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015-02-02 02:45杨芳郭春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杨芳 郭春霞

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杨芳①郭春霞①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RA患者和70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ESR、RF、抗CCP和AKA四种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单项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抗CCP>AKA>RF>ESR,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甚至高达100%。结论: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沉;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致残性,以慢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即可出现软骨和骨的侵蚀性病变,造成关节结构破坏,最终发展成为关节畸形、强直,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1]。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6%[2]。目前主要的诊断依据是靠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由于该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以血清学检查为主,所以检查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传统血清学指标,如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不利于早期诊断[4]。近年研究发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如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AKA)等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5]。本研究通过检测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探讨四者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RA组)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其他自免组)。RA组100例,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6],其中男21例,女79例,年龄23~87岁,平均55岁;其他自身免疫组70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5例,痛风14例,强直性脊柱炎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7例,其他免疫性疾病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内国际相应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22~78岁,平均50岁。

1.2 方法 RF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20 U/mL为阳性;抗CCP抗体用ELISA法(德国欧盟),>15 U/mL为阳性;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德国欧盟),以角质层出现线状、板层状的典型荧光染色为阳性。ESR用自动血沉仪(北京普力生LBY-XC48型)检测,>20 mm/h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四格表计算三种抗体单独或联合检测对RA的各项诊断效能,采用 字2检验比较其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SR、RF、抗CCP及AKA结果分析 RA组的ESR、RF、抗CCP抗体及AKA明显高于自免组,见表1。

表1 两组ESR、RF、抗CCP及AKA检测结果

2.2 单独检测ESR、RF、抗CCP及AKA对RA的诊断效能 RA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为抗CCP>AKA>RF>ESR,阳性预测值依次为抗CCP>AKA>RF>ESR,阴性预测值依次为ESR>RF>抗CCP>AKA,见表2。

表2 ESR、RF、抗CCP及AKA单项检测效能比较 %

2.3 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效能评价 100例RA患者中RF和抗CCP联合检测均阳性40例(40%),RF和AKA联合检测均阳性38例(38%),三项指标均阳性27例(27%);其他自免组RF和AKA同时阳性,RF和抗CCP同时阳性,ESR、抗CCP和AKA三项同时阳性各1例,ESR、RF、抗CCP和AKA3项联合检测无阳性。两种以上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见表3。

表3 ESR、RF、抗CCP及AKA不同方式联合检测效能比较 %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经及时诊治可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改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止关节畸形的重要环节[7]。随着人们对RA认识的不断深入,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RA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对RA的早期干预,尽早阻断疾病进程是减轻RA损害的最主要方法[8-9]。RF是抗人或动物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的抗体,实质是IgG与IgG的免疫复合物,并不具备诊断的特异性,RF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老年人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甚至正常人也会出现阳性[10],限制了RF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抗CCP抗体又称为抗角蛋白抗体[11],是含瓜氨酸氨基酸残基的蛋白,为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主要为IgG类抗体,由RA患者的骨膜产生,抗CCP抗体是近年来发现RA具有特异性的抗体[12]。本研究显示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特异性高达94.3%,但敏感性较低,仅为47.0%。AKA是1979年Young等发现并命名的,其主要成分为IgG,它可与食管上皮角质层发生反应,以大鼠食管组织冰冻切片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在RA早期检出,但它因为敏感性低只能作为RA的辅助指标[13]。有研究发现关节炎轻微而AKA阳性的“健康人”几乎均可发展为典型的RA[14]。ESR在炎症性疾病、各种胶原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血液病等疾病时均可增加,和RF、抗CCP抗体和AKA联合[15],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从表1可见,RA组ESR、RF、抗CCP和AKA测定值均高于其他自免组;从表2可见,单独检测ESR、RF、抗CCP和AKA的敏感性分别为75.0%、70.0%、47.0%和41.0%;特异性分别为74.3%、80.0%、94.3%和92.8%,与国内外报道相近,阳性预测值依次为抗CCP>AKA>RF>ESR,以抗CCP为最佳;阴性预测值依次为ESR>RF>抗CCP>AKA,以ESR为最佳,说明抗CCP和AKA结合RF、ESR对RA具有较好的实验室诊断意义。从表3可见,两种以上抗体联合检测,灵敏度降低,但特异性却升高,ESR、RF、抗CCP及AKA联合检测特异性可高达100%,笔者认为ESR、RF、抗CCP及AKA联合检测对不完全符合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提示:ESR、RF、抗CCP及AKA可作为RA的实验室指标,每种指标各有其优点,可互为补充,任一项指标单独检测对RA的诊断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同时保证较满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临床医学上,根据流行病学的原理,对一个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需要对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减小敏感性和特异性重叠区,尽最大限度避免临床误诊、漏诊的现象发生。由此可得,需要对抗CCP抗体的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进一步RA的诊断效果,使其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究其原因,首先,RF虽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比较低,很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其次,AKA的诊断特异性虽然比RF的诊断特异性高,但由于当前临床技术的限制,在获得和保存抗体底物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且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进行检测,使得实验结果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造成实验结果判断缺乏一定标准化,最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出现一定困难。而将ESR、RF、抗CCP和AKA联合进行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特异性得到升高甚至高达100%。如果ESR、RF、抗CCP和AKA将任意两种或者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单独检测理想。但考虑到诊断实验指标要将诊断阳性标准定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位置,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的诊断价值,这一点和国内外大多数检测结果类似。

