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作业个性化设计的误区思考

2014-06-19 20:40朱志云姚小林
未来英才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个性化作业

朱志云+姚小林

高中政治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敬而远之。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尝试个性化设计课堂作业,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然而,就现实情况看,确实出现了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变化,但也存在着许多误区,需要加以重视并纠偏。设计一些无益于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偏题、怪题。

一、课堂作业个性化的特色不是否认共性,知识融入其中

高中政治教学中总有很多不可或缺的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与社会热点、区域发展和学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我们设计的个性化作业不应该是脱离这些知识点,无限拔高

个性化作业其特色是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既能复习、巩固、深化知识,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的综合性作业。学生在充满生机、充满趣味、丰富多彩的作业中,共同协作,探索分享,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

二、课堂作业个性化的范式不是花样作业,形式内容兼备

目前,在高中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花很大心思给学生设计布置所谓的个性化课堂作业。于是,被贴上“个性” 标签的自留作业、自选作业、花样作业等像赶集一样走进学生的生活。

个性化课堂作业是一种打破传统重复、枯燥的作业模式,与研究、解决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结合在一起,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因而,适时适当地设计一些个性化课堂作业,会减少学生对作业的乏味,提高政治学科的“生活味”,更好地实现学科价值。但如果一味地讲究作业的形式,就会失去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原本意义。我们在注意作业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更应关注作业的效能。个性化作业更多地应该强调它对个体内在需求的把握,对学科知识情境的再现,对时政热点的解读,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体验学习的激励。

三、课堂作业个性化的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符合教情学情

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加深对模块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养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业设计过程应该是师生双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的参与是点拨、引导、纠偏、督促、提升,而学生的参与是经历、体验、感悟、发现、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是被大大地忽略了。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谓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想了一个个办法,“发明”了一种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再训练。这样的个性化往往在现实中遭遇尴尬,学生并不领情。因此,我们的个性化课堂作业设计并不是任意为之,我们需要契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未来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乐趣,愉快地、自主地完成作业。而这样的作业,才更能凸显生本教学理念,更富人性化。

四、课堂作业个性化的完成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全程跟进

为了体现“个性”,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上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多半取决于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作业的难易程度。如果将个性化作业仅仅理解为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话,长此以往,势必会养成趋易避难的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实施个性化作业并不是放任学生。个性化课堂作业不是名称上不同或者形式上有差别,真正个性化作业是在学生先定作业内容及形式的前提下,油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设计其作业的步骤与实施方法的。

例如,学生开展政治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就需要他们自主制定计划,同时也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计划给予指导修整,还要通过帮助鼓励等方式促其完成他的计划,并在作业完成后做出适当的评价以肯定他们个人的付出、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取得的成绩等等。它的实施要比我们现在一般的重复性的作业复杂,更需要教师投入足够多的耐心、意志和精力,对学生的完成作业的过程跟进监督,对完成作业的结果有效评价。

五、课堂作业个性化的效能不是增加负担,知情意行合一

在个性化课堂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其效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很多老师认为,个性化课堂作业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心力,还要担心是不是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在实际的教学践中,通过观察、走访了解,我们发现这类作业能够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层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不仅能够切实减负提质增效,更能够使得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实,我们的课堂作业本就应该分为“必做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前者“少而精”,是老师规定的基本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后者“活而丰”,不止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且“个性化”的作业本身就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数量和形式上也不作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原则。老师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爱上政治、乐在其中。生生合作探究,师生相互研讨,思维的种子发芽,智慧的火花碰撞,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创。

“个性化”的课堂作业不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里,在老师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中,丰富了情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学会了热爱和品味生活,提高了自身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同样也促使我们的教师更加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毕竟,“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经验之谈也是需要的,当然,信息时代,个性化的课堂作业能够使学生和教师的“水”都能充分的涌流出来,形成“知识风暴”。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个性化作业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