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桥

  • 脑桥心形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研究
    沈洁 李岩 陈伟脑桥梗死是后循环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7%[1]。绝大多数的脑桥梗死为单侧单发病灶,双侧脑桥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因为脑干的神经结构紧密,内有多个颅神经核团、运动感觉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穿过,双侧脑桥梗死常出现四肢瘫痪、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等高致残、高致死症状。脑桥心形梗死是双侧脑桥梗死的一种罕见类型,有其独特血管解剖学基础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2],国内外明确报道的病例仅数十例[3~7],目前对其临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17

  • 继发于脑桥梗死的双侧桥臂华勒变性的临床分析
    第四脑室两侧,由脑桥小脑纤维束组成,连接小脑和脑桥基底部[1]。双侧桥臂对称性病变临床并不常见,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广泛应用,后颅窝病变检出率大幅提高,逐渐可见双侧桥臂梗死、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以及海洛因相关脑病等报道[2-3]。部分脑桥梗死患者发病数周或数月后颅脑MRI可出现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不相符的双侧桥臂异常信号,查阅文献可见国外散发的个案报道,描述该现象为华勒变性(Waller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04

  • 急性脑桥梗死与基底动脉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MRA)进行急性脑桥梗死与BA迂曲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相关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或非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纳入标准: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经临床及影像检查定义为急性脑桥梗死,非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经临床及影像检查定义为脑桥区域未发生缺血性卒中;所有患者在2周内均行DWI、3D-TOF-MRA、HR VW-MRI检查,BA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研究所涉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11-29

  • 急性脑桥旁正中梗死运动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炬辉 曾宏强○☆脑桥梗死占后循环脑梗死40%,约占所有脑梗死7%[1]。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脑桥梗死位于脑桥旁中央区[2],病灶可累及或不累及脑桥腹侧表面,主要是由于基底动脉分支即脑桥旁中央动脉闭塞或小动脉疾病引起[3],被称为脑桥旁正中梗死(paramedian pontine infarction,PPI)[4-5]。约29%的脑桥梗死患者在发病1 周内经历了神经功能缺损进展[6],临床上PPI 以发生运动功能缺损进展(progressive motor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7期2022-10-31

  • 不同疾病伴发脑桥十字征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周晓影, 任雅芳脑桥“十字面包(hot cross bun,HCB)”征是指在 T2成像上发现脑桥十字形高信号。多在多系统萎缩(mutiple system atrophy,MSA)和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中出现,通常被认为是由脑桥小脑纤维的神经胶质增生引起[1]。最新研究表明,HCB征并不是MSA、SCA的特异性标志,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疾病中。目前国内还没有研究来系统评价不同疾病伴发HCB征的发病机制、临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8期2022-09-20

  • 进展性双侧脑桥旁正中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脑桥梗死在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占比约7%[1],脑桥旁正中梗死是脑桥梗死较为常见的类型。进展性双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临床非常少见,目前认为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入院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较入院时NIHSS≥4分。进展性脑桥梗死者平均住院长达3周,73.4%转入康复中心,提示该类梗死易于致残,预后极差[2]。现介绍1例进展性双侧脑桥旁正中脑梗死病例的诊治经过及预后,旨在提醒临床医师早期识别、早期干预。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2022-08-02

  • 孤立性脑桥梗死病因亚型与神经功能进展、吞咽困难之间的相关性
    率的特点[1]。脑桥梗死约占所有缺血性脑梗死的7%,后循环梗死的15%,发生率高于任何其他孤立的脑干梗死[2-3]。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较为常见,脑桥梗死虽然比皮质梗死少见,但皮质延髓束的影响却可导致吞咽功能严重受损[4]。神经生理学证据指向“吞咽中枢”或吞咽“中心模式发生器”位于延髓网状结构[5]。与延髓和幕上区域不同,脑桥并不包含吞咽中枢,也可致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卒中后吞咽困难常导致肺炎、脱水、营养不良和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5期2022-07-27

