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2014-09-23 01:09李君
会计之友 2014年21期
关键词:财务预警融资风险

李君

【摘要】 当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资金注入方急切需求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也需要利用融资风险预警提高自身防范风险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控制财务危机。文章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融资特点和融资风险因素分析出发,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该类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融资风险; 财务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1-0067-04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在研究如何给科技型小微企业注入资金让它们更快更好地发展,研究这类企业融资渠道的较多,这使得这类企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经营的高波动性带来的融资风险都被隐藏在了“只要有资金就可以”的融资难的背后,另一方面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所以无论是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还是对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都缺乏对这类企业的针对性融资风险预警研究。本文将结合科技型小微企业本身的融资风险特点,试图创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文献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研发人员不低于10%,研发强度不低于6%,主要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产业领域从事科技研发、服务咨询和高新产品生产、销售的智力密集小型微型企业”。近年来对这类企业的研究集中在融资渠道扩展上。①

(一)生命周期论

赵玲、李建林(2012)基于成长生命周期理论分别阐述了科技型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融资现状和特点,并分析了多维金融支持体系对民间融资过度依赖、退出机制、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引导民间融资的商业化、建立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培养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等对策。魏布谊(2012)阐述了生命周期与融资特征,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由于经营不稳定信贷风险大、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本身制度的不完善、我国信贷的垄断等因素所导致。

(二)银行主导论

董文标(2010)认为:为了银行业本身的发展,应该主动从多方面寻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路径。高风险、高成本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所在,大多数银行一般不愿对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因此他提出应该依靠银行全面开展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出台专项的财税政策以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王建民(2012)站在银行系统的角度提出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他指出,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小微企业在信贷资源分配中所占比例低、利率双轨制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地位、游离于直接融资市场之外,通过比较借鉴国外的融资模式,总结出在不同的阶段依次需要辅助式融资、倾斜式融资、创新式融资、支持的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提出应该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地位,通过引入民资来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

(三)政府主导论

阚景阳(2012)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发达国家从设立创业指导基金、发展风险投资、设立便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二板市场、设立与风险投资紧密合作的科技银行等方面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很值得借鉴。他提出应该设立银行的科技支行,加强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企业的合作,完善包括“新三板”、天交所、工信部的产权交易机构等外场交易市场。周婷婷(2012)以珠海高新区的“成长之翼”融资平台为研究对象,传授了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创建以政府信用增进企业的信用来达成信用的敞口,引导银行资金流入小微企业;以科技金融服务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研究多是从银行金融的角度或者是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定性地分析,而如何防范和控制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如何控制这类高风险企业的破产风险,尤其是如何评价这类企业融资风险进而进行事前财务预警的研究较少。

目前尽管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理论和实践都较丰富,但笔者发现这些融资风险进而演变为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更多针对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相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规模较大,制度较完善,财务报表提供更规范和完整,经营较成熟,因此适用通过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同类企业比较等工具进行财务危机预警,但这些方法、手段不一定对风险高、经营波动巨大和同质企业少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适用。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分析

在建立危机预警指标时,绝大多数学者以利润为基础,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增长能力这四方面设计指标。结合科技型小微公司的财务特点,现金流量才是最敏感、反映最直接的指标,但这类企业的现金流也是很不稳定的,因此需要充分熟悉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掌握该类企业融资特点和影响融资风险的关键因素,从而逻辑性地建立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往往表现为无形资产理论价值大,有形资产少,企业规模小,并且由于科技研发、高新产品等从产生到真正市场化还需要很多资源,所以这类企业经营波动很大,现金流量很不稳定。有些极端地表现为长期无法形成真正的市场,一旦某些关键资源比如资金到位就可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成长起来,为企业自身和其他投资者如风险投资、银行等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这类智力密集型企业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财务薄弱。这类企业多数是科技型技术人才因为某种关键技术集合在一起组成,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资料极不健全,当然这也成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又一大障碍。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分析

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类企业的融资特点。当然它们也具有大多数小型企业共同的融资特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资金使用一般主要用在市场的开拓、产品的进一步研发等方面,由于规模小,所以融资期限短、额度少、金额规模大多数为百万级;时效性强这个特点是和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企业特点相对应的,因为高新技术就具有很高的时效性,一旦超过一定的时间,高新技术就可能不“高新”了。当然这类企业融资可抵押资产少,周转频率较高,几乎没有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多数都期望以智力资产做抵押,但这和银行放款的“谨慎性”原则相悖。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资本成本

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都比较高,一方面目前银行业出于自身的资金安全考虑,对这类风险较大、抵押较少的企业要不拒之门外,要不就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一般会上浮30%左右的利率;另一方面如果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可能资本成本更高,所以资本成本成为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因素。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融资风险的根源。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对市场的敏感性较高,经营风险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加剧融资风险,不管是原料成本、市场价格、销量、市场技术变化等任何一个都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经营的敏感因子,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增加了融资风险。

