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2014-04-17 02:20唐红涛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济学贸易教学内容

唐红涛

(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205)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课程的精品化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实施课程精品战略,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保证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地方高校应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等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系统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建设高品质课程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它应该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课程最好教学水平的代表。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贸易经济学》课程组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贸易经济学》是湖南商学院首门国家精品课程,也是商科特色的集中体现,课程组的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建设和教改工作的重要环节,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贸易经济学》课程组的负责人是我国著名商业经济学家柳思维教授,柳思维教授长期从事商业经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极其丰富的学术成果。同时《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还突出了湖南商学院的商科特色,成为吸引优秀青年教师的平台,许多年轻博士和副教授纷纷加入课程组,形成了稳定的教学梯队。

本人在许多资深教授的带领下从2006年开始全面参与了贸易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贸易经济学的课堂教学积累了不少心得。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和教学互动方面有些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一定要及时更新,如讲到零售业态这一部分内容时,就不能忽视新出现的一些业态,如Shopping Mall等,而且要对这些新型业态所出现的背景、特点及适应区域等进行深入分析。另外由于教材本身的局限,有些内容并没有及时填充进教材,如电子商务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电子商务已经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许多传统的零售业态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发展模式,比如新出现的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在网上就有对应的唯品会网站。像这些内容我都及时添加到了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内容紧扣时代,及时反映在贸易世界中出现的新兴事物。又如对于目前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也要引导学生对其从商贸角度作截面分析,“万村千乡”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如何?“万村千乡”工程是否应该因区域而异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更新来展示我国面临的商贸新环境。最近对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我就注意引导同学们将贸易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质量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思考。最后,对于过去的旧材料,哪怕再经典也要注意通过及时更新数据来反映新变化,只有最新的数据才能最具有说服力,也反衬了教材材料的权威性。

2.适当拓宽教学范围

《贸易经济学》在我校不仅作为专业基础课,也作为商科院校的一门具有代表性的全院选修课,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发现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不同,增加了教学难度,对教学内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的教学心得是必须适当拓宽教学范围,由于贸易经济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内容的适当延伸不仅是可能也是必要的。如在讲解《贸易的产生与发展》这一章节时,我就有意识地将讲学内容进行了延伸,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贸易的产生与发展,而且也介绍了西方古代贸易的概况,并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这不仅结合了中文系和旅游系专业同学部分专业知识,也开拓了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同学的视野。同样在讲解贸易法规时也涉及到诸如WTO法律条款和大陆英美法律体系差别等内容。在电子商务章节则注意适当拓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同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3.增加教学深度,与科研相结合

由于贸易经济学课程是相对基础的课程,它的主要作用是给全院学生打下商业经济的基本底子,但是一定不要因为这样就将课程流于肤浅。我觉得,其实越是前沿的、深入研究的相关领域的知识越能打动同学的心。现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工具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国际国内热点,许多同学对于这些问题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增加深度是有其可行性的。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就目前社会上与贸易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及自己的主要科研方向或讲解专题或穿插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中,都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如对于商圈问题,我专门讲解了一个专题,就商圈内企业的选址模型、商圈时空动态性问题和虚拟商圈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内容很有现实意义而且能够引导他们思考,比较喜欢这些教学内容。再比如在讲解贸易价格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有意识将时下最热点的房地产价格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上海房价为什么会如此高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起到哪些作用,政策的效果又如何?如此既提升了同学的上课积极性,又使教学内容富有深度。

4.突出教学的经济学特色

贸易经济学课程本身关联了多门学科,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各种贸易现象都能够从经济学、管理学或者社会学角度进行解读。但由于我的专业背景以及课程的性质,在课程教学更多地应用了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如在讲授空间贸易时,就运用了区域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了相邻地区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以及相互贸易作用强度等。在讲授贸易组织这一章节时,就适当引用了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贸易企业内部的组织特性以及贸易企业的边界扩张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首先,在贸易经济学教学方法中,使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从视、听等方面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扩大了知识面、信息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除了使用制作精心的多媒体课件之外,我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贸易价格的分析中,就引入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制作的上海房产的短片,通过视频的介绍使得同学能够对于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形成有直接的认识,达到从现实到抽象理论的飞跃。在电子商务部分教学中,直接进入网站操作让同学们对网络贸易有直观的和第一手的认识。

其次,贸易经济学课程还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走出去”即带领学生参观调研各商贸企业、商贸市场,使同学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商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讲授商品市场运行分析时,就组织学生到长沙市红星大市场参观学习,并听取了有关红星市场运行的专题报告,学生感到效果很好。讲授商品市场环境分析时,组织学生到长沙市的广大环球家俱城现场教学。讲授分类贸易时,带领学生到房地产交易市场进行现场教学。这种实地教学的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力地补充了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请进来”就是在课堂上请一些国内的商业研究专家、各大中型商贸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教学,我们曾请来了沃尔玛公司华东公司总经理蒋立群先生,他在课堂上讲解了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和沃尔玛选择商店开设地点的原则,对于教材中的贸易企业文化和商圈选址原则在现实中的运用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我们也曾请来其他湖南本土商贸企业的高管对现有商业企业竞争战略进行专题讲学,受到学生欢迎。

三、教学互动环节的探索

1.实用性案例内容分析

《贸易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强,因此,讲授该课程必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实践应用的教学。在教学中每一章都尽量安排小组案例讨论,将商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既学习、巩固、升华了所学理论知识,又了解了与现代商业活动相关的实践活动。案例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本章教学的主要内容,选择有国内代表性的事件,让学生将刚学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同时开拓思维。开设案例讨论课时将学生分成6-10人小组,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让自愿者小组总结发言,鼓励创造性的意见和不同的意见。该方法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在案例讨论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例如:开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自己有问题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最后由全组形成结论。

2.课程论文

目的是形成初步的自学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在平时作业中的小论文的撰写和最终的课程论文的撰写,使学生就某个或某些商业热点问题,自己查文献资料和数据并按照课堂上讲述的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知识,初步具备分析现实社会各种商贸现象的能力。同时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环境。

总而言之,《贸易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上好必须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索。

[1]白韬哲.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王萍.高校经贸类专业开设“模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猜你喜欢
经济学贸易教学内容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简明经济学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经济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贸易统计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