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运河零距离接触

2015-01-04 02:31李广华
文学港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大运河

李广华

期盼已久的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得以通过,消息是我在高速上通过手机获得的。前不久在配合大运河申遗采访中,我有幸参与其中,和大家一道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策划,到运河重点城市扬州实地采访,亲身领略大运河的魅力。

这次申报的中国大运河项目,并非我们过去习惯称呼的京杭大运河,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加进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和从杭州到宁波段的浙东运河,共三部分组成,统称为中国大运河。几段运河开凿的时间有各种说法,隋唐运河相对较早,到如今许多河段已经出现干枯,京杭运河的代表性开凿人物是隋炀帝,浙东运河是唐宋以后部分利用自然河段开挖的。这是一条在中国版图上贯穿南北,自然形态未能形成,而通过人类智慧开凿而成的河流,是经济的河、军事的河、政治的河、文化的河。它涉及水利、漕运、建筑、土木工程、军事和物资信息交流,是中华版图上唯一的南北走向河流交通大动脉,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水系,有点类似于串糖葫芦,从上到下,串起的都是蜜一样的“果实”。

得到消息的第三天,在印尼雅加达至日惹的班机上,我看到当地《商报》对此作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经历两千余年持续发展和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能有机会在太空看大运河,它一定是一条南北走向、划过平原和山脉、串起众多城镇、连接几大河流的一条银白色划道,里面运送货物的船只,星星点点,穿梭往来。

但我更关注的是它的两头,也就是北京和宁波这两个点。因为我与这两处的运河,都有过零距离接触,或者亲切点说是拥抱过这里的运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一群同学春游,到北京西山附近的运河去游泳。那里的河面并不宽,水很清澈。来到河边,会水的同学像是见到了久违亲人,顿时难以抑制,“咚咚”地跳下去,尽情地戏水,我等旱鸭子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游够了,他们似乎感觉我呆在岸边有些无聊,有人提议教我游,说可以让我渡到对岸去。看他们游,我也心里痒痒,虽然有点担忧,但还是顺从了。几位同学左右各一人,后面还跟一个,我被夹在中间,就这么下水了。

老话说得好,看花容易绣花难。没扑腾两下,顿感体力不支,往前无法前进,他们却在大声地鼓励我,就是不上手,我拼命地喊:“不行了。”他们还是不出手,见我实在没办法前进,只好搭把手,让我搭着他们的肩膀,渡过了运河。到了岸,我喘着粗气,坐下来恢复体力,几分钟过去后,心里马上有种自豪:总算是横渡京杭大运河了。就这样,我也有了自己的纪录,从此经常跟人谈起曾经横渡过京杭大运河。伴随着这个“纪录”,我在运河边度过了四年的读书生活,那是运河的起点,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若干年后,我来到大运河的另一端:浙东运河的终点宁波。这次不是横渡,而是坐下来慢慢地品。它最奇特的是运河从这里入海,成为运河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自古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从全国各地汇集,再从运河运输,出海运到世界各地去,所以,大运河的这个点既是运河的最南端,也是国际贸易的起点或终点,日本、高丽等地的物资,从这里运进内地。这里的藏书文化、浙东学派、港口文化都是大运河起点或者是终点的最亮丽装扮。无论是在河边游走还是休闲散步,都能看到运河水融入大海的交融变化,暗流涌动,漩涡翻滚,真不知多年前我横渡的运河水是否流到过这里?

大运河申遗获得了成功,中国从此又增加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沿河的三十五个城市都将因枕河而受益。北京不缺世界遗产级标签,多一个只是增加了厚重的砝码,而宁波却不同,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直因缺少这张名片而仰望那个似乎在摇曳的星空,今天她有了可以骄傲的筹码。

应该说运河这汪水,串起更多的是文化,南北文化、地域文化、中外文化、古今文化,各种文化有融合,也有差异,这两个点间的各个城市,珍珠般地散落在运河两岸,闪现着各自的光芒。运河是一条完整的河,北头的皇城根既是物资流向的归宿,也是皇权肇始的起点,而南头的宁波连着大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口之一,被视为一个多元的连结点。

花自飘零水自流,起点即为终点,有时很难说清两头城市的运河功能界定。此刻,也让人想起历史书上对运河的描述,隋炀帝等统治者为修运河,逼迫多少劳苦大众开凿运河,付出辛劳,很多人献出了生命。书上更多的是批评统治者的凶残和强制性,而运河终于成了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文化名片,从这点看,劳动人民的付出,能有今天的结果,也算是值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大运河
中国的“世界遗产”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放歌大运河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