  • 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61)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约占后循环梗死的15%, 是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卒中类型[1-2], 因供血动脉基底动脉分支多呈直角发出,易受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故脑桥比脑干其他部位更易受缺血的影响。脑桥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一侧脑桥的基底部,基于脑桥供血动脉分布的特点,该部位脑梗死有时形成特征性的不跨越中线,而且以脑桥中线为界,内缘与中线平齐呈刀切样,形如楔形的半切征象,称之为“脑桥半切征”。该征象对急性脑桥梗死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文献[3-5]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17期2021-10-26

  •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中为缺血性卒中,脑桥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7%,而单纯性脑桥梗死约占后循环梗死的15.0%,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在急性期脑桥梗死患者中较常见,发生率为10%~60%,疾病的进展直接影响预后[1]。上世纪70年代,Fisher等[2]对脑桥梗死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发现部分脑桥梗死是由基底动脉穿支动脉硬化引起的。1989年,Caplan[3]提出了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定义[3]。Yamamo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2期2021-09-07

  • 15例卒中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例,丘脑2例,脑桥2例,3例患者DWI未见异常弥散信号。15例患者的ABCD2评分为(4.20±0.86)分(3~6分),发病1周时NIHSS评分(2.67±1.09)分(0~6分)。本组患者均在不同时间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3例,扩容3例,抗凝1例。出院时15例患者中3例mRS评分为0分,1~2分4例,3分3例,4分5例。 结论 卒中预警综合征在治疗方面无明确的指南,需根据患者不同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结合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9期2021-07-07

  • 急性脑桥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名新,邓晓清脑桥是脑干的一部分,连接中脑和延髓。脑桥梗死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早期评估病情发展趋势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脑梗死密切相关[3,4],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s,PTX3)与hs-CRP同属正五聚蛋白超家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5]等脑梗死相关事件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急性脑桥梗死患者血清PTX3水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2期2021-03-01

  • 脑桥梗死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及形态学特征的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研究
    过研究有症状急性脑桥梗死与无症状脑桥梗死BA斑块特征,获取BA斑块与穿支开口的位置关系和不稳定斑块HR-VWI影像特点,更好的理解和预防穿支和斑块不稳定导致的脑桥卒中,对疾病个体化选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9例急性脑桥梗死和45例无症状脑桥梗死患者。84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7~84岁,平均(60±12)岁。纳入标准:(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0期2020-12-21

  • 急性脑桥梗死危险因素和梗死部位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常见的好发部位为脑桥脑桥梗死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致死率、致残率均高。该研究旨在通过对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及治疗后的随访,及早发现、干预、控制其危险因素,来达到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5例及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其中男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6-11

  • 基因突变让人只需睡4小时
    中一个称为“背侧脑桥”的脑区的活动改变有关。背侧脑桥是调节睡眠的脑区,里面有很多脑细胞与ADRB1基因表达有关。我们知道,虽然每一个细胞都拥有一套完全相同的基因,但对于不同的细胞,得到表达的基因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的肝細胞中,决定你长头发的基因就不能得到表达,否则肝上怕要长出毛发来了。研究人员发现,改造过基因的小鼠与未被改造的小鼠相比,其背侧脑桥中与ADRB1基因有关的脑细胞更趋活跃了。那么,现在你最关心的恐怕是:睡眠时间缩短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呢?请放心,这

    科学之谜 2020年1期2020-05-18

  • 轻度脑桥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致远期预后不良,脑桥梗死是脑部后循环中最常见的梗死类型,轻度脑桥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恶化通常发生在发病72 h内,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脑部缺血水肿、血栓阻塞、动脉狭窄以及侧支循环建立失败等,目前关于脑梗死早期进展的研究较多[2-3],但对轻度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轻度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探讨轻度脑桥梗死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轻度脑桥梗死进展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2期2020-04-05

  • 孤立的单侧脑桥臂梗死1例报告
    梗死-桥臂梗死。脑桥臂(pontine brachium,PBL)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很少发生梗死,PBL 梗死约占急性脑梗死的 0.9%,而孤立性的PBL梗死临床罕见[2-3],单纯的单侧脑桥臂梗死更少见。现报道1例孤立的单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总结,探讨单侧脑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提高对单侧脑桥臂梗死的认识。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5岁,以“头晕半月,加重伴右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1周”为主诉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10余年,不规律口