3.经营现金流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波动性完全可以从经营现金流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稳定的现金流估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类波动很大的企业。尽管无法用成熟企业的现金流估算来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动,但经营现金流仍然是衡量这类企业融资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这类指标时更应该从营业现金流的增速、负债的对比等方面考虑这个因素对融资风险的影响。

4.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这类企业本身就经受产品市场的巨大考验,如新产品、新技术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能否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等,同时金融市场资金商品价格的变化和供求的变化等都极大地考验企业抗融资风险的能力。

5.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侵蚀银行、风险投资等企业的利益。为了融通资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团队领导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利用了银行或风险投资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导致资源扭曲配置,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并不因为融通到资金而有所降低,反而出现“为融资而融资”的悖论,融资风险也就潜伏下来了。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创新

以往的预警模型都是以财务危机为判别的分水岭,并且为了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预测的精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考虑,普遍比较深奥复杂。当然由于财务诊断和危机预警对象多为大型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财务资料较健全,制度较规范,发生财务危机时相对容易判断并能迅速采取措施,但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员较少,素质较高,财务资料大多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很多时候还发现这类企业由于高素质的科技人员较多,财务危机意识淡薄,财务随意性较强,而且针对大型企业的危机预警较复杂,因此对融资风险、财务危机的关注度较差。一旦风险演变为一定程度的财务危机,对这类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要采取补救措施可能来不及了,这对企业是灭顶之灾,对银行等投资者也是巨大失败。因此需要根据这类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的投融资结合的预警成本较低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由于融资风险预警不是孤立的,融资风险的高低和企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财务评价指标的同时,结合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的特点,根据融资和投资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选择了能体现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相关指标作为融资风险预警的主要定量指标。这些定量指标主要从不同方面反映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资本成本、经营风险和经营现金流。

(一)定量指标选择(见表1)

(二)定性评价指标选择

定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主要反映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金融市场环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因素。这类指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家团队评价指标

团队核心成员工作经历、信用记录、学历、年龄、管理能力等。

2.研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水平、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人数、研发人员构成等。

3.行业宏观背景

行业发展情况、政府相关政策情况、企业所在区域经济情况等。

四、结束语

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世界性的。考虑资金安全,试图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程度是资金注入方的自然之举;同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来说,寻找资金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时刻警惕自己的融资风险。本文主要从预警指标体系角度对融资风险预警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相关财务资料的欠缺,在设计指标时更应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预警评价。在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中,可以不断地通过动态调整,最终构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函数模型。●

【参考文献】

[1] 赵玲,李建林.科技型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基于成长生命周期演进的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 魏布谊.科技型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

[3] 董文标.能力和诚意决定责任承诺[J].WTO经济导刊,2010(3).

[4] 王建民.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9).

[5] 阚景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拓展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6).

[6] 周婷婷.珠海高新区“成长之翼”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J].广东科技,2012(6).

[7] 张艳秋.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8] 马忠华,夏继强.财务预警分析方法评析[J].会计之友,2012(3).

*本文为四川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07Tszy203)的阶段性成果。

①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2011。

3.经营现金流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波动性完全可以从经营现金流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稳定的现金流估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类波动很大的企业。尽管无法用成熟企业的现金流估算来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动,但经营现金流仍然是衡量这类企业融资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这类指标时更应该从营业现金流的增速、负债的对比等方面考虑这个因素对融资风险的影响。

4.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这类企业本身就经受产品市场的巨大考验,如新产品、新技术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能否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等,同时金融市场资金商品价格的变化和供求的变化等都极大地考验企业抗融资风险的能力。

5.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侵蚀银行、风险投资等企业的利益。为了融通资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团队领导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利用了银行或风险投资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导致资源扭曲配置,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并不因为融通到资金而有所降低,反而出现“为融资而融资”的悖论,融资风险也就潜伏下来了。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创新

以往的预警模型都是以财务危机为判别的分水岭,并且为了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预测的精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考虑,普遍比较深奥复杂。当然由于财务诊断和危机预警对象多为大型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财务资料较健全,制度较规范,发生财务危机时相对容易判断并能迅速采取措施,但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员较少,素质较高,财务资料大多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很多时候还发现这类企业由于高素质的科技人员较多,财务危机意识淡薄,财务随意性较强,而且针对大型企业的危机预警较复杂,因此对融资风险、财务危机的关注度较差。一旦风险演变为一定程度的财务危机,对这类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要采取补救措施可能来不及了,这对企业是灭顶之灾,对银行等投资者也是巨大失败。因此需要根据这类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的投融资结合的预警成本较低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由于融资风险预警不是孤立的,融资风险的高低和企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财务评价指标的同时,结合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的特点,根据融资和投资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选择了能体现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相关指标作为融资风险预警的主要定量指标。这些定量指标主要从不同方面反映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资本成本、经营风险和经营现金流。

