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研究概述

2015-01-31 08:37江丰张炳立李玲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医学标准化核心

江丰,张炳立,李玲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教育管理

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研究概述

江丰,张炳立,李玲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医学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一门全球性专业。世界中医教育标准化事关学科发展及全球民众健康,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研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本文对近年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系列标准研究成果,如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等进行介绍、分析,并对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后续研究进行展望,为制定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构建、完善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体系提供研究信息参考。

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化

世界中医教育正在蓬勃发展,纵观世界中医教育发展现状,在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趋同形势,这也构成世界中医教育标准化发展的时代基础。

中医学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世代传承中,出现了很多著名医家和学术流派,中医学术呈现了“合而不同”的局面。近现代中国中医学发展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出现中医高等教育及专业课程分化,中医学教育带有西方学术的印记,促进了其海外传播。境外中医学教育多始于早期华人移民传播,自发发展,并逐渐获得西方社会的认可。境外中医学发展亦带有西方学术特点,但基于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然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增强,西方学者对中医学的中国文化内涵产生浓厚兴趣。世界中医学教育正呈现汇聚发展态势,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且势在必行。为了更好把握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化发展态势,本文对教育标准研究的成果进行介绍,并对标准研究的形势进行分析。

一、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建设成果

(一)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

中医确切的治疗效果赢得了世界各国民众的青睐,市场需求刺激各国中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但是世界中医学教育由于受各国(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等因素制约,其发展程度不平衡。许多国家的中医学教育发展欠规范,教育质量难以满足中医医疗市场的实际需要。因此,世界中医学教育亟需统一的中医学教育准入标准,以规范、引导各国中医学教育机构发展,提升各国中医学教育的品质。

2006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成立之初便联合各国中医学教育专家开展研究,参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等标准,结合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各国(地区)中医医疗市场适用性原则和教育机构所在国法律符合性原则等,通过对一些教育指标包括“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临床教学、考核标准以及行政管理”[1]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细化,起草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草案)》(以下简称“标准(草案)”)。2008年11月,标准(草案)在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获得通过。2008年12月,教指委将修订后的标准(草案)上报给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审议。2009年5月16日,世界中联正式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教育标准”)。

教育标准对中医学本科教育机构的办学基本要求和中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范,成为世界各国中医学教育机构专业发展的首个国际指导性文件。教育标准的通过有助于世界中医学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标准的通过是世界中医学教育发展史的上的一件大事,是世界中医学标准化发展的肇端,应积极推进教育标准的推广与落实。

中医学教育的标准化首先应重视中医学专业内涵的规范化,只有在确保中医学专业理论内涵健康传承的前提下,并充分发挥各地的教育特色和优势,才能促进各地中医学教育的本土化、规范化发展。课程是教育知识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规范专业课程可以有效促进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教指委依据教育标准的相关内容,联合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学教育专家研究起草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草案)》(以下简称“课程(草案)”)。2012年6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以下简称“核心课程”)在“世界中联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与第一次监事会”上被审议通过。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专业教育有了统一的“课程”可依。

核心课程按照“强基础,重实用,知本源,促发展”的设计思路,把中医学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分别纳入三个课程平台: (1)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平台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课程;(2)中医学临床知识技能课程平台含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3)中医经典选读课程平台含经典医籍选(导)读课程(由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分册组成)。各门课程知识点按照“必须、够用、适用、能用”的原则设置,并对各门课程提出了学时参考[2]。

核心课程的通过是世界中医学教育领域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明确了中医学教育的专业内涵,对促进中医学专业内涵传承、推进世界中学教育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为了方便各国中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积极落实核心课程,教指委组织有关中医学专业课程专家,结合世界中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从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依据教育标准和核心课程有关内容,对核心课程中各课程的具体知识点进行了研究、细化,起草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草案)》。2012年10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在“教指委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获原则通过。

教学大纲的通过标志着世界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有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有助于引导各国中医学教育机构规范开展教学活动,也为编写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奠定了基础。

二、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建设展望

教指委成立以来,在张伯礼会长的带领下,积极推进世界中医学教育的标准化工作,陆续研究制定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等教育教学标准,为构建和完善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与世界各国中医学教育的复杂现状相比,当前世界中医学教育的标准化工作还很薄弱,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制定完善并积极推广落实相关教育标准,扎实推进世界中医学教育的标准化工作进程。

(一)亟需“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教材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资料,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保障。也是落实与推广相关教育标准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中国中医学教育已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具有编写中医学专业教材的丰富经验。目前中国已有七版统编教材出版,中国在中医学专业汉英双语教材编译方面也进行了实践。但是多年的应用实践证明:这些教材能够完成中医学专业理论内涵的中文规范表达,但在跨文化(语言)传播方面缺乏优势,没能赢得各国使用者的广泛认可。在国外,一些当地学者在中国接受了系统中医学教育后,借助语言和熟悉国外中医学教育需求的优势,尝试编译的一些课程资料,赢得了当地业内人士的认可,成为在中医学课程教材编译领域的知名学者,如美国的Dan Bensky、英国的Giovanni Maciocia、澳大利亚的Steven Clavey等。然而这些课程著作之间常出现内容交叉、重合,专业理论系统性差,学术观点个性化等,影响中医学专业理论内涵的健康传承。

当前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中医学专业教材的优势,研究编译一套兼具国内外中医学教材优势的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二)应研究制定“世界中医学教育师资培训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是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教师是相关专业教育培训方案的贯彻者,具体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应重视中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工作,着力优化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应积极研究制定“世界中医学教育师资培训方案”,并通过实施师资培训促进相关教育标准的推广与落实,完善和提高世界中医学教育标准化工作。

(三)应研究制定“世界中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

专业认证已成为国际间评价专业质量的一项多赢模式。认证是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专业认证是保障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医学是最早开展认证的学科,中国中医学专业认证已开展多年,已有10余所中医药教育高等院校的中医学专业通过认证,使相关专业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鉴于当前标准化工作成果,世界中医学专业教育应借鉴全球医学教育的认证模式和经验,通过研究制定世界中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并在全球范围开展专业认证。伴随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深入,世界中医学专业的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以求生存、谋发展、增效益。开展世界中医学专业认证,顺应中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全球中医学教育市场的需求。

[1]张伯礼,李振吉,高思华,等.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张伯礼,李振吉,洪净,等.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G64

A

1002-1701(2015)03-0004-02

2014-06

江丰,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医学高等教育和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本文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体系研究”支持。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02

猜你喜欢
中医学标准化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标准化简述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