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B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形貌的影响

2014-05-14 11:01姜秀平高艳阳弓巧娟王帅赵雅丽
应用化工 2014年5期
关键词:棒状基元晶面

姜秀平,高艳阳,弓巧娟,王帅,赵雅丽

(1.运城学院 应用化学系,山西 运城 044000;2.中北大学 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ZnO是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室温下3.37 eV)和激子束缚能高(60 meV)的功能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导热、导电性高,化学性质稳定,对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在传感器、探测器、紫外激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LED)以及透明电极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为了获得具有特定结构的、性能优越的纳米ZnO粉体,纳米ZnO的形貌控制合成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4]。目前已经合成的特殊形貌的纳米ZnO有线状、带状、棒状、花状、管状、须状、星状、微球状等[5-11],其中,线状、棒状、管状等一维结构纳米ZnO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12-14]。

目前,一维结构纳米ZnO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模板法、溶胶-凝胶法、一步室温固相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气液固机制催化生长法等,由于溶胶-凝胶法的操作装置简单易行,对生产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合成了ZnO纳米棒,探讨了CTAB的添加比例对纳米ZnO结构形貌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醋酸锌、草酸、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均为分析纯。

JJ-1精密定时电动搅拌器;日立H-600-2透射电子显微镜;Y-2000型X射线衍射仪。

1.2 纳米ZnO的制备

合成纳米Zn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1 纳米ZnO的制备工艺流程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ZnO

当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CTAB时,可在配制醋酸锌的无水乙醇溶液时称取一定量的CTAB和5.5 g醋酸锌一起配制醋酸锌的无水乙醇溶液,其余步骤不变。

2 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纳米ZnO的XRD见图2。

图2 纳米氧化锌的XRD图Fig.2 XRD pattern of nano-ZnO

由图2可知,所得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与JCPDS36-1451标准图谱进行对照,没有不一致的情形出现。由此可以推断,反应进行较为完全,所得ZnO较纯净。

图2b中(002)晶面所对应的衍射峰的强度较图2a有所增强,可见晶体沿(002)晶面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生长趋势,由此推测,加入CTAB后ZnO纳米晶的生长可能呈现各向异性。

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溶胶-凝胶反应体系中不加和加CTAB时制得的纳米ZnO的TEM图见图3、图4。

图3 不加CTAB时纳米ZnO的TEM图Fig.3 TEM image of nano-ZnO prepared without CTAB

由图3可知,在不添加CTAB的条件下,得到的是球形或类球形的ZnO纳米颗粒,粒径约30 nm,且呈均匀分布,没有其它特殊形貌的颗粒存在。

由图4可知,随着CTAB添加比例的增加,所得纳米ZnO呈现出定向排列生长的趋势,逐渐形成了短柱状及棒状结构。

图4 加入CTAB时纳米ZnO的TEM图Fig.4 TEM images of nano-ZnO prepared with CTAB

当R=0.05(R为CTAB与醋酸锌的摩尔比)时(图4a),得到的是规则的短柱状纳米ZnO,且这些柱状结构都是由小的纳米颗粒规则排列生长而成,粒径35~50 nm,分布较均匀;当 R=0.1时(图4b),得到了由小纳米颗粒紧密排列而成的棒状结构的纳米ZnO,且与未添加CTAB时相比,颗粒尺寸略有增加,粒径为30~65 nm,纳米棒的长度可达微米级,且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侧向融合;当R=0.15时(图4c),ZnO纳米颗粒依然呈线性生长状态,粒径50~80 nm,棒直径75~95 nm,侧向融合现象依然存在。当R=0.2时(图4d),得到了表面较为光滑的棒状纳米ZnO,单个ZnO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5~35 nm,棒直径50~70 nm,侧向融合现象明显减少。可见,当R=0.2时,CTAB改变纳米ZnO形貌的效果更为理想。

