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策略在中高职衔接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4天津杨柳枝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激励性英语教学高职

天津 杨柳枝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开始每年招收一部分中高职衔接的学生。中高职衔接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注重激励策略的运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中高职衔接模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中高职衔接是指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高中学习而首先进入中专学校学习,三年后经过高职院校的选拔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在高职院校学习两年后取得高职的大专学历。中高职衔接模式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向着形式多样化、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一)英语基础差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由于大多都是从初中进入中专学习后升入高职的,没有经过严格的高考选拔,而且他们在中专学习阶段英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全面;词汇量也非常少;多数单词不会读;听力水平差。有的学生既不会用英语说也不会用英语进行写作,连初中的英语水平都达不到。

(二)学习缺乏兴趣

由于中高职衔接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进入高职以后,很多学生英语学习出现困难,平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逃课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激励策略在中高职衔接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在现今的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

(一)激励策略的定义

激励的基本含义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目标努力学习动机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教学方式(蔡璇,2007)。教学激励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鼓励(张冉,2008)。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英语感兴趣,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采用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激励策略在中高职衔接模式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策略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恰当的运用激励策略会对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不错的教学效果。

1.目标激励策略

经过努力和奋斗能够获得的成就或结果及时目标,很显然明确目标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李祖超,2008)。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因素,因为目标对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众所周知,中高职衔接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制定目标上,一定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①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既不能很难实现,也可以轻而易举就能达到。②目标应给学生带来乐趣。这一点非常关键,中高职衔接学生本能就对英语缺乏兴趣,所以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外来的学习压力转变为内在学习动力,把追求目标的过程变为一个快乐的旅程。③目标要有期限性,因为没有期限,学生就会将目标不断淡忘甚至放弃。

总之,让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并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重塑中高职衔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变革,保证目标的实现。

2.激励性评价策略

一般把通过内在激励机制或外在的激励,激发或强化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行为动机称为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当应用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行为艺术,对于中高职衔接的学生,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一定要积极地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1)语言激励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最主要的交流介质。因此,给予学生语言的激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高职衔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真诚、合理地运用赞美之词,要使语言情感化,尽量避免平淡无味而枯燥的语言。同时,语言激励除了表扬、赞美之外,还包括合理地、善意地、巧妙地批评。对于部分学生,教师通过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批评和惩罚,促使这些学生努力去学习,起到在关键时间、关键阶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过对于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激励策略中,还是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2)肢体语言激励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关键的介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以及一个“手势”(如:竖起大拇指、鼓掌、轻拍学生肩膀等),都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和获得鼓励。由于肢体语言激励的真实性和行为性,往往比语言激励起到更强大的激励作用,激发中高职衔接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3)书面评语激励

书面评语是教师在查阅学生作业时经常用到的一种主要的激励性评价方式。作业无疑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一个最直接和可信的反馈。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利用作业这个平台,通过书面语言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收获英语学习的乐趣。学生看到这样的书面评价,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兴趣激励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人的一般学习行为是受兴趣驱动的,因此,只有对英语有兴趣才能学好英语,提高学习质量。美国心理学家Maslow也说过学习应该以学习者为本,以兴趣为前提的。行为的趣味性是激发行为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实际,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设计或改造,提高其趣味性,如将互动法、情境法、故事法,设疑法等引入课堂教学中,营造生活的情境,生动的语料,巧妙的设疑等使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中高职衔接模式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运用激励策略的意识

教师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激励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运用的意识。很多教师在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中不去运用激励策略,他们认为中高职衔接学生年龄相对成熟,不太适合用激励策略,这种方法更适合小学,幼儿园的学生。而国内外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激励策略同样适合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激励策略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提高运用激励策略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策略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动机进行调控所使用的策略(Dornyei,Z,2001)。英语学习者的这种自我激励能力是影响其学习英语成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对中高职衔接学生进行自我激励策略的培训,要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激励的意识,这样即使没有外在的激励因素,学生也会积极学习英语。

(三)注意负面激励策略的使用

除了正面激励外,在英语教学中施以惩罚、批评等同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动力,这种激励为“负面激励”。因为“负面激励”通常以批评、责备、惩罚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很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在进行负面激励时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和方法。批评之后要多关注被批评学生的情绪,同时还要注意批评的时机、场合、环境、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实施。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激励。因此,教中高职衔接的英语教师要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激励教学策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激励策略之下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1]张冉.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激励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蔡璇.激励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

[3]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益琴.关于中高职衔接模式高职教育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

[5]Dornyei,Z.Motivationalstrategiesinthelanguage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猜你喜欢
激励性英语教学高职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