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步引申看义项引申的模因现象

2014-04-10 10:42王倩雯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式模因义项

王倩雯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从同步引申看义项引申的模因现象

王倩雯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作为语言系统的基石,词汇和语法有其衍生过程,并且这个衍生过程和具体的语用操作关系非常密切。运用对比分析、历史考察的方法,以许嘉璐先生发现的“词义具有同步引申的规律”为具体研究对象,认为这种同步引申现象并不是联想等心理因素导致的,而是将某个义项的引申方式作为模因,再泛化导致的。这说明模因不仅仅会引起一个短期的语言现象,也可以促进词汇系统的衍变,甚至是语式的形成。同步引申律就是对模因影响语式的有力诠释,引申形式模因的每一次发生都是认知概念的一次迁移,这种迁移固定下来就形成新的语义或语式。这一发现解释了语用是如何影响本体固化的。

同步引申;模因;意象图式

1 模因与言语生成

语言中的模因现象正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语言现象上,如“××门”“被××”,或者是“淘宝体”“咆哮体”的流行。其实,模因现象同样存在于语言系统的深层规律当中。人类语言的发展存在许多共性特征,同时,不同民族的语言生成也并非千篇一律,这些差异之所以存在,不仅是语言形成初始的契约形式各异的结果,更是由于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语言族群具有不同的模因。首先,语言在词法、句法上的系统性反映出语言的发展过程是有序进行的,并非是杂乱无章的。其次,一种语言可以被抽提出一系列自身的特点,说明语言的发展是为使用者的共性思维特征、共同社会文化所主导的。由此可以推断:一种语言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属于这个系统的模因,在不同的层面促动着诸多语言现象的发生和语式的固化。

学界通常在语用层面讨论模因,很少涉及词汇、语法层面。但是,作为语言系统的基石,词汇和语法也有其衍生过程,并且这个衍生过程和具体的语用操作关系非常密切。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句子成分在形式上的对应关系缺乏语形标记,它主要依靠语序变化来表示组合关系,因此,语用对语序的调整、词汇的演变所固定下来的语式影响是巨大的。按照一般的语言规律,语言系统在长期的约定俗成中形成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人们的言语生成,这种规约性在不同语言中会有不同的体现。在汉语中,具体语用对语言发展的促动力可以与既成系统的约束力相抗衡。例如,一般情况下,名词不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但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创造性地出现了以名词来指代该事物所具之属性的用法,那么这类名词也便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了,如“很中国”“很悲剧”等。由此可以看出,“很+Np”这个打破语言常规的结构本来是一个临时性的用法,是一种潜语言结构[1]227的显性化处理。但是,这种结构一旦被语言使用者接受就会变成一个模因,通过具体的语用扩大它的适用范围,加深公认度,最后变成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式。这就是汉语中语用把临时性结构变成模因再规约化的现象。

2 模因在词汇层面的作用——引起同步引申

上个世纪,在系统论的影响下,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许多新成果。许嘉璐先生从词汇的层面提出了“词义的同步引申律”[2],认为词义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独立进行的,而是会受到其他意义相关的语词发展的影响。所属语义场越接近的词汇,相互之间的这种连带关系越明显。语言使用者以原有的语义及其演变知识为前提,把某一词语的引申方式推广到与之相关的词语身上,于是后者引申的方向与阶段性就被前者同化了。因此,同步引申的一个词群中总有一个是“先驱者”,其余都是被动者。虽然许嘉璐先生认为同步引申现象的基础是心理方面的,在这个过程中,通感与联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通感、联想这样心理基础是引发同步引申的表面因素。本质因素是词义引申的“模式”,也就是一种模因,该模因在语用中被泛化才是同步引申的关键所在。

词汇在语言系统中的稳定性表现在一定层次,通常表现为词汇基本层、常用层、局域层、边缘层的分布变化和词义引申变化两种。各层词汇的分布没有严格的规律性操控,是社会历史的具体发展影响人们对词语的使用频率,从而影响了层次分布,暂时没有宏观上可预测的顺应与进化规律可言。词义引申则不同,通过链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及综合式引申方式,进行词义范围扩大、缩小和转移。

依据同步引申律,汉语的词汇引申总体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同一语义场,或是经常构成显性组合关系或显性聚合关系[3]212的词汇在义项的引申上具有相互带动的迹象,以“族、众、列”为例。

“族”——《说文》[3]:“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矢。从所以标众,众矢之所集。”许慎以“矢镝丛聚之状”为其本义,亦即“簇”之本字。段玉裁云:“引申为凡族类之称。”

如果将“丛聚”作为“族”的本义,那么第一步引申为“多”。(《礼记·祭法》:“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孔疏:“族,众也。大夫众多,其鬼无后者众,故言族厉。”)

事物多、常见,即为“一般”,极好与极坏者皆异于“众”,总是少数,所以“族”又引申为“一般的”“大路货”。(《庄子·养生主》:“族庖月更刀,折也。”)