    吉林医学 2020年1期2020-01-15

  • 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吴名展 张利国脑桥是脑干最易发生梗死的部位,约占脑缺血性卒中的15%,脑桥支血管太小,血管造影很难显示,脑桥梗死分为经典的三种亚型,即:①大动脉闭塞性疾病(LAOD):影像学检查确定梗死对应部位的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50%,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可见相应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②基底动脉分支病变(BBD):脑桥的梗死灶达到脑桥腹侧表面,且不伴有LAOD 或潜在心源性栓子,HR-MRI 可见基底动脉分支有粥样硬化斑块;③小动脉病变型(SAD):脑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2020-01-10

  • 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发生进展的风险预测
    春 金友雨 洪庆脑桥旁正中梗死属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由于基底动脉分支即脑桥旁正中动脉发生闭塞,其梗死灶可达脑桥腹侧表面[1-2]。脑桥旁正中梗死发病率在全部脑梗死中约占10%,在脑桥梗死中约占60%[3],发生后病变进展率和致残率较高,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通过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后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因此,深入研究该类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发生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

    浙江医学 2019年20期2019-11-16

  • 非狭窄性基底动脉斑块分布与脑桥梗死相关性研究
    花,杨本强,段阳脑桥是脑干中最容易发生梗死的部位,脑桥梗死(pontine infarction,PI)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差异较大[1-3],这可能与梗死部位、梗死类型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病变相关。BA粥样硬化是脑桥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BA及脑桥穿支动脉是脑干的主要供血动脉,脑桥穿支动脉起源于BA主干,开口于背侧壁及双侧壁[4],BA粥样斑块突出到穿支动脉开口处,部分或完全堵塞管腔可能导致不同类型及不同位置的PI[5]。目前的研究

    磁共振成像 2019年8期2019-11-02

  • 高分辨核磁共振对脑桥梗死不同病灶形态类型的病因机制研究
    梗死,梗死灶直径脑桥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且主要由基底动脉供血,在临床上研究较多,一般根据传统核磁共振病灶特点分为脑桥旁正中梗死(paramedian pontine infarction,PPI)和脑桥深部小梗死(small deep pontine infarction,SDPI),并将前者的发病机制认为是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所致,后者认为与穿支血管透明样变性相关,由此作为诊断方法进行了一系列BAD和LI的研究[4],这种通过梗死灶形态特点进行发病机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9期2019-10-17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微观结构与神经脑桥夹角的相关性
    面积减少和神经-脑桥夹角过小等形态学改变[6-8]。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三叉神经微观结构的变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进一步研究发现PTN的病因是血管压迫导致的神经脱髓鞘改变[9-12]。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对神经-脑桥夹角与神经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神经-脑桥夹角与FA和ADC值以及临床变量与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术前PTN的影像诊断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

    放射学实践 2019年4期2019-04-28

  • 急性期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危险因素分析
    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桥梗死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7%,占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的15%,是脑干中最易发生梗死的部位。脑桥梗死病灶仅累及脑桥者称孤立性脑桥梗死(IPI),发病后常发生神经功能进展[1,2],使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因此早期预测神经功能进展尤为重要。神经功能缺损进展(ND)指入院后7 d以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最大值较初始值增加≥2分[3]。众所周知,腔隙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进展风险,1989年基于病理的研究发现腔梗为穿支动脉

    山东医药 2019年30期2019-02-12

  • 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
    少见,尤其发生于脑桥小脑束时,其鉴别诊断极为困难,错误的诊断为临床治疗带来困惑。本研究收集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患者,分析其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且诊断[1]为脑桥小脑束Wallerian变性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8.75±6.5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5期2018-11-10

  • 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头部磁共振特点分析
    翟志永, 冯 娟脑桥供血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由于基底动脉分支多呈直角发出,易受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故脑桥比中脑和延髓更易受缺血的影响,国外有报道孤立性脑桥梗死占后循环缺血的12%~27%[1]。而且由于脑桥中具有多种脑神经核团,且有与大脑、小脑、脊髓相联系的上下行神经纤维,故脑桥梗死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但经典的脑桥综合征如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脑桥背盖下部综合征、闭锁综合征等很少见。因此有必要分析总结孤立性脑桥梗死的临床特征,同时结合其头部MRI的病灶分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9期2018-10-12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欣,王丽娟,吕娜脑桥梗死占脑梗死的7%,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脑干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更倾向于发生在后循环,尤其是脑桥,并且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糖尿病与特殊的脑梗死类型、病因、梗死灶部位有关[2]。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对临床研究其梗死灶特征、发病机制具有指导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脑桥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7期2018-10-11

