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17 02:20黄玉安杭祖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应用型

黄玉安 杭祖圣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现代大学导师制源于14世纪初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是一种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以个别指导为基本形式的高校教育制度,是大学育人机制的创新性举措,是实施教育个性化、人性化的必然要求。导师制为这两所学校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应用型高校积极借鉴专业导师制做法的思考

专业导师制是导师制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创新教育方面被国内外众多高校证明行之有效,但多限于研究生教育阶段,在大学的本科阶段实施均不受重视。而实践证明,对于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应用型高校来说,借鉴专业导师制的做法有诸多益处:

第一,弥补现行学分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高校施行的是学分制培养模式,以课堂为主的实施方式难以对学生实现个性化、创新性的教育。专业导师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满足产业转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缓解科研人员紧张的困境

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高校没有研究生办学资质,缺少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人员,难以开展系统的相关工作,阻碍了学校科研提升等创新性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对本科阶段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的课堂学习课程较少,实践课程和自由时间相对较多,同时他们已有两年的专业学习基础,经过前期培养后可以在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中起一定的作用。

第三,改善教学效果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创造性的科研与技术开发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阶段教学环节的最后一部分重要内容,时间上通常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任务多时间紧,学生在此期间面对找工作进入社会的人生转折,于是很多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关学习缺少深度和广度;若让学生的毕业论文与专业导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结合,经过导师悉心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可得到显著提升。

第四,积累高层次办学经验

应用型高校多为本科办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研究生阶段)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能实施研究型高校学术研究生培养机制,需要探索与经济及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专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这对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而言是全新的课题,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探索可以积累有益经验,为提高办学层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五,改善校园创新氛围

现阶段我国高校每年都有国家、省、校等多种级别的科技创新、创意、创业大赛,这些活动确能展现学生创新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参赛多是临时拼凑,缺少平时创新实践的积累,参赛工作缺乏实质内容。如能有专业导师的指导,以相关工作为背景组织材料参与比赛,作品的创新性和深度将得到本质的提高,同时,参赛同学的收获和成长,也必将对其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高校内部营造自由、勤奋的创新氛围。

第六,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我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高校的发展已由“外延”转向“内涵”,其核心为满足经济、产业日益重要的创新内涵,培养更多、更高的创新型人才,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更贴近经济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要求,应该适应生产实际需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外因仅仅是驱动力,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直接因素。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高校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指导方针,应用型高校唯有办出特色、勇于开拓创新,特别是大学运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提高优势和竞争力,拥有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校运行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围绕教学与科研而展开,教学与科研制度创新是大学制度创新的主“战场”。教学与科研的主体是“人”,从本质上看,教学与科研制度的创新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这只能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获得,由于学校基础、条件、氛围多方面的原因,应用型高校在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动力和能力不足,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的传统与积极性较弱。

高校急需进行制度系统的创新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以培养应用为主的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就“呼之欲出”了。

二、专业导师制的实践浅议

在实施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之前,需要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定位,比如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究竟应该怎样实施?它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处理班级制、学分制关系应该怎样?实践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借鉴,只能根据情况,紧密联系学校和专业特点,在实践中摸索。本文参考了类似民国时期浙江大学的“科研导师制”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优秀学生导师制”的做法,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

第一,导师的选聘与评价

导师的合格与否至关重要,只有合格的导师才能真正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在导师选聘时,各高校可对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采取了自愿报名的原则,遴选几位有一定科研与教学经验的教师为专业导师进行初步尝试。担任本科生专业导师是纯粹兼职工作,在尝试阶段,学校没有设定酬劳标准和考核措施,对导师的评价采用自评、学生他评以及绩效横评的方式,对专业导师的态度、工作情况、成效做出优劣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专业导师制进行验证、制度探索和调整,这里的绩效主要指是学生成果,包括(毕业)论文、专利、(参赛)项目及获奖。

第二,学生的遴选

由于专业导师教学任务繁重、精力有限,同时为了保证培养学生的质量,没有大范围实施专业导师制,学生可以从大三、大四学生中产生,采取自愿的原则,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科研、实训资源,保证专业导师制培养人才的成效。在大三、大四学生中遴选学生,主要是因为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有较好的实践训练和较多课余时间。另外,考虑到学生专业程度和参与科技活动意愿强烈,也可以吸收少数大二学生,保证每位专业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在3—5人左右。

