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厅改革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取得成效

2014-10-27 22:04欧金昌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市县教育厅

欧金昌

我区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教育阶段设立奖补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图为来宾市忻城县城关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塑胶运动场地近期的施工现场。(供图:樊柳艳)

本刊讯 今年以来,自治区教育厅稳步推进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统筹规划使用教育资金,拓宽教育资金投入渠道,支持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据了解,我区的教育项目审批流程,以前是由自治区教育厅下发通知告知各市、县(市、区)相关项目内容,各县(市、区)根据通知,申报项目到市级,市教育局组织审核后,再向自治区教育厅申报,然后由教育厅审核,同意后批复下达项目计划,最后县(市、区)才可以实施。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自治区教育厅经过深入研讨,决定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具体改革措施为:取消市县教育建设项目审批制,将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市县教育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自治区在下达有关教育建设项目资金的同时,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规范和要求等,市县按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足额配套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建设资金,并编制项目计划报自治区备案,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简而言之,就是自治区教育厅下达中央和自治区教育专项资金后,各市县按照资金用途,结合各地在教育发展中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按规划、有步骤、自主科学地安排项目,自治区不再批复下达项目,只要求各地申报备案,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桂中某县教育局项目办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实施备案制后,他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他向记者举例:“我局近期申报了一项自治区级教育项目,按照过去的流程,逐级报上去后,至少需要2-3个月的审批时间,现在项目审批权下放到了市县,这个项目很快就批下来了,至少节约了近一个月时间。”

为了盘活教育改革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自治区教育厅改革了教育激励机制,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在“保基本、保底线”的基础上,我区灵活采用“先补后建、同建同补、先建后补”等多种经费拨发方式,引导和调动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加大对教育薄弱环节的投入。一是调动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教育阶段设立奖补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二是激发市场活力,设立学前民办教育奖补资金,给予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给予民办高中及高等学校建设资金补助,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教育。

此外,自治区教育厅还利用信贷杠杆,扩大教育经费总量,在2014年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3.5亿元,设立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对普通高中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建设贷款利息给予补贴。其中,高等学校获3亿元,普通高中获0.5亿元,减轻了学校的债务负担。同时,鼓励学校利用银行贷款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扩大办学规模,破解高中教育瓶颈问题和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目前,以上三项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已经取得良好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市县教育厅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市县传真
市县传真
2014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