  • 伴有周围性面瘫的Avellis综合征临床特点
    〔2〕。合并同侧脑桥受损伴有周围性面瘫的病例国内未见报道,易引起误诊,引起定位错误。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Avellis综合征同时累及同侧面神经运动纤维。现报道累及脑桥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的Avellis综合征1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1 病历报告患者资料:男性,61岁。主因“吞咽困难、伴口角歪斜1 d”于2016年8月入河北省人民医院。患者于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伴有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同时出现口角歪斜。伴有眩晕、恶心、无呕吐,伴有呃逆,伴有右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7期2018-09-13

  • 脑桥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Meige综合征一例
    2日)显示,右侧脑桥腹侧稍长T1、稍长T2信号,伴强化征象(图1),MRA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脑桥炎性脱髓鞘疾病”,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d静脉滴注,连续5 d后改为甲泼尼龙30 mg/d口服,连续15 d后减至20 mg/d,症状无改善。遂于2015年4月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考虑“脑桥炎症性病变”,建议免疫调节治疗联合氟哌啶醇治疗。2015年4月21日于当地医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25 g/d,连续5 d,以及氟哌啶醇2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期2018-05-09

  • 脑桥梗死不同病因机制的临床研究
    娟,刘荧,李小刚脑桥梗死中约60%分布于旁正中区[1]。脑桥旁正中梗死是指由基底主干动脉分出的穿支动脉(即前内侧脑桥动脉)发生闭塞而导致脑桥旁正中部位发生梗死,且梗死灶可达脑桥腹侧表面[2]。急性期常有进展性加重,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与脑桥其他部位梗死不同。本研究比较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探索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75例,其中男52例,女23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8

  • 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慧,丁凤玲,权力脑桥是后循环中最常见的梗死的部位,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1]。最近的研究[2-4]表明,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及波动,积极治疗后仍有许多患者遗留严重的肢体瘫痪,最终影响临床预后。根据DWI轴位上梗死灶的分布特点分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脑桥内部梗死。目前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及脑卒中预后不良有关,但WMH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少。本研究主要对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6期2018-01-13

  • 第四脑室底面神经丘卒中致周围性面瘫伴双眼同向凝视麻痹1例报道
    凯面神经丘是位于脑桥被盖部,第四脑室菱形窝底紧靠 上方、在 和 之间的圆形隆凸,内侧隐藏 及 。脑桥被盖部梗死极少见,临床以八个半综合征偶有报道,然而单纯面神经丘梗死临床极罕见,临床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面神经瘫伴双眼同向凝视障碍,不同于八个半综合征或一个半综合征,本研究现就本院1例面神经丘卒中报道如下。1 病 例患者,男,52岁。以“突发左侧视野缺损伴头晕5 h”入院。该患者于上午9时左右正常驾驶汽车时突然自觉自己左侧方向看不见,向左看时必须向左侧转头,随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6期2018-01-04

  • 大面积烧伤并发脑桥中央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大面积烧伤并发脑桥中央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祝玉芬,徐 硕,康云辉,杜昱平,李香社,王雪笠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CPM)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EP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 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并发CPM及EPM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全身多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5期2017-06-27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4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共84例,依据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组(n=45)和非糖尿病合并脑桥梗死组(n=39),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空腹血糖(FBG)、血浆餐后2 h血糖(PBG)、血尿酸(BUA)、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期2017-04-24

  • 脑桥小脑角区病变CT与MRI的诊断效果比较
    阳 473000脑桥小脑角区病变CT与MRI的诊断效果比较杨 浩河南南阳市肿瘤医院 南阳 473000目的 探讨脑桥小脑角区病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08—2016-04我院诊治的脑桥小脑角区病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对其实施CT、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本组神经瘤、脑膜瘤、动脉瘤、星型细胞瘤、淋巴瘤、淋巴瘤、三叉神经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测中,MRI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2017-04-24

