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翻译思想与实践概述*

2015-01-30 23:31廉亚健
中国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茅盾译介文学作品

□文│廉亚健

茅盾翻译思想与实践概述*

□文│廉亚健

茅盾的翻译思想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提倡忠实于原文内容和风格的直译,主张译文应体现原作的神韵,重视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茅盾的翻译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美国科幻小说的翻译,中期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以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后期苏联卫国战争小说的翻译。

茅盾 翻译思想 翻译实践

茅盾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茅盾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了文学创作与翻译的生涯。从1916年到1948年的32年间,茅盾共翻译了30个国家150多位作家的240多部作品,翻译字数多达200万字,体裁非常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等。茅盾一生主要致力于小说翻译,他的大部分翻译作品收录于1981年出版的《茅盾译文选集》。

一、从神韵到意境的翻译思想

茅盾是现实主义文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翻译和文学的目的都是为了“疗补灵魂的疲乏,修补人性的缺陷”。他的翻译思想独成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茅盾提倡直译,这与鲁迅的翻译观点一致。茅盾强调的“直译”,不是语言形式简单对等,更不是死译和硬译。它有两个要求:一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二是“能保留原文的情调和风格”。直译要求译者尽量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和内容,能表达原作的精神。“譬如,原作的文字是朴素的,译文却成了浓艳,原作的文字是生硬的,译文却成了流利;要是有了这种情形,即使译得意思上没有错误,可是实际上也是歪曲了原作。”[1]

茅盾在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史上首次提出神韵之说,将文艺学美学的标准引入翻译理论。他主张译文应体现原作神韵,还指出形貌与神韵之间是主次关系,“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文学的功用在于感人,译文如果不能保留原文的‘神韵’就难免要失去感人的力量”。[2]

茅盾很重视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他强调好的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风貌的艺术再创造。茅盾认为“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3]在翻译时他很注重体现作品的艺术意境,力图使读者与书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4]“意境”

说是对“神韵”说的发展与升华,这对文学翻译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茅盾的翻译实践

茅盾翻译文学作品是希望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革新中国的文学,促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从而达到改造社会、拯救国民的目的。根据不同时代及历史时期的需要而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其翻译实践可根据历史的发展大致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

1.初期(1916~1919)——从科幻小说做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严复积极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带来的影响,西方科幻小说的译介在中国兴起,鲁迅等翻译家开始译介外国科幻小说,比如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与《地底旅行》。他们力图通过西方文明及科学思想的输入,让国人摆脱愚昧无知。茅盾也开始在《新青年》杂志的“民主与科学”口号影响下,拿起翻译的武器,将西方先进的知识、文化与思想引入中国。

1916年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和孙毓修合作翻译了美国作家卡本脱撰写的《衣食住》,这本社会常识读物被认为是茅盾最早的翻译作品。茅盾认为中国民众缺乏科学教育,提倡科学知识乃是一切知识中最基本的知识。于是1917年、1918年两年,他连续翻译了短篇科学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两月中之建筑谭》和《二十世纪之南极》。这些翻译作品既给中学生普及了历史和科学知识,也为他后来从事长篇小说的翻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中期(1919~1935)——革命与现实主义文学及弱小民族文学的翻译

“五四”运动之后,茅盾受到鲁迅的影响,放弃科幻小说,转向革命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译介。他翻译的选材主要倾向于两种作品:一是欧洲尤其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文学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二是一些弱小国家民族的文学作品。

1919年他翻译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家里》,发表在《学灯》刊物上。之后他接连翻译了契诃夫的《卖诽谤者》《万卡》、高尔基的《情人》、左拉的《百货商店》、莫泊桑的《一段弦线》等。仅20世纪20年代初,他翻译的短篇小说就近百篇,其中既有革命民主主义的文学作品,也有一些外国作家的回忆录、社会评论文章及部分杂记。

他还提倡文学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同情弱小国家及“被侮辱被损害”的民族文学,因为它们描写的民众被损害和压迫的黑暗现实不仅令人同情和感动,还会引起国人共鸣;追求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会激发国人振奋。茅盾和鲁迅等人都是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指导下,1921年茅盾全面改革和整编《小说月报》,把它从鸳鸯蝴蝶派的阵地转变为新文学运动和文学翻译事业的阵地。在此后的10年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发表了大量反映弱小国家和民族斗争历史的文学作品,还出版了《俄国文学研究专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等专辑。自1921~1926年五年间,茅盾在《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关于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小说译作;另外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他的译著多达20部。

20世纪30年代,茅盾对翻译事业的贡献还体现在对译介刊物的编辑和出版上。1933年7月,郑振铎和茅盾作为主要发起人创立了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文学》曾译介过高尔基、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理、安徒生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以及有关他们的评论文章。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成为该杂志的发起人、撰稿人和负责人。《译文》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份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辟了新的战场。1935年,郑振铎主编大型文学译介刊物《世界文库》,鲁迅、茅盾等人担任此丛书的编译委员,为这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据统计,从1933~1935年,茅盾作为主要撰稿人在《文学》《译文》和《世界文库》上发表了33篇文学译作,题材涉及小说、散文及文学理论等,

其中苏俄作品8篇,土耳其作品2篇,新希腊作品2篇,法国、德国、丹麦、荷兰、挪威、匈牙利、比利时、波兰、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及尔、古罗马、美国的作品各1篇。另外他还出版了弱小民族的短篇小说译文集《雪人》(1928年)和《桃园》(1935年)。

3.后期(1936~1948)——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翻译

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开始转向苏联卫国战争文学作品的翻译。1936年茅盾翻译了苏联作家吉洪诺夫的自传作品《战争》,这本书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本质,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阴谋。1943年翻译发表了巴甫连科的长篇小说《复仇的火焰》,茅盾评价它是“描写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首先出世的杰作”。1945年发表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这部作品讴歌了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勇敢无畏的精神。1946年翻译了卡泰耶夫的《团的儿子》,这是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小男孩怎样加入红军团,成长为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此后,他还出版了《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等。

茅盾翻译苏联卫国战争的文学作品,表现了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坚定信念,反映了他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些译作张扬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英雄主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文学作品成为中国革命斗争的精神弹药,在革命队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结语

茅盾作为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其独特而系统的翻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史,对文学翻译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茅盾作为现代外国文学翻译和介绍的先驱之一,翻译作品数量巨大,题材众多,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应该认真梳理其翻译思想,研究其翻译作品,以期对当今的翻译实践有所借鉴和启示。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1]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茅盾.直译与死译[J].小说月报,1921,13(8)

[3]茅盾.译文学书方法讨论[J].小说月报,1921,12(4)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本文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课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J13SY70),山东省语委“十二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高校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30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茅盾译介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茅盾的较真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不怕被骗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茅盾手稿管窥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