同理,“众”——《说文》:“多也”,也就是说“众”本取义于“人多”,引申为一切事物数量多的性质。在引申为“平凡”时,《庄子·天地》:“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释文》引司马注:“众人,凡人也。” 《淮南子·修务训》:“贤人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众人”与“贤者”相对,显然此“众”已非一般众寡义,而是指“庸众的、平凡的”。

“列”——《说文》:“分解也”,亦即剖解、判分之义。所谓分解、副,本专指解牲,一分为二,因此引申为行列。成行成列则众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秦王先见相如于“列观”,列观即一般的殿堂或台观。

以上三字的引申轨迹为:

族 丛聚—众多—一般

众 人多—众多—一般

列 分解—行列—一般

如果用抽象的符号表示,那么这样的同步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写:

A—A1—A2……An

B—B1—B2……Bn

C—C1—C2……Cn

可简化为:A∶A1∶A2……An=B∶B1∶B2……Bn = C∶C1∶C2……Cn。

根据许嘉璐先生的观点,“族、众、列”的义项演变是相互连带的,一个词汇的抽象化的方式会被语言使用者带入到其他与之类似的词汇中。虽然词义的引申有一个总体规律,但是一部分关系密切的词采用了相似的引申路径,确是值得关注的[4]。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义项演变有一个共同的模式——从“多个同类事物聚在一起”,到表示事物“数量多”的性质,再到事物多就会变得“普通、寻常、一般”的性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近义词义项的引申,也存在于反义词的义项引申,如厚∶重∶深∶多=薄∶轻∶浅∶少。等号前后对应位置的反义词,依次表示上下水平面间距离大小、轻重、深浅、多少,而且这种迁移方向是一致的。

简言之,就是从“事物的动作”到“事物的性状”,再到“事物的特点”。这类词的本义是多个事物的动作,事物本身是实体化的,之后,事物的动作状态已经不受关注,词义重点转向事物“多”的性质,事物的本体还在,但是已经不明显承担意义了;再引申之后,这些词的原始事体已经不出现,直接表示抽象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词义的抽象化并没有沿着常见的以动词意义为起点并顺此方向发展,而是摒弃了本义中的动词义,转而关注事物本身的特点,这就是因为这类词中可能在某个历史时期[5],其中一个词在使用中偏离了常规,从这个角度开发了新的用法,而其他相关的词语由于意义类型接近,具备相似的条件,所以这种抽象化的模式成为一种模因[6]被迁移、重复使用。

3 同步引申现象与意象图式、语用模因的关系

词义同步引申的执行者是语言使用者,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人们有意识地造成的。语言既是人思维的工具,也是被人感知的对象。根据莱科夫的意象图式理论[7],人的认知需要经过“感觉——知觉——表象——图式”的过程,语言是人的认知世界在脑海中范畴化的工具和产物。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语言形成的初期,语言的表意模式往往借用人们生活中对事理的感知,如“里、外”就是对“容器”概念的迁移。但是,这仅仅描述了人从无语言认知到语言认知的对接,这些图式、模型的建立,解释的是语言的产生和来源。但是,图式的解释作用并不只存在于语言的形成阶段,语言发展的其他阶段也同样受到图式的影响。因为一个抽象的、语言内部的关系也可以成为一种图式。比如,在上文提到的词义的引申关系上,就是某种引申路径在端点上表现为表达方式的新奇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接受了这种形式,并无意识地运用它[8]。这也是一种心理图式,只是它不具有普适性,只应用于相关词语,并不影响人的认知模式。这种心理图式形成初期,也可以从感觉、知觉开始,只是对象是语言本身。前提是人已经进入了语言思维阶段,人们已经意识到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对于人来说已经不像呼吸、眨眼那样被视为无意识的本能,而是可以成为感知对象了。人类创造语言时的意象图式往往来自于直观感受,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对语言的态度由“自发”转向“自觉”,语言中运用到的意向图式也越来越抽象化,不论是直观推理还是抽象化的模式,都可以成为语言发展中的模因。这个模因越抽象,就越能对语法系统产生效能。正如同步引申律中的“词义抽象化模式”不仅促进了一个词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一类词的发展,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汉语语用对语式的固化有促进作用;其次,模因不仅存在于具体言语创造之中,还会通过语用的影响体现在词汇发展之中;再次,同步引申现象就是模因在词汇领域的具体体现;最后,在现代西方各语言学思潮的影响下,还有巨大的空间来探索语用和语言系统形成的关系。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227

[2]许嘉璐.未辍集:论同步引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26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商务印书馆,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3-96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76-79

[6]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333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88

[8]熊学亮.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104

(责任编辑:李力)

2014-02-17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目“语用对汉语语式固化的作用探究”(2013YYB075)。

王倩雯(1990-),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用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20

H146

A

1673-2006(2014)07-0067-03

猜你喜欢
语式模因义项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外宣话语的社会语境要素分析和功能意义解读
民法法典德译时的功能性语式及句式特征*——以《大清民律草案》德译本为例
从语域角度浅析《雾都孤儿》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网络语言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