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常见误区剖析

2015-01-13 19:49周丽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动画情境

周丽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改变单一的讲练结合训练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如今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流行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创新领悟不深,理解上有一些偏差,导致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出现许多误区。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常见误区进行了深度剖析。

● 主体淹没主导——教学过度开放

许多信息技术课强调教学创新,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进行操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却没有真正把握教学真谛,导致学生虽然形式上表现得“轰轰烈烈”,可是却没有真正学习到有用知识。

案例1:某教师讲授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制作动画中Flash关键帧动画制作教学片段。

任务一:悟空变起来。

动画方案:①悟空变大。②悟空变成八戒。

教师提供学习网站,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学生演示制作过程,教师归纳总结。

任务二:变化随心(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动画方案:利用教师给的素材(练习.fla的库中),也可自己设计内容,创作一个关键帧动画。

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任务。可以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教师未做任何必要指导、提示或点拨)

……

十分钟下来,全班学生中只有四五位学生完成任务二。

在开放式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由翱翔,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但是当点拨时还是需要点拨,需传授处还是需要传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温度”,更需要“深度”。

● 喧宾夺主——淡化了课程本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性学科需要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下让学生获得信息技术使用需求。情境创设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许多信息技术创新课在引用到其他学科知识或生活情境进行辅助教学时,使用不当,适得其反,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

案例2:某教师讲授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设计封面》教学片段。

教师给这节课制订了的课题“《我为奥运喝彩》版面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了很多奥运的素材,一开始就让学生从素材中感受奥运,畅谈感受,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可是当精彩的导入结束时,却发现课堂时间已经过半。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并较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建构。但是,为了创设这种教学情境,而让其他学科的知识或生活情境喧宾夺主,这样就忽略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让任务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 滥用小组讨论——重形式、轻实质

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价值与意义。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都充分利用了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但小组讨论只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应真正需要时才用。可许多信息技术创新课都少不了“小组讨论”这一热闹非凡的场面。

案例3:某教师讲授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第1节《数据处理》教学片段。

针对Excel的启动方法,教师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可是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Word的启动方法。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教师却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小组讨论。结果就是课堂里无所事事、聊天的学生居多。

小组讨论本身无可厚非,但也要分“场合”,学生可自主完成的,不用小组讨论,学生没有一点想法的,也不用小组讨论。有几个原则应该遵循:①提问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价值,关系到重点问题突破的。②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楚明白,不含混不抽象。③提问题的时机必须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做好铺垫工作,不可拔苗助长。④问题较难时,教师应该适当做一些提示。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准备。

● 过多鼓励、赞赏——评价失真

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鼓励性评价。的确,对学生来说,过于严厉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任何事物皆有度,过度的鼓励、赞赏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许多信息技术创新课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表扬赞美不绝于耳,批评和指正几乎绝迹。

案例4:某教师讲授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八章第3节《补间动画》教学片段。

任务一:赛跑中的乌龟。

教师把素材放入库中,要求学生根据龟兔赛跑故事中的情境,让乌龟跑起来。

根据学生分析的几个切入点,从简单的角色出发让学生制作符合情境的动画。

学生动手操作。

提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加上引导层的应用。

展示生1作品:乌龟在奔跑,应用了引导层,但是没有沿着引导线运动。(基础任务完成,但是提高任务中引导层使用失败)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做得好吗?(评价展开简单,不全面)

一部分和此学生相似情况的回答“好”,一部分运用正确的学生不回答。

师:这位同学做得真棒!乌龟终于跑动起来了!(一味表扬,没有指出引导层的问题,评价不客观)

继续展示其他学生的作品。

……

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激励性评价不等于盲目的迁就、无原则的默认,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做法,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信息技术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信息技术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而面对学生出现的不足,一定要认真指出,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不能因为赏识而模糊了评价,表扬和赏识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评价才能获得最大效应。

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也在逐渐转变。就如澳大利亚一个曾教了30年物理课的教师说的:“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里,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为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所以,有了教学创新的想法,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理解教学创新的精髓,让它更加准确地指导我们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避免在实践中由于对新理念理解的偏颇而走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的误区。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动画情境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动画迷,变身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