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多媒体实训室建设的原则和意义

2014-08-15 00:44黑龙江张海燕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多媒体

黑龙江 张海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太过笼统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升级换代速度迅猛,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要求较高。然而现在许多的中职学校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安排时,往往照本宣科,对实际的上机操作缺乏具体的安排和设置,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中职学校过于强调理论教学而对社会的需求知之甚少,导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达不到工作的要求。

2.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低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由于在中职计算机教育课堂上大多是老师说教为主学生动手为辅的教育方式,学生受学习环境限制不能深入的对计算机进行实际的组装和维修操作,即便是学生安排有一定的实践课,也多是学期末作为考核内容应付了事。这直接导致多数的中职生对不能全面、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对于计算机的动手组装和电脑故障的检修常常束手无策,满足不了社会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训室建设目标

中职学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更应加大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景教学环境,依据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管理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多媒体实训室。

三、实训室建设原则

为使计算机实训室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挥作用,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办法就是高度重视实训室建设。在新形势下计算机实训室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育人性原则

全面育人是实训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实训室建设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其一是创造宽松、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关系是实训室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其二是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学生在实训室行为的最有权威性的准则,是实训室建设的最具体的体现。通过各种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为,达到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其三是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实训氛围。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实训氛围是师生经过长年的实践活动凝炼发展而形成的,是实训室建设的最高境界,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实训室的构建中,我们非常重视专业自身的优势,并吸收时代精神,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前的培训,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实训氛围里,自觉地刻苦学习,严格守纪,文明待人,合格成才。

(二)方向性原则

实训室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突出“专业化”,构建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专业理念;体现“技术化”,构建能够引领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实训室;融入“企业化”,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人、渗透与整合,规范学生的岗位意识;注重“实用化”,构建更有利于教育学生和教学活动进行的实训室文化;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建立从实训室管理人员、学生到上课教师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实训室建设的生命。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那么其相应的实训场所的特色也将不同。同时在实训室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特别要体现实训室建设的专业精神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使实训室真正成为师生专业成长和技能进步的摇篮。

四、实训室建设意义

实训室的建设就是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多媒体实训室自然成为多媒体技术得以运用的必备的硬件环境,是学校为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拥有特色职业能力”的目标而组建。根据市场对学生技能及素质的需要,本着以学生多元化技能培养为目标,为充分体现行业特色,让学生充分掌握岗位技能,把学生的求学生涯和职业高度相结合,为其提供一个学习、实践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场所。

要建设一批高性能的校园多媒体实训室,通过现代技术这一载体,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图文并茂,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吸收,对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多媒体实训室建设可以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师、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于多媒体实训室的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尚在摸索前进阶段。根据专业设置的需要已经建成的实训室为数不多,也没有达到必备的标准。对于多媒体实训室的建设标准更是少有达到系统规范的,所以,制定完善、系统、规范、实用的多媒体实训室建设标准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实训室,不断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纳入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效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率,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解决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知识衔接不够,造成了学生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对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特色建设及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就业的教育,实训室是中职学生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建设中职学校多媒体实训室,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紧密联系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实际,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到多媒体实训室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意义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中职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确保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加强实训课的教学,实训课的教学离不开实训环境,因此,实训室的建设就成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建设。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祎.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的情感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2).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