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4-08-15 00:44黑龙江孟阳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应老师

黑龙江 孟阳

教师的社会价值在承担传承人类文明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服务于开拓创造新的人类文明的使命,因为教育具有社会的更新性及再生产的功能。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体魄和心智健全,具有健康个性和主动发展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教师职业的内在欢乐与尊严,要在日常进行的创造性的育人活动中实现,而不是只有在所教的学生取得社会成就后才得以实现。教师职业对于教师具有极大的人格和智慧的挑战性,因而不仅具有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而言的生命价值,同时具有促进教师自我超越以及对教师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

我国大部分高中生每天生活在学校的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他们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因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学生的渴望,但在这场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的特点,并起到主导的作用,主动引导学生去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氛围。

一、认识学生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第一,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生作为生命体,其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着的是其成长的可能性,这正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可能性之一。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种可能性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发掘学生特长,因材施教是每个老师应该掌握的必修课程。

第二,认识学生成长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介入到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去,主动的探索、反思与重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生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学习即“做中学”,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天性的驱使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提升自我。

第三,认识学生的具体性。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不容他人做出代替他的生命选择。学生之间是相通而不同的,相互的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和无可取代是鼓励学生前行的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认清自我价值,建立独立自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教师面对全体的教育活动,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性。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就高中生而言,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总体看来高一学生刚刚进入新的环境,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不熟悉,在适应的过程中,能够收起自己的脾气秉性努力融入集体生活,此时的学生较为“温顺听话”,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细节防微杜渐,从小事入手,扭转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使每一个学生融入集体。例如,军训时如果发现有的学生个性张扬霸气,则可以利用军训这个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好机会,给予“刺头”一官半职,任命为体育委员或生活委员,对这样个性的学生则会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提升,他会发现老师在关注他,对他有期望,因而加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会站到老师的对立面。高二的学生进入叛逆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对于学习和人生没有清晰成熟的见解以及态度。此时的学生需要老师关注的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有思想上的转变。自以为是的成熟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在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抓紧,过多的关注了很多分散精力的事物,导致成绩的下滑。此时的教师应占据主导地位,主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课上关注学生的听讲情况,课下抓住适当的时机找学生谈话,选好切入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其相信自己。进入高三的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教师通过前两年的磨合相处,此时的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是信赖而依赖的,身处高三,高考的压力和每次月考的排名都会使他们焦灼,而此时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排遣压力的工作,让他们在沉重的学业之余能培养出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高考。

二、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实现师生关系的双赢

所谓教师主导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主要方面起引导作用的一种教育影响力,集中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领导与指导作用。它是学校办学育人的关键因素,是教学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师特定的角色规定,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对立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作用即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主要方面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一种教育影响力。教师主导作用不是对学生的主宰作用,而是在主要方面对学生的引导、指导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真诚换取尊重

真正的尊重,是对彼此位置的一种平等看待。教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他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不要怕学生出现问题,抓住每一次学生出现问题的机会,去圆满解决问题,赢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90后的学生内心敏感而脆弱,自负和自卑有时巧妙地共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多观察学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冲动激进,脑子一热往往解决了一时的问题,可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开学生内心的结。

2.智慧的化解与学生的冲突

运用智慧的方法解决师生之间的问题。师生之间每一次出现问题都是一场教师和学生的博弈,最终的结果没有绝对的赢家。教师应该把握住每一次“驯服”的机会,赢得学生口服心服,不能粗暴的凌驾于学生和家长之上。教师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者,在学生求学的漫漫长路上扮演着瞭望者与实践者的双重角色,既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要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难免叛逆,以自我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师不能硬碰硬,要用言语的智慧来拉近心灵的距离。我的做法是在高一学生上起始课的时候就立好规矩,之后严格执行,好的习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养成,在这个期间不断和学生讲道理,为何要立下这样的规矩。直到学生已经能够主动识记并严格执行。狠抓落实,严惩不贷才是教师的威严所在。我仍然记得我的学生在预备铃打响的瞬间在走廊里狂奔入教室的情景,这虽然是一件小事,背后却体现着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契约精神。只有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才会避免师生间的冲突。

3.上好每一堂课,用学识征服学生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阵地,在这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汲取精神的养料,构建自我的知识观。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一载体,设计好每一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精心准备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课堂有效性高,这样的课堂才无疑是成功的课堂。学生能看出教师的水准与态度,教师能准确摸清学情,抓住学生的问题所在,这样的交流无疑是成功的,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只有用学识征服了学生才能让学生积极的信其师,拉近和教师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办学的主体。教师需要用对教育事业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才华以及个性来支持自己的事业。这是一项使自己和他人变得美好的事业,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董一菲老师所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佛教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那种心与心的交会,那种默契,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理解,那份无言的感动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师生关系的极致。”我想这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1]叶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叶上雄唐安奎.教师主导能消解吗——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讨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6.

[3]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师应老师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老师,节日快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