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顿犯罪成因探析——以挫折-攻击心理学理论为视角

2014-04-10 14:39李安恒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挫折感卡森巴顿

李安恒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从化 510900)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Elizabeth Gaskell)发表于 1848年的《玛丽·巴顿》(Mary Barton),是她所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该小说是英国最早反映19世纪劳资冲突和矛盾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受到了当时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包括查尔斯·狄更斯、托马斯·卡莱尔等文坛名人都认为这是一本卓越的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小说。

作品以1837年开始到1840年的英国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即 “饥饿的四十年代” (The Hungry Forties)和工人的宪章运动(The Chartist Movement)为背景,以工人约翰·巴顿的女儿玛丽·巴顿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贯穿故事的全过程,以工人的视角和立场叙述了发生在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的阶级冲突和棉纺工人阶层的苦难生活与斗争。小说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玛丽的爱情线索,一条是以巴顿为代表的工人阶层和工厂主之间的阶层冲突。玛丽的爱情矛盾是次线、明线,巴顿的劳资冲突是主线、隐线,明线服务于隐线,爱情选择的矛盾附属于阶层冲突。作品中的爱情选择的纠结和故事的高潮即谋杀案件的背后都反映出劳资之间的深刻矛盾。正如作者盖斯凯尔夫人在序言中所说:“这些有苦说不出的人们所身受的阵阵痛苦,他们历尽颠沛可是得不到那些享乐者同情的痛苦,哪怕完全出于误会,我也一定要让他们倾吐一下”[1]2,这部作品为维多利亚时代世界工厂中受苦难的工人发出了声音,是工人的代言,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贫富矛盾,表达了对工人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批判了当时的工业化弊病、社会制度的不公以及富人的冷漠和无情。作品的高潮部分是巴顿诉诸暴力谋杀了厂主的儿子哈利·卡森,而这一谋杀案从心理层面看,是由于巴顿作为工人阶级在苦难的生活和巨大挫折的压力下的心理变异和失衡造成的必然结果。

一、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 sis)主要由美国耶鲁大学行为心理学家多拉德(John Dollard)、米勒(Neal E.Miller)等人提出。指的是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暴力犯罪。弗洛伊德在早期的著作中提出利比多(libido)即本我(id)受挫导致攻击,当人们寻求快乐的冲动受到阻碍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攻击障碍物的“原始反应”;当本我受到的挫折和抑制过大,自我无法驾驭时,人就会冲动攻击,对挫折的施加方进行报复,引发暴力犯罪。1939年,多拉德和米勒等出版了他们合著的《挫折和攻击》。在这本书中,他们把弗洛伊德的思想建筑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Pavlovian conditioning),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挫折导致攻击的思想,通常称之为挫折-攻击假说。这个研究是以攻击始终是挫折的结果的假设为出发点,认为攻击行为的引起始终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总要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被定义为“目的性反应遭受阻碍时的伴随状态”,根据某种愿望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使欲求的满足受到阻碍,这种状态就是挫折。即追求预期的目标和满足欲望的过程中遇到内部或者外部的阻碍时,因追求未得满足而产生一种抑郁心理。攻击被定义为“行为的目标反应是伤害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替代物)”[2]25。可以设想,目的行为的受阻引起挫折感。挫折感引起的攻击行为指向阻碍到达其目标的人或者其他对象。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必先有挫折;挫折会导致攻击,严重的挫折会产生敌意、威胁、报复和各种暴力犯罪。

二、约翰·巴顿谋杀案的犯罪心理分析

小说以1837年开始的经济萧条为背景,反映曼彻斯特工人的困难生活和劳资矛盾。约翰·巴顿是作品的主要角色,正如作品一开始就介绍的那样,“一个典型的曼彻斯特人,厂工的儿子,他自己从小就在工厂里做活,成人以后也一直在工厂里工作。”[1]6是一个典型的工人阶级。他瘦弱的身材,灰白而没有血色的皮肤告诉读者他过着一种贫寒的生活。巴顿的朋友乔治·威尔逊一家、戴温保一家也在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中挣扎。经常的失业、低薪、恶劣的工作条件、厂主们的奢华生活等等都让工人充满愤怒,把不幸生活归因于厂主们的贪婪和冷酷无情。在工会组织去伦敦请愿的宪章运动失败后,巴顿和工人们决定为工人们的绝望境况而进行暴力报复。经过抓阄巴顿被工会派去谋杀厂主的小儿子哈利·卡森。

巴顿谋杀厂主的小儿子卡森是作者基于发生在1831年的一位工厂主被谋杀的真实的刑事案例而构思的。巴顿对哈利·卡森的谋杀是作品的高潮部分,作者对此没有进行详细的直接描写,只是以间接的旁证讲述,反映了劳资矛盾的激烈程度。巴顿对厂主一家充满了仇恨,极大的挫折和深重的苦难扭曲了他的理智和心理,导致了他的暴力报复和犯罪行为。

