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11-27 07:44凌爱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西医

凌爱华

(江苏省南京大厂医院 南京210035)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的生殖器官炎性反应之一,常累及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形成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炎等。多数盆腔炎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且因盆腔器官多由内脏神经支配,常常使得疼痛感觉定位不准[1]。慢性盆腔炎(GPID)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病程迁延等所致,其临床表现多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月经增多等,严重者还可导致不孕。该疾病较为顽固,常因体质下降而诱发,因此常反复发作,严重干扰着患者正常生活、工作[2]。笔者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结合组和西医组各55例。西医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6.7±3.3)岁;病程 6个月~6年,平均病程(3.2±1.3)年;无生育史16例,有生育史39例。结合组年龄 21~49岁,平均年龄(37.4±3.7)岁;病程 6个月~7年,平均病程(3.8±1.7)年;无生育史 19例,有生育史3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4)肿瘤患者;(5)严重精神障碍者;(6)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依据患者检测结果对抗生素用量进行调整。嘱两组患者,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经期避免性生活。西医组患者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7 d;替硝唑注射液0.8 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7 d。结合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中药灌肠。自拟中药灌肠方:红藤30 g、败酱草30 g、乳香 10 g、没药 10 g、三棱 10 g、莪术 10 g、丹皮10 g、延胡索10 g。加水浓煎成100 mL,保持药温38℃左右进行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灌肠后,使药液在体内保留1 h以上。灌肠1周为1个疗程,经期抗生素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判定[3]。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相关临床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均已正常,且患者月经规律。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均已正常;炎性包块及积液区显著缩小≥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以较大改善,妇科检查有轻度压痛感;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均已正常;炎性包块及积液区明显缩小≥3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变;相关临床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均已正常;炎性包块及积液区无变化或者缩小<30%。症状评分:(1)子宫活动受限且伴有压痛者0~5 分;(2)子宫片状增厚且伴有压痛者 0~5 分;(3)输卵管呈条索状且伴有压痛者0~5分;(4)腰部、下腹部有坠痛感者0~3分;(5)白带增多者0~1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S) 分

?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5%,西医组为81.8%,组间差异明显(χ2=3.24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病程迁延等所致。该疾病起病较为缓慢、隐匿,西医治疗多以广谱抗菌药物为主,但易造成耐药性,且易复发[4]。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盆腔炎归于“痛经、带下、腹痛”范畴,属胞脉空虚,正气不足,外邪湿热入侵胞宫,且伤冲任、阻胞络而致。该疾病多以气滞血瘀证、湿热证为主,故在中医施治时应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为根本[5]。

笔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自拟中药灌肠方对5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合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方剂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既可以快速获得药物浓度,又可以协同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故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中药灌肠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综上所述,西医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刘运霞.桂枝茯苓汤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124-125

[2]陆月明,沈小斌,周娟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6):523-524

[3]赵美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 852-1 853

[4]甘望农,刘复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3):36-37

[5]何伟明,黄金平,郑凤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3):2 421-2 422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西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