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2014-11-27 07:44曹春阳诸和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脂高脂血症阿托

曹春阳 诸和生

(1江苏省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昆山215321;2江苏省昆山市中医院 昆山215300)

为探讨有效的调脂方案,并观察中药制剂的调脂特点,我们选用了蒲参胶囊与临床广泛使用的他汀类药物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124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8~68岁,平均58岁。B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59岁。C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7岁。三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血脂异常,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依据《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符合下述一项即为高脂血症:TC>5.72 mmol/L,TG >1.7 mmol/L,LDL-C >3.64 mmol/L,HDL-C<0.91 mmol/L。

1.3 治疗方法 A组服用蒲参胶囊(国药准字Z20040074,由蒲黄、丹参、党参、何首乌、泽泻、川芎、赤芍、山楂等8味中药组成,每粒含生药0.25 g)4粒/次,3次/d;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每晚临睡前服用。B组服用阿托他汀,每晚20 mg。C组服用蒲参胶囊4粒/次,3次/d。三组均服8周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即可判断疗效。显效:治疗后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治疗后TC下降10%~20%,TG下降20%~40%,LDL-C下降10%~20%,HDL-C上升>0.18~0.26 mmol/L。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任何一项标准者。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90.5%,B组总有效率83.3%,C组总有效率77.5%。结果表明,治疗后三组均有明显疗效,其中A组总有效率最高,A组与B组、B组与C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后疗效对比例(%)

2.2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各组治疗后TC、TG、LDL-C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在治疗后HDL-C均有升高,B组变化不明显。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 mmol/L

表2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S) mmol/L

血脂项目A组B组C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TC TG LDL-C HDL-C 6.33±0.86 3.69±1.28 3.80±0.93 0.88±0.24 4.58±0.60 1.38±0.67 1.98±0.65 1.50±0.22 6.31±0.82 3.65±1.13 3.78±0.95 0.89±0.30 4.70±0.63 1.68±0.80 2.32±0.60 0.90±0.25 6.32±0.85 3.66±1.26 3.82±0.84 0.91±0.32 4.88±0.70 1.92±0.55 2.55±0.52 1.47±0.26

2.3 不良反应 三组病例在服药过程中均有少数病人出现轻度胃肠道症状,A组有1例在服药第7周感腓肠肌轻度抽动;B组有1例在第6周出现下肢无力,能耐受。查ALT、LDH、CK无明显变化,在密切观察下该2例服完了全程药物,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由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增高和年轻化趋势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已成为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血管支架植入术后的规范化治疗。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西药物较多,一些西药在临床使用时,特别是联用时产生的副作用多,如肌病,常引起大家的担忧。而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如毒副作用少。所以,我们在使用降脂西药的同时选用了经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效果较好的中药蒲参胶囊,将二药联合应用,探讨更有效、更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

阿托伐他汀是人工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循证医学表明,本品能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我们的观察也说明其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多属“痰浊、瘀血”等范畴,治疗当以活血祛瘀、调理血脂为法。中药蒲参胶囊则有活血祛瘀、消痰降浊的功能[1]。本观察表明,蒲参胶囊确有有效降脂作用,其升高HDL-C的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P<0.05)。蒲参胶囊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后,其调脂总有效率(90.5%)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83.3%),更优于蒲参胶囊(77.5%)。二药联用降低TC、TG、LDL-C水平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5),与单用蒲参胶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用能起到更有效的调脂作用,副作用亦未见明显增加,达到了更好的临床价值,可供选择调脂方案时参考。

有文献指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3]。近期有学者研究了一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或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服用他汀前后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亦有文献报导了蒲参胶囊对脑梗死有防治意义[5]。所以我们认为蒲参胶囊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1]刘宗莲,吴圣贤,高改地.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3):227-229

[2]高润霖.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35-637

[3]龚艺,徐劲松,苏海,等.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和红细胞膜脂肪酸的影响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193-195

[4]孙晓,佟浩,张曼,等.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6):452-454

[5]单梅芳,黄怀宇.蒲参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1 570-1 571

猜你喜欢
调脂高脂血症阿托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