根据挫折—攻击假说的行为心理学理论,攻击始终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引起始终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巴顿对哈利·卡森进行谋杀的攻击行为应该是他遭受挫折的结果,他的各种苦难和不幸等诸多挫折是他爆发侵犯的导火索。在他实施暴力侵犯之前,作为下层的工人阶层,他经历了多重挫折和打击:

第一,和巴顿一家生活在一起的小姨子埃斯特为了摆脱苦难的生活去当贵妇人而和人私奔,传言却堕落为妓女,这让巴顿一家蒙羞,他妻子则为妹妹的命运陷入了极大的担心和焦虑中,为此而身心俱疲。

第二,随后不久,巴顿的妻子在生孩子的过程中由于身体虚弱,缺少营养而死,未出世的婴儿也胎死腹中。失去妻子让巴顿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指导,性情大变,越来越严厉和冷酷,完全被饥饿和绝望所主宰。

第三,巴顿成了各行业联合工会的积极成员,对漠视工人苦难的上层阶层越来越仇恨。更糟糕的是,巴顿的雇主离世后,工厂关闭,巴顿和很多工人都失业了,无法在别处找到工作,衣食无着,雪上加霜,甚至在商店都无法以信用赊账。

第四,巴顿失业后,无力抚养和照顾小儿子汤姆,无钱医治他的猩红热病,结果小儿子也悲惨死去了。在他和工友们因为失业挣扎求生,难以养家的同时,他却看见工厂主的遗孀亨特夫人可以购买昂贵的食品搞派对娱乐。遭此打击后,巴顿更加活跃在联合工会和宪章运动中,发泄他对社会上层的憎恨和愤怒。

第五,约翰·卡森的棉纺厂遭遇火灾之后获得了大量的保险赔偿,卡森用这笔赔偿购买了大量的机器,加上整个经济不景气,更多的工人包括巴顿的好朋友乔治·威尔逊因此而失业。

第六,乔治·威尔逊的工友本·戴文保失业后患上了伤寒,住在昏暗、恶臭的地下室里,奄奄一息。巴顿和威尔逊尽力来帮助戴文保一家。最后,戴文保还是悲惨地死去了。

第七,当他们帮助戴文保的遗孀度过难关时,威尔逊的两个双胞胎小孩却也因为营养不良和食物缺乏被伤寒击倒了,玛丽·巴顿目睹着两个孩子可怜地离世。

第八,巴顿默默思考工人的不幸状况和富人的冷漠,决定和宪章活动者一起到伦敦向国会情愿,让国会了解曼彻斯特工人的悲惨穷困,以期国会制定有利于工人的法案。然而此行毫无效果,国会拒绝听取工人代表的陈述,他们失败而归。

第九,在巴顿去伦敦情愿期间,他的好朋友威尔逊也在双胞胎死亡和困苦生活的折磨下死去了。这更加剧了巴顿心中的愤懑。

第十,巴顿和很多曼彻斯特的工人家庭生活都陷入了困境。因为无法找到工作,几乎难以付起房租,只好节制食物,典当了几乎家里所有的财产。他潜在的憎恨和不满积累得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一天他将愤怒向女儿玛丽发泄,第一次打了心爱的女儿,同时借用咀嚼鸦片来麻醉令人痛苦的饥饿感。

第十一,巴顿在饥饿、无助和绝望中挣扎度日,对上层社会的憎恨与日俱增,而这种憎恨也引发了他心中的魔性。当一家外国市场给曼彻斯特工厂投放了订单后,因为竞争激烈,厂主压低了工人工资,引发了由巴顿等工会成员组织的工人罢工。在劳资谈判中,巴顿等人组成的工人代表和哈利·卡森组成的厂主代表未能达成一致,厂主们最后拒绝让步,拒绝给工人们加薪。在谈判中,哈利·卡森画了一幅衣衫褴褛的工人的嘲讽漫画,这激发了巴顿和工友的愤怒。

第十二,群情激愤的工人们随后在酒吧中集会,决定对冷漠无情的厂主进行暴力报复,抽签决定巴顿去实施杀死厂主的计划。巴顿在会上鼓励大家把他们的苦难都归罪于厂主们,要让厂主们为工人们的苦难付出代价。巴顿最终沦为杀人凶手。

