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在思维层面的探讨

2014-12-16 07:53
视听 2014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播音员主持人

游 渊

对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在思维层面的探讨,对于播音研究来说,尚少有论述。此文旨在通过笔者在播音主持实践工作中的积累,结合笔者的思考,从思维的角度来认识播音主持工作。

在《中国播音学》中,在对语言的组织和转化上,把播音分成了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两大类。在有稿播音工作中,主要以新闻播音,纪录片、专题片配音为主;而无稿播音,则以即兴口头报道、即兴评述、即兴主持、体育解说等无详细文字稿件的播音主持工作为主。在非专业领域里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新闻播音、专题片配音就是念稿,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容易干,只要声音好,普通话差不多就行,不需要什么能力;认为即兴口语创作的主持人工作,由于没有稿件依托,需要即兴创作,所以难度很大,不容易做好。对此,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相当片面的,如果按此标准,电视荧幕中的新闻播音员应该更多不是经过专业素养训练的专业人才,所以只是从表面上的差异来得出结论,显得较为偏颇,人们看到的也不过是表象而已。

一、认识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

为了便于分析,先不妨来了解一下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是如何来进行播音创作的。

有稿播音:以成熟稿件中的文字为依据,通过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吃透稿件,通过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感受稿件中所包涵的意思、逻辑、情感,通过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把吃透稿件后所感受到的情感、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意思,形象生动、准确地传递给受众。由于稿件已经是作者成熟的作品,稿件里面所包含的逻辑、意思、情感、观点等都相当清晰,而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中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的是如何把稿件中已经包含的各方面信息吃透,并通过二度创作,完美地通过有声语言再现或呈现出来,所以播音员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去还原和转化文字稿件中的内涵。

无稿播音:这类播音主持往往没有现成的稿件,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往往需要即兴发挥去组织语言,对所主持节目现场环境中或提纲中的信息,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感受,用心去捕捉能够构建有声语言表达的微小信息,通过快速的思考形成逻辑链条,形象地通过有声语言传递给受众。

对比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有稿播音的稿件解决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创作中说什么的问题,而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怎么说上面。无稿播音由于没有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因此无稿播音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说什么上面。说什么需要调动播音员主持人更多的逻辑思维能力去思考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说些什么,而怎么说则需要调动更多的形象思维能力去思考怎样说才能说好。

二、思维的认识

在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思维的定义: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称为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思维在播音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怎么说和说什么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两者思维方式的不同。

科学界对人的大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语言、逻辑数字的运算加工,而右半球则主管音乐、美术、空间的知觉辨认。从思维角度看,即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而右脑则主管形象思维。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通过左、右脑机能的配合来完成的。但是科学家也指出,由于个体的不同,人们对于左右脑的使用率也不相同,并且会受到长期使用的影响,也就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左脑使用会更加频繁,同时也更发达;而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右脑使用较多,相对发达。

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新闻播音员或以专题片、纪录片解说为主要工作播音员,从事即兴口语主持的时候,反应不够快,面对现场的突发情况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而日常从事即兴口语表达的主持人,坐上主播台,面对提字器,或需要有稿配音的时候,往往表达不到位,语言不流畅,磕磕绊绊,感觉受到了限制,失去了即兴口语主持时的挥洒、连贯和自如。即便是同一个主持人,在大量从事有稿播音工作后突然从事无稿播音,或大量从事无稿播音工作后突然从事有稿播音,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就可以从思维的层面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这个人能力强、那个人能力弱了。

三、思维与有稿播音、无稿播音的关系

以有稿播音为主要工作的新闻播音员,由于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面对提字器,根据成熟的稿件来进行播音创作,思考怎么说,长年累月对主形象思维的右脑大量地使用,使得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加强,而逻辑思维能力使用得相对较少,逻辑思维的锻炼相比形象思维也相对较少,因此碰到即兴的需要更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主持工作时,往往容易出现不适应。

无稿播音,以脱口秀主持人或体育解说员为例,他们常年需要自己根据各种素材,思考说什么,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取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态度,即兴地组织语言,不断加强左脑逻辑思维的锻炼,而对右脑形象思维的使用不够,突然从事有稿播音工作时,由于有了稿件的规定,会让他感到有太多限制,无法准确地表达。

对比两者发现,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都有各自侧重并且经常使用的思维能力,这是否意味着较少使用的思维能力就不重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有稿播音中,除了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扮演重要的角色外,逻辑思维也绝不能忽视,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在表达中无法明确地把握稿件中写作者的逻辑链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就会陷入到盲目的情感色彩渲染当中,迷失自我,表达流于肤浅或失当。而无稿播音的播音员主持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言的逻辑链条当中,逻辑关系严谨、严密,而缺少形象思维所带来的情绪、情感,缺少形象生动,就会让语言变得生硬、干瘪。可以这么说,逻辑思维好比语言骨架,它起到支撑有声语言的作用,而形象思维好比语言的血肉,在骨架的基础上,有了血肉,这样才能形成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语言。

