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27 07:44罗瑞兰陈文滨郑建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肾阴虚咽炎咽部

罗瑞兰 陈文滨 郑建华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惠州516003)

慢性咽炎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难治病,治疗周期长,症状反复发作。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西医疗法比较局限,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疗效不佳。中医把慢性咽炎归于“喉痹”范畴,可将其分为:肺肾阴虚型、痰热阻滞型和痰瘀互阻型,其中以肺肾阴虚型较为难治和常见。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思想,从补肺益肾、滋阴生津出发,自拟养阴利咽汤中药方剂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均为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门诊就诊患者,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的诊断标准,均诊断为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4.5年。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5.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具备下述症状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的气体污染等。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咳嗽,晨起用力咯出分泌物,或作呕;病程2个月左右,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加重。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黏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辨证为肺肾阴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暗红,微肿或肥厚,表面脉络曲张,痛势隐隐,有异物感,黏痰量少,津少干燥,干咳少痰,夜间尤甚,腰膝酸软,全身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4 000 U加入生理盐水20 mL混匀,用雾化器雾化吸入,每次20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自拟中药方剂养阴利咽汤,1剂/d,水煎2次早晚分用,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各项指标于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各测试1次,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检查患者咽部黏膜水肿、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分泌物等体征。按检查结果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指标及体征变化。

1.5 疗效判定[2]临床治愈:咽部症状消失,咽部检查黏膜光滑湿润不充血,停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咽部症状减轻,咽部检查黏膜光滑湿润不充血,咽后壁有散在淋巴滤泡或无增生;无效:咽部症状不减轻,咽部检查黏膜光滑,仍有轻度充血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1.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可将其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以及慢性萎缩性咽炎三种类型[1]。近年来,由于环境(如寒冷、干燥、粉尘和化学气体等刺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烟酒过度、长期熬夜和饮食失节等),慢性咽炎患者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向年轻化和大众化蔓延。大多数患者出现各种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咽部干燥、干咳、咽痒和轻微疼痛等,有的还出现恶心呕吐等,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影响。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应用抗炎和激素来治疗,一般注重局部用药,不能完全治愈,只能用药物控制,用药也比较局限,给药方式繁琐,疗法疗效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严重打击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中医把慢性咽炎归于“喉痹”范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和防治积累不少方法和经验。在我国最早的中医论著《素问·阴阳别论》就有这样的记载:“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阐明了阴阳失调是导致喉痹发生的基础[3]。金元著名医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论述过虚火上炎可致喉痹的观点,并提了养阴生津法治疗。同时,明代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提出了“肾虚火旺可致咽喉病”的观点[4]。根据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理论的分析,慢性咽炎的病因是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作息不规律和烟酒过度等因素的叠加导致相火妄动,耗伤肾阴,肾阴不能上输滋养肺脏,金水无法相生,使得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则火旺,虚火上炎熏蒸咽喉而发病[5]。

本文根据慢性咽炎的病因特点,采用从补肺益肾、滋阴生津的治疗方法出发,自拟中药方剂“养阴利咽汤”结合西医的雾化方法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自拟养阴利咽汤组方:西洋参5 g、黄精15 g、金藿斛 10 g、乌梅 9 g、玄参 10 g、桔梗 10 g、甘草6 g。其中君药西洋参益肺阴、清虚火,有生津止渴作用,《本草再新》载其能“治肺火旺,咳嗽痰多等症”;黄精有润肺、益肾、补气养阴等功效,主治阴虚肺燥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两药相使为用,具有补肺益肾、滋阴润燥的效果。臣药:金藿斛入肾经,辅助君药黄精加强益肾润肺止咳的功效;乌梅酸涩可生津敛肺止咳,辅助君药西洋参加强润肺止咳的功效,两药合用加强君药治疗由于肺虚引起的肺虚久咳、虚热烦渴等症状。佐药:玄参与桔梗作为佐药,具有滋阴、解毒、宣肺化痰利咽之功效。使药:甘草清热、祛痰止咳,调和药性。全方科学配伍,起到补肺益肾、滋阴生津的作用,从而达到明显改善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咽部发干不适、痒痛异物感和干咳少痰症状消失或减退,有效治愈慢性咽炎的目的。

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咽炎能起到标本同治、有效减轻和缓解慢性咽炎的各种症状之效果。且此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症状复发率低和治疗费用较低等特点,值得应用推广。

[1]田勇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308

[3]陈祖华.加味冰硼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36

[4]廖建萍,刘绍贵,游柏稳.慢性咽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11,7(2):132-134

[5]何伟平,邱宝珊,王士贞.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3):292-295

猜你喜欢
肾阴虚咽炎咽部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肾阴虚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