  •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1例
    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1例甘信涛,潘星辰,何 昕,程赛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26)图1 CLIPPERS患者MRI图像 A、B.轴位图像示脑桥、双侧小脑半球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 C.增强图像示脑桥、双侧小脑半球多发点状强化,呈“胡椒面”征; D.治疗后复查示病灶明显减少患者女,46岁,因“头晕4个月,行走不稳2个月,加重10天”就诊。神经系统查体:左侧眼睑下垂,双眼水平运动受限;双侧指鼻欠稳准,双侧轮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1期2017-02-15

  • 脑桥小脑角区病变CT与MRI的诊断对比分析
    610000)脑桥小脑角区病变CT与MRI的诊断对比分析陈艳君1张玉东21 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2 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目的:探析脑桥小脑角区病变CT与MRI的诊断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有脑桥小脑角区病变5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经病理活检,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脑桥小脑角区病变症状,通过采取MRI和CT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8期2017-01-19

  • 进展性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影像学分析和治疗现状
    信作者)]进展性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影像学分析和治疗现状王萍 杨春晓脑卒中是我国头号致死原因。其中脑桥梗死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7%,占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的15%[1]。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在72 h内因梗死区神经功能破坏或由于全身性因素等易导致神经功能早期恶化[2]。症状进展性加重的发生率约20%~50%,且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3]。临床上由于脑桥梗死供血血管的特点,普通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其进展加重方面意义不大。目前国内外有关脑桥梗死进展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研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5期2017-01-10

  •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马 槐(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目的 探索CT和MR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脑桥梗死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脑桥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出48例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MR诊断出55个脑桥梗死病灶,23个脑软化病灶,CT诊断出44个脑桥梗死病灶,18个脑软化灶;其中MR和CT在脑桥梗死病灶的上部病灶、中部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2016-01-30

  • 以八个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梗死1例报道
    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梗死1例报道王本孝牛祥秦彬王俊珺234011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DOI】10.3969/j.issn.1007-0478.2015.06.019八个半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脑干综合征,现将本院诊治的1例以八个半综合征为表现的脑桥梗死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58岁,因“头晕伴视物模糊4 h”于2015年4月17日入院。患者于4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为视物晃动,走路不稳,发飘感,伴有右眼不能闭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6期2016-01-20

  • 脑桥梗塞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张 晖 汪剑威★脑桥梗塞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潘燕李昊张晖汪剑威★目的 探讨脑桥梗塞患者脑桥梗塞体积与患病3个月后预后情况的关联性及脑桥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30例脑桥梗塞患者,按照头颅核磁及发病时间显示结果,分为超急性期(3~6h)6例,急性期 (7~72h)14例,亚急性期(94~336h)10例。30例急性脑桥梗塞均行头颅MRⅠ检查,并对其病灶位置分布、神经系统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期2015-10-19

  • 脑桥梗死致八个半综合征一例报告
    东2·头颈疾病·脑桥梗死致八个半综合征一例报告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 温州3256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 温州325000)吴赛珍1王旭彬1陈卫东2脑桥梗死;八个半综合征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5.03.006“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是由脑桥被盖部病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一组症候群。若同时累及同侧第七对颅神经致同侧面瘫,或累及双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3期2015-06-21

  • 脑桥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波 袁海成 许靖脑桥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吕辉 宋博 许波 袁海成 许靖目的 研究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预后。结果 高危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临床特点:眩晕、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和肢体瘫痪、构音障碍、偏身麻木、球麻痹、眼震、复视、意识障碍等。按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横轴位上的病灶位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2015-05-08

  • 大鼠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神经元对低氧呼吸反应的调节作用
    en通过实验提出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概念[4]。背侧脑桥是传统意义上的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主要结构是 KF核及 PB核[5~9]。研究表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对急性低氧引发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的呼气或频率成份具有特异性影响[10,11]。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们系统观察了大鼠背侧脑桥N-甲基-D-天氡氨酸(NMDA)受体及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低氧呼吸反应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脑桥的呼吸调控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

    山东医药 2015年4期2015-03-10

  • 罕见表现为“十五个半综合征”的双侧脑桥梗死1例
    -16)示:双侧脑桥高信号影,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2014-10-16)示:双侧脑桥低信号影。拟“脑梗死”诊断收住院。既往史:高血压病3年,血压最高160/80 mmHg,未服用降压药物;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卒中、周围血管病等病史;吸烟史20余年,平均每日20支;饮白酒史20年,每周2~3次,每次100~150 g;无遗传性家族疾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0/90 mmHg,双肺呼吸音清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6期2015-01-23