其实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有声语言中不匹配的现象,无论是在专业播音员主持人中还是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初学者中都会出现,而作为初学者出现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比例也要更多。从事播音主持教学的老师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有稿播音的文艺作品表达中,学生的情感非常浓烈、饱满,给人的是一大片的情感,但却令人听不清楚这篇作品讲了什么,不知所云。还有即兴话题主持的时候,因为逻辑思维跟不上,话题说得没有条理、没有脉络、缺少层次,使人听得一头雾水,混沌不清,即使能够做到逻辑清晰,但缺少了语言的色彩和生动抓人的情感。

在播音主持实践工作中也有两者结合得相当好的实例,而且多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特别直播报道中。往往这样的特别报道节目,需要主持人既能根据节目的需要即兴地与嘉宾进行访谈、对话,同时还需要有能力对实时发生的新闻进行播报。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台4套打通全天新闻板块进行特别报道,在众多主持人中有一个人脱颖而出,他就是鲁健。凭借在广院播音专业研究生学习练就的扎实基本功,结合对国际时事、伊拉克局势各方知识的积累和了解,在长达一个多月的直播节目中,无论面对嘉宾的访谈还是新闻的播报,他都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地在播报新闻的有稿播音和嘉宾访谈、记者连线的无稿播音中穿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自由切换。

同样作为广院播音系毕业的康辉,十多年前在新闻播音领域已经是行业的佼佼者,按常理他可以完全只发挥自己有稿播音方面的专长,强化自己擅长的形象思维和播音能力,但是在他的职业经历中,他不仅继续巩固自己在有稿播音方面的专长,还不断加强无稿播音逻辑思维的练习,突破习惯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惯性,强化新闻主持和新闻采访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嘉宾的讨论、交流,与前方记者的采访连线,与分演播室的互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严密的逻辑思维,生动的语言,构成完整的无稿播音;突发消息的播报,流畅准确,意思清晰,一气呵成,构成了完美的有稿播音。现在康辉已经成为央视新闻节目当之无愧的男一号,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每年的两会报道,或者更重要的政治新闻事件,都会出现康辉的身影,这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播音员主持人身上完美结合的表现。

四、思维的还原与构建

再深入分析,在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中,有稿播音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对比无稿播音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还能发现不同之处。

有稿播音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偏向于还原,无稿播音中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侧重于构建。怎么理解呢?通过以下的关系图来认识:

稿件→思维活动(还原)→有声语言---有稿播音客观世界→思维活动(构建)→有声语言---无稿播音

通过这个简易的关系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思维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思维侧重的不同:一种是还原,另一种是构建。或者说即使都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构建和还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

当播音员主持人开启构建型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时候,是把无序的、片段的素材构建、重组,产生逻辑严密的思维链条,并形象地外化为有声语言。而当播音员主持人开启还原型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时候,是把文字稿件已有的思维成果转化为清晰、准确、生动感人的有声语言。一个强调的是构建,从无到有;一个强调的是还原,把文字的还原成有声语言的。

由于稿件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是作者思维活动的成果。播音员主持人要将这一思维成果转化为清晰、准确、生动感人的有声语言,必须深入到稿件中去,并透过稿件认识其反映的现实生活,把握作者的思维过程,领悟、体味作者的认识成果,属于还原的范畴。而无稿则是播音员主持人根据节目意图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对观察感受到的信息迅速加工整理,形成要传达的思想,然后再运用语言知识,选择准确的词汇和恰当的句式,把思想扩展成受众可以理解的语句、段落,随之以清晰准确、生动传神的有声语言形式传递出来,属于构建的范畴。

五、结语

了解在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不同以及相同思维中构建与还原的不同,就能够让播音员主持人在实践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并获得不同的思维能力。

以有稿播音为主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之余,应通过加强无稿件话题主持,不断锻炼和强化自己的思维在没有稿件依托下的语言组织以及体验活跃的逻辑思维状态,思考如何去构建有声语言,可以尝试训练想好了再说和边想边说,不断去习惯和获得无稿件下活跃的思维和语言的组织。而对于以无稿播音为主的播音员主持人,则需要更多训练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借鉴有稿播音中内外部技巧的练习,或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表现力的学习,不断提高在语言逻辑严密、完整的基础上如何说得更加生动,更富有色彩。在面对已有稿件的时候,思考如何能训练和获得还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得自己的播音主持工作能力变得更加完善,既拥有构建型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又有还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容地在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中自由驰骋。这样自由驰骋、游刃有余的状态,是播音员主持人在专业方面的至高追求。

当理解了有稿播音与无稿播音的思维,认识了其中深层次的关系,就会知道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有声语言创作,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就能朝着“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目标更进一步。

1.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

2.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播音员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