第三,执行过程管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需要,选择专业导师,允许学生退出和更换指导老师。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双方都是出于自愿原则,专业导师和学生相互之间都主动联系,老师与学生见面要不少于3次/周,每次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1:3—5的师生比有力地保障了专业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第四,与综合课程设计、创新实验培训计划、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知识产权大赛等)紧密结合

综合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培训是本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的必修实践环节。应有意识地将导师制与专业认识实习直接挂钩,在2—3周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与专业紧密相关、自主进行的小课题,其类型或方向相对灵活,结束后须提交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同时提交成果记录表。目前,各类各级大学生科技活动较多,如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知识产权大赛等,每年总计不少于10项,还有江苏省省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类似科研项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如果团队仓促上阵、内容临时拼凑,起不到培养人、锻炼人的目的,获奖可能性及学生收获也很小。以专业导师的课题为基础、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验与科研积累,产生的成果含金量显著增加,学生参与这类比赛的收获自然同步增多。

三、实施专业导师制成效与不足的分析

以下,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谈一谈高校在实施专业导师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其一,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实施三年来共有30名学生参与此项制度的实践,共申请5项发明专利,形成5篇研究论文。

其二,专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参与各种科技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消化、吸收及应用的过程,有利于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从对参与专业导师制的3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4位同学认为对所学知识认识更加深刻,超过90%的同学对本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任课教师反映的实际情况也类似,参与专业导师制的同学具有比其他同学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三,专业导师制是双向互动参与、启发式的教育模式,具有独特的魅力的成效。在三年来该校的实践中,有多名学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许多科研课题,有的科研成果参与了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获二、三等奖4项;大部分的课题深入扩展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其中1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获得了省级优秀论文奖,许多学生的成果形成了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目前共申请5项发明专利,形成5篇研究论文。

回顾专业导师制实践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环境不完备。由于该校的师生比太低,这不利于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着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制度系统不健全。专业导师制在国内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激励机制、考核监督等机制可供借鉴,不少制度和做法亟待完善,比如,导师除了学生毕业论文有少量报酬外,其他工作很多属于义务劳动,没有工作量的体现,付出和回报失衡,这不利于专业导师制的长期实施和提升,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加强完善本科院校专业导师制的设想

专业导师制对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有利的,为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专业导师制,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要进行制度的消化吸收,进一步完善专业导师制。

1.明确专业导师制的定位

专业导师制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但这种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我国现行的大众化教育模式下的学分制结合,专业导师制只能作为学分制的有益补充,弥补学分制模式的不足,满足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2.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专业导师的产生、指导关系的确立、指导过程、指导结果认定等环节,这需要从学校的角度深入、仔细的研究,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制度系统,具体有以下做法可供借鉴:

(1)实施方式的选择。地方高校受教师数量不足等多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程和全面实施专业导师制,比较适合的时期是从大三开始。同时不宜对所有学生强制实施,必须遵循自愿的原则,保证学生都有一定的主动性;最后,应建立导师的退出淘汰机制,形成良好的队伍的新陈代谢机制,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导师制的良好效果,起到榜样的引导作用。

(2)在专业导师的遴选阶段,应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合理知识结构的,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热心指导学生的,具有一定指导能力的教师。此外,为解决专业导师队伍不足,应有选择地吸纳企业中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开发人员进入导师队伍,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创新成果的实用性,有利于导师制度长期而良性的运转。为避免单个导师的个人素质的缺陷,还可以组成导师团队集体指导学生,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3)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信息渠道。建立双向选择机制,这有利于师生互动与合作。比如让专业导师在校园网上公开自己的详细信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还可以召开专业导师说明会或者双选会等。

(4)严格过程管理、确保效果。建立面向学生的指导方案和导师工作手册,管理层及时听取工作汇报、跟踪学生表现、总结工作经验、调整和完善制度系统。

(5)建立和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充分肯定导师的付出,反映导师指导的质与量,考核导师的各项指标要兼顾可以量化的部分和难以量化的部分,结合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学生表现等因素,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

(6)将专业导师工作成效与岗位聘任、外派进修、提拔任用等结合,引导和推动专业导师制的实施。

3.建立专业导师培训制度

完善专业导师制应该十分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加强对导师指导方法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同时,科学与技术的更新非常迅速,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导师的学术假期制度,让专业导师有时间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渠道。

应用型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社会发展转型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具创新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应用型高校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推行一些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的新制度。本科阶段专业导师制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虽然现行专业导师制有诸多不足,地方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先明确定位,而后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和配套导师培训制度,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导师制的制度体系,发挥专业导师制的优势,提升创新教育工作的水平。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应用型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V eraW an g
导师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