  • 75例不典型脑干梗死临床观察
    75例患者中,脑桥梗死47例,中脑19例,延髓9例。47例脑桥梗死中,脑桥基底部梗死27例,脑桥被盖部梗死11 例,脑桥基底被盖部交界处6 例,脑桥桥臂3例,中脑被盖部梗死8例,中脑顶盖部梗死6例,中脑脚间窝梗死2例,中脑大脑脚3例,延髓外侧梗死6例,延髓内侧梗死3例。2.3 影像学特点 75例患者,头部磁共振所显示的脑干责任病灶,均为腔隙性病灶,病灶直径0.2~1.5mm,形态多呈点状、片状、条索状分布,梗死灶急性期在DWI表现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8期2015-01-22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小脑和脑桥白质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下结构,如小脑和脑桥WML的研究较少,其临床意义仍然不太清楚。故本研究通过对2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脑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小脑和脑桥WML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资料完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6例,其中男119例,女87例;年龄为55~76岁,平均(67.8±7.1)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颅脑MRI检查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6期2014-02-08

  • 脑桥出血60例临床分析
    30%~40%,脑桥出血占脑出血的10%,出血多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占75%,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次之[1],脑桥位于延髓的上方,中脑下方,第V~Ⅷ对颅神经核团位于脑桥内,脑桥内还有与脑脊髓各部位之间灰质核团相互联系的中继核,有关呼吸、心脏血管等重要脏器位于脑桥内,由于脑桥解剖生理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脑桥出血的临床症状复杂,过去传统观念认为此病病死率高,预后差,很难存活,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对脑桥出血的诊断预后有了新认识,我科从200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9期2014-01-23

  • 脑桥梗死18例临床分析
    坊 261000脑桥梗死是比较常见的脑梗死,常见的脑桥综合征主要有Foville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Raymond-Gestan综合征、闭锁状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等,但多数症状不典型,正确认识常见脑桥梗死的症状体征,对评估病变严重性、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1-2]。诊断脑干梗死的主要影像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脑梗死的超早期6h检出率为83.3%~10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2期2014-01-23

  • 磁共振成像在多系统萎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脑实质萎缩、脑桥十字征、壳核外侧缘裂隙征、MCP高信号、壳核低信号,并测量所有受试者的MCP宽度。结果:所有MSA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小脑、脑桥、延髓、壳核萎缩,四脑室及桥延池扩大,其中15例(57.7%)可见脑桥十字征,6例(23.1%)可见T2像轴位MCP高信号,8例(30.8%)可见裂隙征,4例(15.4%)可见T2像壳核低信号。MSA组MCP宽度(6.4±1.4)mm明显小于PD组(9.2±1.1)mm与对照组(9.4±0.8)mm(均<0.0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1期2014-01-11

  • 磁共振脑桥面积测量在鉴别C 型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MRI表现,测量脑桥面积,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PD 患者及志愿者比较,探讨头颅MRI测量脑桥面积对诊断MSA-C及其与PD 鉴别的意义,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搜集2010年3月-2012年11月经本院确诊的21例MSA-C 型患者的病例资料。MSA-C 型诊断依据Gilman 2008 年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2]。MSA-C型组中男15例,女6例,年龄43~73岁,平均(58.2±10.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共济失调、构音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1期2013-11-03

  • 脑干梗死患者的诊断分析
    闭塞引起的中脑、脑桥或延髓缺血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着影像学的进展,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并非少见。脑干梗死的病因较多,损害部位的不同,发生梗死后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收集我院2010 年7 月—2012 年4 月住院治疗的30例脑干梗死患者,对其诊断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 例脑干梗死患者,其中男20 例,女10例; 年龄42 ~81 岁,平均58.6 岁。既往病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2013-08-15