目前,医学界对于各类抗体和患者病情活动度相关性有看法不一,有研究表明,抗CCP抗体对预测RA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还有研究表明,抗CCP抗体在活动期较非活动期有明显升高现象,且和ESR有一定的平行关系。造成不同结论的原因可能是,首先,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的缘故,不少研究主要以某个横截面进行研究。其次,入选的病例存在差异,如果病程较长,那么RA的病情活动指标以及抗CCP抗体均会产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如果ESR、RF、抗CCP及AKA同时阳性基本可诊断为RA,联合检测对RA的早期诊断和尽早治疗,改善预后均有较高价值。

总之,联合检测ESR、RF、抗CCP抗体和AKA可以弥补单项指标诊断早期RA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以早期诊断,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延缓关节破坏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漏诊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范列英.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学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学杂志,2003,4(12):632-633.

[2] Bukhari M,Harrosiont B,Lunt,et al.Time to first occurrence of eroaions in inflammatory polyarthritis:results from prospective community-based study[J].Arthritis Rheum,2001,44(6):1248-1253.

[3]杜永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83-84.

[4] 崔玉豕、李季青,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82-483.

[5] 张蜀兰,李永哲,佟大伟.抗丝集蛋白抗体谱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5,6(3):177-179.

[6] 王峰.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5):387-391.

[7] 林国聪.抗-CCP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82-83.

[8]冯佩青,张龙歌.AKA、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29-30.

[9]李雪飞,武加标,任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30-31.

[10] 李鸿斌,李小峰,甘晓丹,等.抗核周因子等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24):20-24.

[11]贺赞静.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84-85.

[12]艾脉兴,曾小峰.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体的新认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15):195-197.

[13]陈静,林寿榕,王文华,等.抗CCP抗体、AKA、RF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1):972-975.

[14] 曾庆娣,陈兴国,刘春燕,等.RF、AKA、CCP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94-95.

[15]裴春红,赵春生.多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92-93.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Shangqiu 476100,China

The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ESR,RF,Anti CCP and AKA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YANG Fang,GUO Chun-xi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rheumatoid factor(RF),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 CCP) and anti keratin antibody(AK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RA).Method: ESR, RF, anti CCP and AKA in 100 patients with RA and 70 patients with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detected.Result: In RA group, positive rate of four index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group, individual testing RA diagnostic sensitivity for ESR>RF>CCP>AKA,the specificity of CCP>AKA>RF>ESR,combined detection of RA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 was elevated even higher amounts to 100%.Conclusion:Combined detection of ESR,RF,anti CCP and AKA can improve RA diagnostic specificity,has high value on early diagnosis of RA.

Rheumatoid arthriti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Rheumatoid factor; 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nti keratin antibody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2):001-003

①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杨芳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2.001

2014-08-29)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