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直立性低血压一例

2015-01-22 07:20宋尽染钟优岳健郑婷婷李聪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脑桥卧位小脑

宋尽染 钟优 岳健 郑婷婷 李聪 刘德平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医院心内科(宋尽染、钟优、岳健、李聪、刘德平);北京市密云县医院心内科(宋尽染);北京大学医学部(郑婷婷)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头晕5年,行走不稳1年余”于2015年2月4日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从坐位或卧位起立后出现头晕,表现为头重脚轻,伴一过性黑矇、出冷汗,测血压50~60/30~40 mmHg,每次发作均在体位改变及活动后出现,持续数分钟不等,蹲下或平卧后可缓解。曾使用米多君及中医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3年前逐渐出现尿频、排尿无力,无尿潴留。1年多前逐渐出现走路摇摆、步基宽,双下肢无力,易摔倒,直立时血压降低逐渐加重,每天发作数次,活动能力下降,步行约200 m即出现头晕症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并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患者2个月前曾诊断不全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既往2005年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同年小肠扭转行手术治疗。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病史。吸烟30包·年,戒烟3年。饮酒10余年,50 g白酒/d,戒酒2年。家族成员无类似表现者。入院诊断:直立性低血压查因。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 76 次/min,血压 87/69 mmHg(卧位),57/49 mmHg(坐位1 min),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活跃,双侧 Babinski征、Pussep征、Gordon征阳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左侧下肢痛觉减退,行走步基宽,Romberg征阳性。辅助检查:2015年1月28日头颅CTA:轻度脑动脉硬化。颈动脉CTA:未见异常。头MRI:矢状位可见小脑沟裂加深,脑桥略小,未见明显萎缩及“十字征”。2015年1月30日查血总胆红素29.7 μmol/L,血结合胆红素 9.5 μmol/L;肿瘤标志物 CA72-4 7.43 U/ml;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糖、凝血功能及其余肝肾功能均正常。催乳素、睾酮、生长激素、血清皮质醇、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入院后仍有卧位起立时头晕表现,卧位血压70~105/40~60 mmHg。并且发现患者夜间睡眠时打鼾、喘鸣显著。入院第3天行走时突发头晕、黑矇,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上肢不自主颤抖,血压70/40 mmHg,平卧后缓解。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最大心率111次/min,最小心率67次/min,平均心率86次/min,心率功率谱:极低频15.25 ms,低频 7.14 ms,高频 4.88 ms;心率变异时域:SDNN 74 ms,SDANN 67 ms;提示心率变异性减低。 诊断 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SDS)。 嘱患者增加水盐摄入,半卧位休息,并予以米多君治疗,逐渐加量,后回当地医院随访。

2 讨论

在循环血量充足的情况下,由卧位变为立位时,下肢静脉容纳血液增多,回心血量、心排血量下降,产生心血管反射,整合后经自主神经传入延髓、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经交感脊髓胸腰段神经元产生兴奋,增加心率及心肌收缩力,维持正常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站立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1)循环血量不足;(2)血管病变;(3)血流动力学改变;(4)神经系统病变[1]。

SD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最初由Shy和Drager于1960年报道,后因SDS与小脑共济失调及帕金森综合征均在神经胶质细胞胞浆内发现α突触蛋白包涵体且有纹状体黑质或橄榄脑桥小脑退行性改变,故将三者统称为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SDS确诊需病理学支持。目前SDS临床诊断标准为:成人起病,男性多见,散发,进行性加重;早期出现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病程中出现锥体外系、锥体系及小脑病损;卧立位血压差30/20 mmHg以上,但心率相对固定;影像学检查脑干、小脑萎缩,而无多发性脑梗死表现;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症状无效;除外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2-3]。目前认为脑桥“十字征”是MSA典型表现[4],但在SDS中较少,且多在疾病后期出现。

本例患者成年起病,以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的头晕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排尿无力、勃起功能障碍、睡眠时明显的打鼾、喘鸣以及动态心电图提示心率变异性减低,考虑均为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表现。并且出现走路摇摆、步基宽的帕金森综合征样表现。查体发现双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左侧下肢痛觉减退,Romberg征阳性等锥体外系、锥体系及小脑病损体征。头颅MRI可见小脑沟裂加深,脑桥略小。虽无病理学支持,但临床证据较充分,且无心原性疾病导致直立性低血压证据,目前诊断SDS。

近年国内的SDS病例报道,多以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的乏力、头晕、晕厥或尿便障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先后可出现无汗,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走路不稳,吐词不清,肢体震颤,痴呆。查体可发现直立性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四肢肌张力多为升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Romberg征阳性,也可有面具脸,双眼水平震颤,记忆力、计算力下降等表现。头颅CT或MRI可发现小脑、脑干、桥脑、橄榄核萎缩。国内杨虹等[5]对42例SDS进行随访,5年后8例死亡,其中4例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因多脏器衰竭,2例因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Maule等[6]对45例MSA合并直立性低血压患者随访,约5~10年后17例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功能不全,最终28例死亡,其中17例因肺部感染或呼吸系统疾病,6例因心脏病。所以患者以头晕、晕厥为首发症状时应注意患者卧立位血压变化。存在直立性低血压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同时合并尿便障碍、排汗异常以及其他神经系统阳性表现时,应考虑SDS可能,从而避免误诊。

SDS目前无特异性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增加水及钠盐摄入,穿着弹力袜,平卧时采取头高位等。美国FDA新近批准了屈昔多巴用于治疗直立性低血压,Kaufmann等[7]的Ⅲ期药物试验表明屈昔多巴可升高血压并改善患者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但Biaggioni等[8]对屈昔多巴疗效产生了质疑。目前主要应用氟可的松及米多君改善低血压。但冠心病、尿潴留、肾功能衰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禁用米多君。

猜你喜欢
脑桥卧位小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5例卒中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孕妇及胎儿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表现
动动小手和小脑
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
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