(一)定量指标选择(见表1)

(二)定性评价指标选择

定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主要反映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金融市场环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因素。这类指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家团队评价指标

团队核心成员工作经历、信用记录、学历、年龄、管理能力等。

2.研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水平、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人数、研发人员构成等。

3.行业宏观背景

行业发展情况、政府相关政策情况、企业所在区域经济情况等。

四、结束语

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世界性的。考虑资金安全,试图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程度是资金注入方的自然之举;同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来说,寻找资金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时刻警惕自己的融资风险。本文主要从预警指标体系角度对融资风险预警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相关财务资料的欠缺,在设计指标时更应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预警评价。在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中,可以不断地通过动态调整,最终构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函数模型。●

【参考文献】

[1] 赵玲,李建林.科技型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基于成长生命周期演进的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 魏布谊.科技型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

[3] 董文标.能力和诚意决定责任承诺[J].WTO经济导刊,2010(3).

[4] 王建民.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9).

[5] 阚景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拓展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6).

[6] 周婷婷.珠海高新区“成长之翼”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J].广东科技,2012(6).

[7] 张艳秋.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8] 马忠华,夏继强.财务预警分析方法评析[J].会计之友,2012(3).

*本文为四川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07Tszy203)的阶段性成果。

①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2011。

3.经营现金流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波动性完全可以从经营现金流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稳定的现金流估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这类波动很大的企业。尽管无法用成熟企业的现金流估算来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动,但经营现金流仍然是衡量这类企业融资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这类指标时更应该从营业现金流的增速、负债的对比等方面考虑这个因素对融资风险的影响。

4.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这类企业本身就经受产品市场的巨大考验,如新产品、新技术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能否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等,同时金融市场资金商品价格的变化和供求的变化等都极大地考验企业抗融资风险的能力。

5.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利益侵蚀银行、风险投资等企业的利益。为了融通资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团队领导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利用了银行或风险投资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导致资源扭曲配置,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并不因为融通到资金而有所降低,反而出现“为融资而融资”的悖论,融资风险也就潜伏下来了。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创新

以往的预警模型都是以财务危机为判别的分水岭,并且为了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和预测的精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考虑,普遍比较深奥复杂。当然由于财务诊断和危机预警对象多为大型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财务资料较健全,制度较规范,发生财务危机时相对容易判断并能迅速采取措施,但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员较少,素质较高,财务资料大多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很多时候还发现这类企业由于高素质的科技人员较多,财务危机意识淡薄,财务随意性较强,而且针对大型企业的危机预警较复杂,因此对融资风险、财务危机的关注度较差。一旦风险演变为一定程度的财务危机,对这类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要采取补救措施可能来不及了,这对企业是灭顶之灾,对银行等投资者也是巨大失败。因此需要根据这类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的投融资结合的预警成本较低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由于融资风险预警不是孤立的,融资风险的高低和企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财务评价指标的同时,结合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的特点,根据融资和投资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选择了能体现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相关指标作为融资风险预警的主要定量指标。这些定量指标主要从不同方面反映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资本成本、经营风险和经营现金流。

(一)定量指标选择(见表1)

(二)定性评价指标选择

定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主要反映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金融市场环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因素。这类指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家团队评价指标

团队核心成员工作经历、信用记录、学历、年龄、管理能力等。

2.研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核心技术在国内外水平、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人数、研发人员构成等。

3.行业宏观背景

行业发展情况、政府相关政策情况、企业所在区域经济情况等。

四、结束语

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世界性的。考虑资金安全,试图评价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程度是资金注入方的自然之举;同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来说,寻找资金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时刻警惕自己的融资风险。本文主要从预警指标体系角度对融资风险预警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相关财务资料的欠缺,在设计指标时更应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预警评价。在将来的进一步研究中,可以不断地通过动态调整,最终构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函数模型。●

【参考文献】

[1] 赵玲,李建林.科技型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基于成长生命周期演进的视角[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 魏布谊.科技型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

[3] 董文标.能力和诚意决定责任承诺[J].WTO经济导刊,2010(3).

[4] 王建民.构建多元化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9).

[5] 阚景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拓展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6).

[6] 周婷婷.珠海高新区“成长之翼”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J].广东科技,2012(6).

[7] 张艳秋.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8] 马忠华,夏继强.财务预警分析方法评析[J].会计之友,2012(3).

*本文为四川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07Tszy203)的阶段性成果。

①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2011。

猜你喜欢
财务预警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公司债券违约的财务预警体系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分析
财务预警Z3模型在江浙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重庆市独立院校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