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格兰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自然灾害,海外订单和庄稼收成减少,食品价格高涨,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食不果腹,生计陷入困境。约翰·巴顿就是这些落魄的下层工人阶层中的典型代表。他不断地遭受各种失败的打击,他把这一切苦难都归罪于上层厂主们的冷漠和无情,对厂主们极端地憎恨和愤怒。个人的苦难遭遇加上工人群体的不幸生活,这些都积累了他的挫折感和对厂主们的仇恨,最终他用借来的枪支杀害了厂主的儿子,实施了暴力犯罪。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米勒与多拉德认为攻击是挫折导致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预先假定了挫折的存在,反过来,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2]28挫折是追求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即失败所产生的心理抑郁。巴顿具有发生攻击和侵害的必要条件即挫折的存在:他妻妹的私奔、妻子的死亡、未出世的胎儿胎死腹中、小儿子汤姆的病死、自己的失业、工友戴文保的病死、威尔逊两个双胞胎小孩的死亡、威尔逊的死亡、到伦敦请愿的失败、和厂主谈判的失败等等诸多的不幸遭遇让他感到了深深的挫折感,自己的力比多即本能欲望(包括食欲和性欲以及成就感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本我受到了外部的各种压制,赤贫、饥饿和死亡围绕着他,他的生活没有快乐和希望,挫折感带来的绝望让他嫉恨富人和上层社会,这种憎恨让他亟需攻击外部对象来释放自己内在的压力和紧张,以获得精神的片刻轻松,因此具备攻击的动机。在本能快乐原则的驱使下,他必然要选择攻击来宣泄和释放压力。米勒与多拉德总结了挫折—攻击的两条原则:首先,攻击行为的产生与挫折感的强弱,与遭受挫折的次数、对攻击行为后果的预期有关;其次,受挫者在遭受挫折后采取何种攻击形式与文化教养有关。巴顿的人生是悲催的一生,他受到了生活多次的折磨和摧残,他的挫折感很强,报复的心理很重,攻击的内驱力很强,本我受到了长期的压制,对现实社会的不公产生的反叛和仇恨心理使得自我已经无法驾驭本我,心理失衡,人格变异,他孤注一掷就是要通过暴力犯罪手段让厂主们付出代价。他从小就在工厂做工,文化教养不高,他自己的超我意识本身就不是很高,也可以说在他的超我意识中,为工人们报仇才是真正的良知和美德,而厂主们则代表着贪婪、无情和邪恶等。

多拉德认为,攻击的发生强度与欲求不满足的量成正比,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具体说来,他认为,从经济情况看,穷困者的挫折要比富裕者的挫折大,因此,穷困者的犯罪率也大。从年龄看,青少年要比成年人的挫折大,因而,青少年违法的比例要大。此外,家庭地位低下的、身体有缺陷的人、劣等种族的人等都挫折较大,所以攻击行为也多[3]。巴顿正是穷困者的代表,妻子和小儿子都因穷困和疾病而死,他自己长期失业,一贫如洗,食不果腹,向国会请愿失败、和厂主谈判失败等等遭遇使他的欲求一直得不到满足,多次的重大挫折决定了他的攻击强度很大,暴力犯罪的几率很高。米勒提出“挫折固执理论”,他认为性犯罪、抢劫、杀人犯罪等暴力犯罪是基于严重挫折而起的,这种犯罪往往不考虑以后的惩罚,不计得失。这是因为,挫折使人情绪显著激昂。这时的攻击行为是刻板的、固定的,甚至是无目的的[4]。巴顿枪杀厂主儿子哈利·卡森的暴力犯罪印证了米勒的理论。巴顿在个人挫折和工人群体挫折的驱使下,愤怒操控了他的理智,本能的欲望超越了自我的理性,情绪激昂且不计后果地实施了暴力犯罪,以释放压抑已久的紧张状态而获得本我的心理快感。米勒认为,挫折并不都引起攻击。有的人受到挫折后反而增强了战胜因难的决心;有的人受到挫折后变得紧张、倒退、无动于衷或陷入空想等;还有的人引起攻击行为。他认为,一般挫折转为攻击,还需要环境中存在着引起攻击的线索。巴顿遭遇了生活的多重挫折,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他把攻击的对象确定为富有的厂主,引发他外向型报复的环境因素是劳资谈判失败以及厂主儿子哈利所画的一幅嘲弄底层工人的漫画。这幅漫画成了攻击的导火索。

三、结论

约翰·巴顿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失败和不幸,追求本我快乐的目标多次受阻,欲望被客观世界严重压制,产生了很强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不断积累,让他失望乃至绝望、悲观和极端,对富人阶层充满敌意,这种扭曲的心理和变异的人格让他无法适应现实社会,自我失去自控和调节能力,最终导致他外向的基于报复的暴力犯罪。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和苦难,以及社会的贫富不公和冷漠,往往会导致弱势群体的心理落差和受挫感,这种挫折是暴力犯罪的起因。约翰·巴顿的暴力犯罪符合挫折—攻击理论的构成要件。作者盖斯凯尔夫人在作品的最后安排了奄奄一息的巴顿和受害人父亲即厂主卡森的一次会面,用基督教的宽恕化解了双方的隔阂和仇恨,意图通过基督教的爱和宽容、沟通和理解作为化解社会阶层矛盾的解决方法。社会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幸在所难免,除了政府层面的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救助机制及时发挥作用以减少挫折的外部客观因素外,心理干预和调解机制也是必要的。对巴顿这样的受挫严重的弱势群体,社会需要及时化解他们内部的心理挫折,以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宣泄和释放压力,适当满足基本欲望和成就感,可减少暴力犯罪的发生几率。

[1]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M].旬枚,佘贵棠,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Dollard,John Miller,Neal et al.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0:.

[3]Burger,Jerry 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33.

[4]Barbara,Krahe.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Aggression[M].Abingdon:Psychology Press,2001:13.

猜你喜欢
挫折感卡森巴顿
巴顿(上)
巴顿(下)
女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高职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巴顿(下)
巴顿(上)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习惯挫败
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解析
卡森和里夫斯
善良是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