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2014-11-27 07:44王泳晓周娟何丽亚刘桂英黎玉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苯三酚黄体酮黄体

王泳晓 周娟 何丽亚 刘桂英 黎玉婷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妇产科 肇庆526040)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理妊娠,其发生率在30%左右[1]。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紧张等原因,临床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2]。早期先兆流产特指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表现为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带下,或伴下腹痛或腰背痛,但子宫颈口未开,无妊娠产物排出的患者。医学界采用B超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常规监测时,发现有部分患者在其宫腔内有绒毛膜下血肿出现[3]。有文献报道,绒毛膜下血肿的出现提高了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4]。如何治疗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是目前提高先兆流产治愈率的重要课题。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商品名:速派松)是一种非罂粟碱类、亲肌性、非阿托品类纯平滑肌解痉药,在世界各地已广泛用于胃肠、泌尿外科及妇产科等。近年来,有学者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取得不错效果[5]。近年来,笔者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年龄23~38岁,经B超确诊孕周为5~12周,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过敏体质,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6]拟定:(1)先兆流产(早期):停经12周内出现阴道流血,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腰酸等症状;B超提示宫内存在孕囊,显示胚芽;妇科检查确定宫口未开,胎膜未破,阴道流血来自子宫内,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B超见其子宫壁与妊娠囊之间可见新月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液暗区。(2)黄体功能不全:孕前基础体温(BBT)测定示高温相≤11 d,上升幅度<0.3℃或不规则上升;黄体期血清孕酮(P)水平<47.7 nmol/L。(3)孕后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倍增落后。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注,20 m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385)80~160 mg加入250~500 mL葡萄糖维持静滴,每天滴入总量≤200 mg。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要求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1.4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定期B超检查用药后胚胎及血肿情况,观察妊娠是否继续、血肿是否吸收;每3~5天清晨空腹抽血检测P水平;观察用药后有否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以及眩晕、失眠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成功):用药后下腹痛消失,阴道流血停止,B超示胚胎存活,血肿吸收,妊娠继续。无效:下腹痛或阴道流血未停止甚至加重,B超示胚胎发育不良,血肿无改变,甚至增大,不能继续妊娠,最终导致流产。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用药天数、腹痛消失天数、血肿吸收天数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S) d

?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复杂,常见原因有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原因、免疫功能异常等,其中母体原因中的黄体功能不全占25%~60%[7]。在妊早期,孕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产生,对维持妊娠起重要作用,其能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并且抑制母体对胎儿抗原及滋养层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植入及发育。当黄体功能不全时,就会造成孕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导致流产。所以,对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及时补充孕激素是有效的方法。黄体酮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早期补充孕激素的药物,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其对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少[8]。临床上黄体酮被广泛应用,但当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时,单纯使用黄体酮,对血肿的吸收未见明显效果。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其绒毛膜下血肿的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认为是由于在妊娠早期蜕膜的血管损伤,最终造成绒毛膜与蜕膜间出血及血肿[9]。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一般伴有下腹不规则痛或腹部伴有紧缩、酸胀感。

间苯三酚是亲肌性解痉药,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平滑肌,选择性对痉挛的平滑肌起作用,对正常的平滑肌有极小的影响,属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的解痉药物[10]。因此,应用于先兆流产引起的腹部坠胀感有明显缓解作用。间苯三酚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极小,还可缓解部分患者呕吐等早孕反应[11]。实验结果表明间苯三酚具有安全性,无致畸致癌作用,对孕妇和胎儿均安全。刘梅兰等[12]报道间苯三酚能够有效抑制先兆流产宫缩,缓解下腹部疼痛,减少阴道出血,安抚情绪,在孕早期可以明显改善孕妇体内HCG水平,间苯三酚联合保胎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率高于常规保胎药,不良反应少。梁秀梅等[13]报道间苯三酚和黄体酮联合用于早期先兆流产,能提高保胎成功率,用药后P水平显著升高。综上所述,间苯三酚对妊娠各期的宫缩抑制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本研究治疗中,对于先兆流产患者,如果出现不规则宫缩,可使用间苯三酚;若仅出现下腹隐胀不适,也可应用间苯三酚以减轻患者子宫张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有阴道流血的患者,辅用间苯三酚能减少因宫缩引起的出血,防止胎膜剥离加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具有明显的疗效,能迅速控制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可缩短治疗时间,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Parant O,Maillard F,Tsatsaris V,etal.Management of threatened preterm deliveryin France:a national practice survey(the EVAPRIMA study)[J].BJOG,2008,115(12):1 538-1 546

[2]赖俏红,杜丽云.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8):1 257-1 258

[3]Gall TM,Oniscu GC,Madhavan K,etal.Surgical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s[J].HPB,2009,11(3):235-241

[4]傅益斌,杜和春,阮雅文.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妊娠结局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2):113-115

[5]陈小宁,简艳红,黄淑瑜.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79-80

[6]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84

[7]王静.先兆流产病因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9):100-101

[8]杨霄,曾蔚越,徐爱群,等.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3):156-159

[9]凌少云,唐晓霞,蒋德菊.间苯三酚联合HCG及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68例[J].当代医学,2012,18(14):54-55

[10]郝焰,翟桂荣,段爱红.间苯三酚复合剂在产程中应用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9):606-608

[11]邓樑卿,田耕.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31-32

[12]刘梅兰,陈慧,范涛,等.间苯三酚用于妊娠20周前先兆流产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8):961-962

[13]梁秀梅,梁建好,杨春波,等.间苯三酚对早、中、晚期宫缩抑制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82-83

猜你喜欢
苯三酚黄体酮黄体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