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富于生命力的课堂

2014-09-11 23:28吴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历史课堂生命力

吴磊

摘要:历史知识是丰富的、鲜活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交流的、思维碰撞的、充满生命力的。历史教师在专业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做深入的挖掘、剖析和整合,巧妙设计,运用生动的语言,去营造富于生命力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历史知识;历史课堂;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30-03

历史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历史课堂便是要把这些看似凝固了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因此,历史知识的获取过程具有生命性,学习历史知识的课堂也必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师生是平等的,不只是人格的平等,还包括了智慧的平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发现的喜悦、成功的嘉许、合作的愉快都会随时出现。我在准备《拿破仑》一课时,发现这样一则资料:“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的应答才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这个被炮术教官蒙日描述的青年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拿破仑,我真的感到兴奋——因为我又进一步了解了拿破仑。何不把我的感受和学生们一起分享呢?于是,新课的开场白没有像往常一样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我在大屏幕上首先打出了这则材料,让学生猜猜他是谁。这并不是卖关子,而是营造这样一种情境:我们可能要接触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也埋下了这样的伏笔:一个有成就的人,特别是在人类文明史中留下光辉业绩的人,一定会有种不一般的品质是值得后人关注的。果然,这个设计不同凡响,立即引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他的兴趣,这段材料一下子把同学们和拿破仑的距离拉近了,仿佛他就是一个在我们身边的同学。

一、关于拿破仑上台的时代背景

热月政变之后,法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部政局动荡,外有强敌压境。1789年底,俄、英、奥、西班牙、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国组成了第二次反法联盟。反法联军从意大利、瑞士、荷兰、莱茵地区四个方面进攻法国。法国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正如西哀耶斯所说,法国“需要两件东西:一个头脑和一把宝剑”。师:西哀耶斯认为自己就是法国的“头脑”,而谁又是“利剑”呢?生:拿破仑。师:实际上,西哀耶斯最初选中的是茹贝尔将军,不幸的是茹贝尔将军不久就战死了。这样,拿破仑就进入了大资产阶级的视野。请同学们想想,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充当资产阶级手中的“宝剑”呢?在屏幕上有几句名言,请说说你们的看法。

(出示材料:拿破仑名言。)

名言1: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名言2:军队的力量与力学中的动力相似,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快速的行军,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足以增加取胜的机会。名言3: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名言4:卢梭,你为什么只活了60岁,为了自由你应是永生的!生1:不怕挫折。生2:有军事才能,能学以致用。生3:拿破仑爱国。生4:拿破仑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师:正因为如此,法国资产阶级最终选择了拿破仑。1799年,在法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关于《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上台后,为加强资产阶级统治,下令起草民法典,这就是著名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在制定的过程中,经过了全体大会多次反复讨论。大会讨论时,拿破仑亲自参与,有时还发表中肯的意见。全体大会共开了一百零二次,拿破仑忙里偷闲,戎马之余,亲任主席九十七次。由此可见,拿破仑对于法典的重视。这些细节上的说明,可以和导入时采用的材料相互映衬,以便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拿破仑以及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出示材料:《拿破仑法典》)材料一:《拿破仑法典》分为总则和第一、二、三编,共有2281条。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共509条;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共195条;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共1571条。《人权宣言》共有17条。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和《人权宣言》条文的比较。《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人权宣言》第1条规定: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17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那么,《拿破仑法典》和《人权宣言》是什么关系?学生理解到:《拿破仑法典》是将《人权宣言》的原则进一步具体化了。我们再看一则材料:(出示材料)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仑

为什么拿破仑说“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学生很容易依据材料答出:“更可行、更有效,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他或许不知道,这部《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来,法国经历了王朝复辟、四次共和国和一次帝国的动荡,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是,《法典》却始终屹立不倒,这充分表明了《法典》的生命力,也充分证明了拿破仑的历史远见。但是,拿破仑毕竟是以战争起家的,也因战争而闻名于世。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拿破仑战争。

三、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谈到拿破仑战争,我认为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个是拿破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军事成就?另一个就是具有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为什么最终会被打败?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凯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在极盛时期,拿破仑几乎征服了除英国、俄国外的整个欧洲。(出示1812年欧洲地图)他靠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呢?让我们通过材料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军事人物,并思考“拿破仑早期的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这一问题吧。(出示材料:1796年,拿破仑派军队远征意大利时,面向士兵发表演讲)endprint

士兵们!

……你们没有炮,却赢得了这些战役;没有桥,却渡过了江河;没有鞋子,却还急行军,你们露宿,可没有烧酒,而且经常没有面包。只有共和主义的军队,自由的士兵,才能经受你们所经受过的艰苦。……你们必须……尊重将被你们解放的人民。不这样做。你们将不成其为人民的解放者,你们将会是为人民造成灾难的人。你们就不会是法兰西人民的光荣;他们反而会否定你们。

意大利各族人民们!法国部队将为你们挣断锁链:法兰西人民是全体人民的朋友;你们应该以信任的心情来迎接他们。你们的财产、宗教、习惯将受到尊重。我们是向共同的敌人作战,我们只是对奴役你们的暴君作战。

从这段材料中,学生们能够找到拿破仑早期战争胜利的答案:“军纪严明”、“士兵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政治觉悟高”、“尊重意大利人民的财产、宗教和习惯”、“拿破仑善于鼓舞士气”。此外还有更深的原因,拿破仑将自由、平等、博爱等法国革命的原则引入军队,激发广大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当然,这一点也许是需要教师点拨的。总之,拿破仑绝对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一个受到法国大革命思想熏陶的军事家。他用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去建设军队,并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地方,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获得解放,这是拿破仑早期战争不断取胜的根本原因。但是,从1812年开始,同样一个拿破仑,却不断遭受挫折,直至失败。1812年远征俄国失利,1813年莱比锡战役失败,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讲述的同时出示图片《1808年在马德里枪杀起义者》)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几个材料。(出示材料)

文字材料: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显然,学生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一目了然,“他进行的是侵略战争”、“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觉醒了”,等等。是啊,拿破仑因为传播“自由、平等、博爱”而成功,又因为违背“自由、平等、博爱”而失败,令人深思。至此,学生们完全有能力评价他们心中的拿破仑了。可以让他们自由地讨论,也不要要求他们有统一的结论,因为经过上述学习引导,说不定学生眼中的拿破仑比教师理解的角度还多、印象还深刻,这正是历史课要追求的学习效果。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历史活动自然会受到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的影响。在《拿破仑》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拿破仑的学生生涯、拿破仑的名言、拿破仑对法典的评价、拿破仑的演讲,凸现拿破仑的勤奋、坚强、博学、爱国、激情和远见,展示出历史发展的生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

教师在专业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课堂的巧妙设计、构思和生动的语言,使历史知识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得以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历史,进一步思考历史,提升了学生的历史阅读和理解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历史课堂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