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以趣入境”的教学策略

2014-06-19 20:00马琳
未来英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马琳

摘要: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在引导初中生感受汉语言魅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增加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着重突出古诗词的鉴赏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以趣入境;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诗词教学的广泛开展,且目前中考中的诗歌鉴赏题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对学生基本素质及实际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当前初中诗词学习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诗歌的自觉性较差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普遍不高,诗词鉴赏教学目的难以实现。为此,通过以趣入境提高初中生诗词教学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中往往有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境之美,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诗歌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美妙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是促使学生对诗歌有独到见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诗词字面信息展开想象,融入到诗人表达的意境中品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也可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诗人的角色中,将课堂的环境设置成诗词的创造背景,帮助学生体验诗词的意境。在初中开展诗词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诗词特点,采用故事或者画画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能够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变的更加活跃及生动,满足初中生生的好奇心。如:在学习《出师表》时,老师可对全班学生进行发问,关于作者的一些事情,如生平事迹及创作历程等,若学生有了解可让他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针对不同的故事内容进行相应的讨论;然后教师可详细介绍作者进行《出师表》写作时的背景,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及其掌握。又如在学习《龟虽寿》时,教师则可向学生将曹操的个人经历及其执政方向向全班学生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诗词所包含的情感,对整篇诗词内容进行全面掌握。

二、奇妙导入意境

古诗词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言简意赅,使用优美的是诗句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是阐述哲理,都是我国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诗词教学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诗词的意思。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中,精心导入古诗词的意境,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观,让学生能深入的了解诗词表达的意境。课堂中精心加入设计好的与诗词意境协调的导语,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会激发出来学生对诗词赏析的兴趣;在课堂中到导入与古诗词相搭配的古典音乐,音乐是最能穿透人心的旋律,古诗词配乐吟唱更能体现出其独特韵味,这样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古诗词学习的极大兴趣,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古诗词的审美心境。比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材中,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怀;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誓死报国的情怀。在古诗词教学中以情激来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深入品味古诗词的内涵,才能让学生领略到我国风格各异的古诗词精华。

三、注重诗词唱画

唱画诗是指对古诗进行唱画,通过对诗词意境进行想象,进而描绘出一幅画。由于我国古代诗词讲究的是押韵及其平仄,包含着较强的韵律感,可实实在在的吟唱出来。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及李白的《将进酒》时都可通过唱的方式展现出来,较为优美。通过吟唱并不影响初中生的诗词学习能力,能够增加教学的实际效果。如:在学习《破阵子》时,该诗词主表表达的是作者的爱国热情及其梦想抱负,激情万丈。若有充分的教学条件,则可在教学课堂中辅以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依靠琵琶的跌打起伏及其强烈的节奏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足够的铺垫,使学生走进欣赏音乐的殿堂之中,感受那种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四、结束语

从当前中考题型来看,诗词鉴赏题在语文试题中占着较大比例,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注重采取激趣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诗词学习水平,实现诗歌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水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6):61-61.

[2] 陈丽明.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2):149-149.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