  • 表现与半球梗死体征相似的脑桥梗死临床特征研究
    ,陈为安,李又成脑桥梗死是脑梗死中较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脑桥交叉综合征,即同侧颅神经及对侧运动或感觉受累,如Millard-Gubler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或Raymond-Cestan综合征等。由于脑桥特殊的解剖结构,典型的脑桥交叉综合征少见,其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大脑半球梗死。本研究通过比较临床体征相近的脑桥梗死与大脑半球梗死,分析两者在危险因素、影像学结果以及各临床特征间的异同,为临床早期鉴别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8期2013-06-22

  •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对比分析
    港 215621脑桥梗死,是一种脑缺血性疾病,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也是急诊影像较难准确诊断的脑疾病[1]。脑干梗死多发于脑桥部位,脑干梗死中的73%~82%都为脑桥梗死。通常情况下,脑桥梗死的诊断依据为:脑桥出现脑神经核团,且同时锥体束受损[2]。脑桥解剖结构具有特殊性,所以在临床中很少见到经典脑桥综合征,较为多见的是类似放射冠区、基底节区的病变特征,这就让脑桥梗死的早期诊断变得较为困难。近年来,在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尤其是MR(核磁共振成像)的普及应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29期2013-05-06

  • 以多个脑干综合征为表现的脑干出血1例
    1],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脑桥出血是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破裂导致,其起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能够存活且同时出现两种脑干综合征属罕见,现将1例脑桥出血致 Millard-Gubler综合征和Foville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 料患者,男性,43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2d”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患者2012年2月18日用力干活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站立,伴头晕头痛,言语含糊,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立即到外院就诊,头颅CT提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2013-01-22

  • 累及脑桥表面和脑桥内部的单侧孤立性脑桥梗死☆
    后循环梗死为孤立脑桥梗死[1-2]。根据梗死灶形态和分布,孤立单侧脑桥梗死分为两型:病灶延伸至脑桥表面的梗死和脑桥内部梗死。尸检和影像学研究认为病灶延伸至脑桥表面的梗死由基底动脉分支病变所致,而脑桥内部梗死由穿支动脉透明脂质样变引起[2-5]。以往有关孤立脑桥梗死的研究中,多数脑血管检查不完善或以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为主[2,6-7],少数运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5期2011-06-02

  • 一个半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死患者表现为左侧脑桥背内侧梗死7例,右侧脑桥背内侧梗死9例,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6例脑出血 CT检查均为脑桥出血,M RI检查表现为一侧脑桥背内侧短T1长T2信号。CT报告明确脑桥梗死2例,可疑脑桥梗死5例,9例未见脑干病变。6例脑出血均经CT明确脑桥出血,出血量平均4.3m L。2 治疗及预后脑梗死患者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脂及脑保护治疗,有脑水肿者给予降颅压治疗。脑出血患者给予降颅压、控制血压及支持、对症治疗。经急性期(2周)治疗后,16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期2011-02-10

  • 磁共振表现为脑桥十字征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03磁共振表现为脑桥十字征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李书剑△黄 月 党 雷 张杰文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3目的探讨磁共振表现为脑桥十字征的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为认识多系统萎缩临床特征及为多系统萎缩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3例经临床诊断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磁共振特征表现。结果3例患者均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脑桥十字征是其主要的磁共振特征表现。结论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8期2011-01-29

  • 脑桥梗死50例临床分析
    海 200011脑桥梗死是因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闭塞而引起相应脑桥部位供血区的缺血性坏死、软化,在脑干梗死中最为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供应广泛,侧支循环丰富,生理变异较多,一旦缺血,所致梗死灶的部位、体积、范围不尽一致,脑桥内部结构复杂,致使症状、体征错综多变,早期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在临床上,脑桥梗死既可表现为有特征性的症状与体征,又可出现类似于大脑基底节或放射冠区病变的临床表现,这与锥体束、颅神经核等结构在脑桥的分布特点有关[1]。MRI具有极高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3期2010-06-13

  • 32例脑桥出血临床分析
    000)资料统计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占脑干出血的79%以上,是神经科的急重症。脑桥出血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头部CT、MRI的检查结果,提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是治疗方案,及影响预后的关键。脑桥出血:通常为突然起病的深昏迷状态,而无任何预感或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双侧锥体束征和脑强直常见。早期表现病灶侧面瘫,对侧肢体瘫痪。1 临床资料本组挑选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脑桥出血患者32例,男性,21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11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