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专业厂中校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4-08-15 00:44黑龙江方堃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印刷校企技能

黑龙江 方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装印刷行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势必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一、实践教学重要性

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实现对学生知识和文化的传承、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包装印刷行业属于高技能行业,对人才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而包装印刷类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二、改革思路

办学伊始,我院领导和教研室教师走访调研包装印刷类企业,开辟校企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对专业人才培养和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有所欠缺,停留在参观学习、普通实习、增加就业的浅层次上,并没有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局面,结合包装印刷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岗位特征和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学院结合企业资源优势,确立在包装印刷专业开展“厂中校”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对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灵活的教学制度,创新办学机制,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实施第三方评价。

三、措施

学院领导和教研室教师深入包装印刷企业调研,商讨“厂中校”教学模式,经过多方调研和会议商讨,最终确立了“厂中校”教学模式的合作企业,校企双方以“厂中校”教学模式为蓝本,完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包装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在企业完成。

“厂中校”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人才培养规格得到很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为学校、学生、企业各方带来了多赢的局面。

在厂中校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按照学校课堂教学形式实施教学活动,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实习指导教师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共同制定实习方案,教学内容主要从印刷工艺流程方面遴选符合教学要求的工作项目,采用“讲座+培训+动手实践+岗位轮训+反馈会议”的流程模式,落实实习岗位职责,将实习教学内容落实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厂中校”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有效发挥了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优势,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有效地结合,相互促进,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和提升,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规范,为探索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参考。

[1]黄秋明,肖珍教.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2]肖志坚.高职印刷技术专业凹印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J].中国出版,2010,04.

[3]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01.

[4]陈玉华.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

猜你喜欢
印刷校企技能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超级印刷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绿色印刷
拼技能,享丰收
绿色印刷
画唇技能轻松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