是必须实行的治国之策。他们本着以理学为核心的“格物致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寻求建国执政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厚民德政。其目的无非是巩固与延续统治阶级的政权。这样,“格物致知”就已经不完全是知识论的问题了,就已经拓展为人格道德、甚至是治国理念了。

2 “格物致知”释义的历史局限性

“格物致知”是贯穿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争论不休并不断深化的重大理学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知识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哲学思想的认识论问题。它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世界知识宝库中的瑰宝。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出发,格物致知体现了人对世界的认识、体现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讲,格物致知包含着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但是它不是直接地回答这样的问题;而是通过对世界的不同理解,不同时期的古代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方式。古代思想家试图通过理解、分析格物致知,得出理解的成果,形成解释世界的方式,虽然这些理解各具特色、方式多样,但是古人还是希望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的人们按照他们理解的方式去理解世界、看待世界。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自身理解格物致知的观点的重要目的是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的一致性。古代思想家在处理格物致知的认识方式时,虽然不太注意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两者的对立关系,但是特别注意的是运用各自格物致知的方式谋求双方的一致性。正是这个原因,格物致知成为古代思想家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的古代思想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个别的观点甚至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所以说这些观点就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更加重要的是,古代格物致知的思想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全过程,对格物致知的诠释者,都是各朝各代的御用文人,其诠释的宗旨都是以维护当时的政权统治为目的的。由于立场的局限性,格物致知就难免带有封建“王命”的独特色彩,是封建统治者思想的折射,是封建统治阶级权利统治意识的表现,其核心的思想是封建君权的合理化,往往忽视或贬低劳动人民对推动历史前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更不会认同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总之,格物致知始终带有封建社会的政治意味,尽管各个朝代诠释的具体内容和偏重的角度有所区别,并且向着人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但其维护巩固封建统治的本质没有根本改变。

3 “格物致知”释义的现代意义

我们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格物致知”不同时代的代表性观点,发现这些观点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确实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包含着当今社会值得汲取的赋予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在时代阶段形成的共识,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只把格物致知归结为一家之言,是不符合中国古代思想的实际的,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对于格物致知在时代背景下的理解方式是我们值得参考的,特别是在思考现代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具有参考价值。

首先,格物致知包含着人与世界和谐统一的观点。这有利于纠正人与世界是相互对立的错误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相比较,生产力快速发展,这使人类认识到自己在改造自然界中的能力的局限性。以致于只是片面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而错误地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对立的。人类既能改造自然,也能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推动社会稳定前进。不是理性的协调发展,就是感性的盲目冒进。当前我国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大力调整我们的发展观。古人从格物致知的思想出发审视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给出了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格物致知这些理解世界观念的指导下更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其次,格物致知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类自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具有现代借鉴意义。格物致知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古代哲学家已经认识到以前或者传统的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给出了较新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其实质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释,格物致知的思想水平是人类对自身认识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反过来说,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又促使格物致知的思维水平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虽然说格物致知的哲学思考方式提升到现代哲学方式是时空上的穿越,但是格物致知的这种哲学思维的方式还是具有现代借鉴意义的。历史对格物致知的认知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我国近些年特别强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等等都要和谐并进、协调发展,不然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这也暗含着格物致知的哲理思想。

最后,格物致知具有注重理性的特点,这对于遏制感性和“过度理性”有制衡作用。当今时代发达国家的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在科学领域中“过度理性”的社会问题。马尔库塞曾经指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里,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在技术控制和物欲的操纵下,变成了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精神追求的‘单向度的人’”。[3]57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的是理性,这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有帮助作用。但是在科学研究与哲学关系的社会领域存在着轻视理性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吸取格物致知注重理性的思维方式,探索深层的内在规律,避免感性思维和“过度理性”,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性思维水平。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中国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61

[2]赵泽厚.《大学》研究[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出版,1972:199-265

[3]宋志明.中国传统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57

On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LIU Song,CHEN Bin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 050228,China)

“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Confucianism in ancient China.The paper appreciates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in“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kers in the past dynasties,understands the survival wisdom,eases contemporary people’s confusion about human life and helps them construct rational navigation for belief and rebuild rational cognition dimension.

studying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Confucian;Neo-Confucianism; rationality

B2

A

JL01-0229(2014)01-0019-05

2014-01-03

责任编辑:李占忠

校对:曹军校

刘松(1982-),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猜你喜欢
格物
论王阳明的“格物”思想
心、意、知:王阳明“格物”之内在意蕴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论朱子阳明“格物”之辨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心学视阈下王阳明格物论探微
——兼与朱子之比较
“格物”之异
——王阳明与罗钦顺的论辩
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