2.3 棒状纳米ZnO的生长机理探讨

本实验中纳米ZnO颗粒的生长基元为四面体结构的Zn(OH)42-络离子,四面体的一个顶点显正电性,相对的底面显负电性[15],而纳米ZnO晶体的生长表现为生长基元在晶面上的叠合。由于纳米ZnO晶体及Zn(OH)42-都呈四面体结构,所以生长基元与晶面可以有3种叠合方式:点点结合、边边结合和面面结合。当反应体系中不加任何添加剂时,生长基元以3种方式在晶面上叠合的机会均等,晶体的生长表现为各向同性,因而得到了球形结构的纳米ZnO。当在制备过程中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时,CTAB在水中离解成带有较长疏水基的阳离子C19H42N+,吸附在晶体的特定晶面上,产生了空间位阻效应,阻碍了生长基元在某些位置的叠合,使得ZnO纳米晶的生长呈现各向异性,从而得到了棒状结构的纳米 ZnO[16-17]。

3 结论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以醋酸锌、草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ZnO的工艺中,可以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实现对纳米ZnO的形貌控制合成。随着CTAB添加量的增加,纳米ZnO逐渐由球形结构定向排列生长为短柱状、棒状结构,纳米颗粒直径及棒的直径都受CTAB加入量的影响。CTAB在棒状纳米ZnO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在纳米ZnO的形成过程中,C19H42N+能够有选择地吸附在纳米ZnO生长基元的某些特定晶面上,阻碍了晶体在这些方向的生长而表现出各向异性,最终形成了棒状结构。

[1]Tong Y H,Liu Y C,Dong L,et al.Growth of ZnO nano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by using hydrothermal technique[J].Phys Chem B,2006,110:20263-20267.

[2]李春明,刘会冲,徐华芯.纳米ZnO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17(5):39-41.

[3]臧春雨,臧春和,李毅,等.Zn/ZnO晶枝的制备与生长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4):114-116.

[4]Li G R,Lu X H,Qu D L,et al.Electrochemical growth and control of ZnO dendritic structures[J].Phys Chem C,2007,111:6678-6683.

[5]Anas S,Mangalaraja R V,Ananthakumar S.Studies on the evolution of ZnO morphologies in a thermohydrolysis technique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function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5(1/2/3):889-895.

[6]王志芳,李密,张红霞.花形ZnO纳米片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2,28(4):715-720.

[7]姜秀平,弓巧娟,王帅,等.棒状纳米Zn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3,42(5):848-850.

[8]Ahmad M,Shi Y,Nisar A,et al.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functionalization by Au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nd high performance Li-ion battery anodes[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1,21(21):7723-7729.

[9]Lu Hongxia,Yu Xijun,Zeng Zhaohuan,et al.DC-field induced synthesis of ZnO nanowhiskers in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1,37(1):287-292.

[10]Peng Zhiwei,Dai Guozhang,Chen Peng,et a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tar-like ZnO nanostructures[J].Materials Letters,2010,64(8):898-900.

[11]翁星星,胡小芳,梁秀娟.均相沉淀法制备ZnO微球[J].化工进展,2011,30(3):602-606.

[12]Kim H M,Kang T W,Chung K S.Nanoscale ultraviolet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wide-band gap gallium nitride nanorods[J].Adv Mater,2003,15(7/8):567-569.

[13]Huang Yu,Duan Xiangfeng,Cui Yi,et al.Logic gates and computation from assembled nanowire building blocks[J].Science,2001,294(5545):1313-1316.

[14]Johnson J C,Choi H J,Knutsen K P,et al.Single gallium nitride nanowire lasers[J].Nature Materials,2002,1(21):106-110.

[15]郑燕青,李云飞,李文军,等.水热法制备氧化锌陶瓷粉体中的形态调制[J].硅酸盐通报,1998(5):4-7.

[16]聂秋林,袁求理,徐铸德,等.水热合成CdS纳米晶体的形貌控制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2):1138-1142.

[17]姜秀平.溶胶-凝胶法制纳米 ZnO粒子形貌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棒状基元晶面
面向游戏场景生成的细分插槽WFC算法研究
乙酸乙酯与ε-CL-20不同晶面的微观作用机制
基于多重示范的智能车辆运动基元表征与序列生成
42株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所致呼吸道感染疾病及耐药性分析
NaCl单晶非切割面晶面的X射线衍射
(100)/(111)面金刚石膜抗氧等离子刻蚀能力
不同硅晶面指数上的类倒金字塔结构研究与分析∗
人体细胞内存在全新DNA结构
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法制备棒状HMX
Vitek-2 Compact和MALDI TOF MS对棒状杆菌属细菌鉴定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