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动力研究述评

2014-04-17 02:20陈宗章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场域动力转型

陈宗章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关系之间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和调整,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重要体现。那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总体看来,探讨和研究该命题的相关学术成果还不丰富。就学术论著而言,还没有发现专于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动力”命题的专著,但相关专业著作,在行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有所提及,只是未有展开深入分析;就学术论文而言,研究者已经展开了相关研究但学术文献也不丰富。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的呈现,亦多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动力”本身的含义、特征、结构、类型、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尤其多见研究者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为理论视角,对接受主体的动力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及其动力的内涵

孙其昂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在时间上始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且目前正处于深刻地变动之中;在空间上,它广泛影响着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性质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即是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转变。[1](P.261)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变化在根本上是社会的变化决定的,同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逻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和自觉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者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廖志诚把它理解为“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引起、激发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各种力量的合力。”[2]杨媚也把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理解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发展的作用力的统称。[3]赵灯峰则把它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及与之有关的整个社会有机系统产生推动的力量的总称。”[4]笔者在阅读文献中发现,在实际的研究中,只是有少数的研究者在行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内涵作出界定,而且多是笼统的概说,尤其是研究者多就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动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作为理论视角和研究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概念进行解读。

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质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视为一物。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强调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形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指向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动力一方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的阶段性特点,它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变化等现象密切相关。

除了概念上的解读,研究者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邱伟光、张耀灿指出:“作为一种能够自我运行、自我调节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然存在一种能够推动这种自我运动稳定向前发展的动力。离开了动力,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5](PP.207-208)郑永廷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问题,但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了该命题的实质,他以为,“发展是当代的主题与特征。现代社会不断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领域、宏观领域、微观领域,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6]孙其昂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形势迫切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7]这表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不仅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而且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系统是其子系统之一。构成动力系统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和作用形式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结构。

刘居安首先从三个层面上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结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微观动力。二是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中观动力,即存在于社会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性的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动力(如学校、工厂、社区等等)。三是来自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性主体的宏观动力,即代表社会、国家、民族利益的统治集团或先进阶级的动力。”[8]廖志诚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是各种作用力构成的一个合力系统,表现为多类型、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系。他依照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的系统结构也总结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社会各个要素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动力;二是中观层次,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企业、单位、社区、村镇等,它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平台;三是微观层次,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接受者。”[2]

有研究者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发生过程的角度,对其动力结构进行了分类。马奇柯把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分为动力主体、动力传递媒介、动力客体、动力方向和动力贮存体几个方面。其中“动力主体”包括动力发生主体与利用主体;“动力传递媒介”分为利益传导、文化传导、信息传导三种类型;“动力客体”指向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对象、工具、资源等;“动力方向”则把所有各层次、各个动力主体的动力整合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而“动力贮存体”对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主体而言,主要指个体行动者的能力。对于中观动力主体而言,其动力贮存体就是组织的凝聚力和物质实力。在宏观动力主体层次上,则包括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9]刘先进又从主体方向力、客体内驱力、介体传递力、环体支撑力四大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结构概括为一个诸因素形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分别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方向、根据、传递和力发生的条件与范围。[10]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结构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结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结构的划分,对继续深化该命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性探索。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虽令人欣喜但也不免出现“漏洞”,尤其对中观层面的组织动力的考察比较薄弱。笔者以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动力结构的研究应置之于实现自身“现代转型”的背景下,在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场域、中观场域和微观场域中,对之作进一步的探索。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类型

研究者进一步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类型进行了相关探索。廖志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结构体系。根据来源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分为元动力与驱动力;根据作用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分为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根据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分为个体动力、群体动力和组织动力;根据作用性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分为正动力与负动力;根据构成内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可分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与制度动力。[11]刘居安则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层面认为接受主体的动力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内在主动力系统;二是外在被动力系统;三是外在被动力系统与内在主动力系统相互矛盾运动而生成的合动力系统。”[12]郜火星对此作了进一步细分,他指出:以动力来源为标准,接受主体动力可划分为外在被动力和内在主动力;按动力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接受主体动力可分为主要动力和次要动力;以动力作用时间的长短为标准,接受主体动力可分为短暂动力和长远动力;根据与产生动力相关联的需要的性质,接受主体动力可分为起始动力和继起动力;以对动力内容的意识程度为标准,接受主体动力可分为有意识动力和无意识动力。[13]

上述研究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类型的划分标准虽多有异议,但实际上在内容的呈现上更多地把它看作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相互结合。

首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研究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视角,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出发展开探讨。王礼湛、余潇枫就指出“教育者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所体现的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进展。”[14](PP.247,254)有研究者以心理学为视角,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邵献平和张耀灿把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分为宏观场域、中观场域和微观场域,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信息传输的内在源动力是“需要”,其在宏观场域、中观场域表现为领导权威、组织动力、制度规范、文化熏陶和传媒渗透等主要形式,而在微观场域表现为个体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归属需要和理想需要等主要形式。[15]还有研究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探讨其动力问题。李辽宁就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既体现对社会发展要求的现实回应,也体现学科自身逻辑的外化和展开。由此,他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发展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既是对社会发展新要求的积极回应,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广大理论研究者的共同努力。”[16]总体观之,研究者无论从什么角度进行解读,基本上都是立足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源动力的,难怪乎马奇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最基本范畴是‘需要’。”而需要的“无限性”特征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9]

其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问题,研究者基本达成的普遍性共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转型、变革时期,伴随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推展,整体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必然积极反映这一变化,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于此,社会转型给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外在驱动力,力图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创新意识,开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局面。正如孙其昂所以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社会转型的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获得转型特征……社会和人的变化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7]个别研究者还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角度对之作以解读,周进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伴随社会文化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不同的社会阶段,为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发展需要,会努力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内容,这就是文化的增值和累积现象。”[17]另外,亓凤香还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角度,把其外在的动力总结为社会推动、社会强制和社会反馈三个主要方面。该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会依靠政治、法律和组织等强制性等手段以及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等信息反馈渠道,积极向个体施加影响,以图引导和改变其意志和行为,[18]由此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

笔者以为,研究者虽从整体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类型作了细致的划分,但多以理论探讨为主,没有很好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且对于个别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也有待进一步商榷,尤其是对于外在动力类型的分析,还没有很好地把社会转型的动力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动力源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其里阐发二者所具有的内在同构性。总之,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从更多的角度进行科学、完整的解读。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机制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是多种力量的综合,构成动力的多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的作用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8]刘先进进一步明确到,这种动力机制不仅指向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和运行方式,还包括“它们相互改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10]刘党英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是一个合力,它主要来自本体性主体、实践主体和接受主体三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中,正是“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利益)连接了三个不同的主体,促使它们相互融合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合力。[19]邵献平也认为“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源动力,正是透过实际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归属需要和理想需要等,在宏观上把社会及其组织联系起来,在微观上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系起来,从而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20]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具体表述上,李成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激励手段,可以分为政策导向机制、物质激励机制、精神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四方面。[21]马奇柯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由政策导向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精神动力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并通过这些机制来调节、引导利益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9]张亚梅则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把其动力机制解读为目标成就机制、尊重关怀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三个方面。[22]另外,张栓兴等还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保障机制,即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实现外在力量的作用与内在动力的维系结合起来。[23]

上述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从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探讨,但这些探讨基本上是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层面上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即相关研究局限于对利益、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作用的分析,对于具体机制的描述也是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而未能从宏大的视野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目前的探讨是局部层次的、低层次的探究,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动力分析,并没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实质,更没有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层面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

五、对研究现状的整体评价及展望

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首先肯定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系统的存在及其意义,引起了部分研究者对该命题的积极关注。应该说,动力问题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整个过程的重要问题,深化对该命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的不同观点,虽然还没有达成科学的共识,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进了该问题的研究进度。他们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或者从哲学的矛盾观入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视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或者从心理学的“需要-动机”理论入手,把个体或社会的“内在需要”视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或者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入手,把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整体变迁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诸如此类,都较好地解释和论证了相关命题,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其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研究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划分标准缺乏有效的论证和说明,个别研究者简单比附系统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系统作出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主观想象”大于“实践操作”。其二,相关研究虽已勾勒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轮廓,但并没有以系统的观点描绘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的“整体面貌”,更没有对各类主体动力及其作用的发挥进行清晰的阐述。其三,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恰如笔者在上文中所指出,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学界已经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这一重要命题,但并没有深入地、集中式地展开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之动力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宏观意义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并没有有意识地把“动力”命题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大命题下进行探讨。

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也是在一定的实践场域中进行的,正如陈秉公所以为,“实践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真正动力。”[24](P.10)总体来说,这个实践场域具有三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基于国家、社会乃至全球化的宏大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由此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宏观场域;二是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各类社会实践主体,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自身及活动空间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中观场域;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它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为核心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式互动与交流,由此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微观场域。因此,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场域中的加强社会控制、适应社会转型和体现技术进步(主要指向大众媒体的发展等)的内在需要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宏观动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中观场域中的群体动力和组织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崭新变化)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中观动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场域中的主体性动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微观动力。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各种作用力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合力系统,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廖志诚.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3]杨媚.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4]赵灯峰.思想政治教育动力论[D].合肥:安徽大学,2011.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

[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8]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9]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J].江汉论坛,2004(9).

[10]刘先进.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探析[J].求实,2006(7).

[11]廖志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类型初探[J].福建论坛,2008(4).

[12]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

[13]郜火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类型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6(3).

[14]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修订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5]邵献平,张耀灿.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动力[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

[16]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与内在动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17]周进.全球化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动力与变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2).

[18]亓凤香.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动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19]刘党英.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20]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新论[J].探索,2006(5).

[21]李成飞.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22]张亚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动力机制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3]张栓兴,武炎,单舒平.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保障机制[J].理论导刊,2006(3).

[2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场域动力转型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转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