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对策

2015-02-02 02:45娄爱青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家属

娄爱青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对策

娄爱青①

目的:总结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选取DKA患儿40例,通过医护人员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1)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儿血糖控制良好,酮体消失,酸中毒得到纠正,有效率为100%。家属非常满意度87.5%(35/40),满意度12.5%(5/40);(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血糖、HbA1c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和AG均降低,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但电解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治疗联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DKA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借鉴。

儿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护理

全球每年有65 000儿童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多达80%的儿童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DKA是由于相对或绝对缺乏胰岛素所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小儿糖尿病最严重的合并症,其病死率为1%~15%[23]。本科通过对DKA患儿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酮症酸中毒均得以纠正,出院时血糖控制良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科就诊的T1DM DKA患儿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8.35±2.56)岁,病程4~14个月,平均(7.21±3.00)个月。第1次发作33例,第2次发作7例。患者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原因和表现 所有受试者均因自我约束力缺乏和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全所致。应激状态(感染)12例,胰岛素认识不足10例,胰岛素使用不当8例,饮食或运动不当10例。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表现者28例,有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甚至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症状表现12例。急查血糖(PG)34.21~45.32 mmol/L,尿糖3+~4+,尿酮++~4+,糖尿病相关抗体均阳性。

1.3 护理对策

1.3.1 急诊护理

1.3.1.1 明确诊断,评估意识 注意倾听患儿和家属主诉,避免误诊或漏诊。出现烦躁、嗜睡、意识不清时,应做好四肢约束,拉好床栏,避免坠床。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1.3.1.2 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1~2 L/min,持续心电监护,密切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神志、意识、面色瞳孔等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检测PG、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指标,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乏力、腹胀、呼吸困难等低血钾表现,关注心电图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1.3.1.3 输液治疗 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一条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按0.1 U/(kg·h)由微量输液泵匀速泵入以降低PG[4-5]。

1.3.1.4 控制感染 如有感染,应寻找感染源,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1.3.2 患儿护理

1.3.2.1 心理护理 DKA起病急、病情严重,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容易出现悲伤、愤怒、绝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介绍相关知识,了解DKA的原因、发病机制、发展方向和预后情况。因需终身使用胰岛素和限制饮食,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给予患儿关怀和照顾,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6]。

1.3.2.2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DKA整体治疗的基础,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血糖的高低。饮食原则是控制而不是限制,其目的是满足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7]。告知家属控制饮食的方法、各种食物中的含糖量及糖尿病饮食种类等。根据身高、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能量,简易公式为1000+(年龄×80~100)。辅助营养师制定饮食方案,饮食分配为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质15%~20%,脂肪25%~30%,全日热量分为早餐1/5,中晚餐各为2/5。每日进食应定时定量,误随意加餐。

1.3.2.3 健康教育 介绍糖尿病和DKA的相关知识,包括PG监测、胰岛素的使用、低血糖的预防及运动。(1)PG监测:在家中自测PG多为指尖血,建议选择神经末梢较少的手指外侧采血,可减少疼痛感,但避免太靠近指甲。采血时,进针深度一般为2~3 cm,使血液自然流出,切勿用力挤压。根据指南规定,使用胰岛素的儿童监测血糖≥4次/d,HbA1c检测1次/3个月,为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依据[8]。(2)胰岛素使用:因DKA患者多为儿童,注射胰岛素需监护人完成,故相应家属须了解患儿所使用胰岛素的特性。本文中28例采用短效胰岛素,12例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一般皮下注射后15~60 min起效,2~4 h达高峰,持续5~8 h。速效胰岛素10~15 min起效,1.0~1.5 h达高峰,持续4~5 h,注射后切记不能立即运动。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吸收速度最快的腹部,其次为上臂内侧,大腿内侧和臀部。选择腹部多采用多部位轮流注射法,以减少注射部位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或肥厚等情况发生。注射时垂直进针,进针后确定胰岛素注射于皮下,停留5 s,垂直拔针。胰岛素保存在4~6 ℃为宜,开启的胰岛素使用周期不可超过2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偶见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儿童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一般随使用过程会逐渐消失,如仍未变化,需咨询医生。(3)低血糖的预防:随身携带糖块或巧克力等甜食,自备联系卡,记录家属的电话等信息。注意注射胰岛素后是否有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如出现需咨询医生,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4)运动疗法:运动也是控制PG的重要措施,适当的运动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对糖的利用,改善脂质代谢[9]。运动方式一般选择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步行[10]。

1.3.2.4 基础护理 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勤洗、勤换、勤按摩,勤剪指甲。注意口腔、注射和采血部位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温度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治疗和护理,本组患儿均好转出院,PG控制良好,酮体消失,酸中毒得到纠正,有效率100%,住院6.3~9.5 d,平均(7.4±1.8)d。家属非常满意度87.5%(35/40),满意度12.5%(5/40)。出院后随访3个月,未再发生DKA。

2.2 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因2例失访,最终完成38例。复测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见表1。

3 讨论

研究发现,胰岛素在脂肪、蛋白质和糖类代谢中至关重要[11]。儿童糖尿病多为T1DM,其病理学原因是胰腺SS细胞的渐进性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又是导致DKA的主要原因[12-13]。DKA抢救中的护理和患儿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来自护士的教育和帮助,可使患儿和家属对DKA有初步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DKA发生率[14-15]。

表1 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随机PG(mmol/L) HbA1c(%) pH PaCO2(mm Hg) PaO2(mm Hg)治疗前 38.33±9.52 8.21±1.37 7.21±0.10 28.65±9.08 69.73±8.62治疗后 7.05±1.23* - 7.41±0.04* 36.34±0.78* 80.43±4.79*随访 3 个月 6.49±0.33* 6.92±0.48* 7.41±0.02* 37.63±1.89* 81.28±5.80*续表1时间 HCO3-(mmol/L) 血K+(mmol/L) 血Na+(mmol/L) Cl-(mmol/L) AG(mmol/L)治疗前 14.67±5.04 4.01±0.59 138.01±3.55 102.22±3.47 21.10±4.12治疗后 21.00±1.52* 3.99±0.04 137.62±3.46 104.60±4.79 11.80±2.61*随访 3 个月 23.10±1.79* 4.00±0.18 139.80±1.14 105.11±4.73 11.50±1.96*

本组患儿入院后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微量输液泵匀速泵入胰岛素等综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均好转出院,PG控制良好,酮体消失,酸中毒得到纠正,有效率100%。家属非常满意度87.5%(35/40),满意度12.5%(5/40),提示医疗联合护理可改善患者PG,纠正酸中毒,预防脱水,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未再发生DKA。复测各项实验室指标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PG、HbA1c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和AG均降低,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但电解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说明,对心理、饮食、糖尿病和DKA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可提高患儿和家属对糖尿病的了解,提高技能掌握能力、有效的控制PG、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治疗联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PG水平,降低DKA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借鉴。

[1] 吕文山,崔岚巍.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及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12):127-130.

[2] 常金峰,王尉青.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6例诊治及误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63-164.

[3] 卢贤秀.22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2):125-126..

[4] Rosenbloom A L.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J]. Diabetes Ther, 2010,19(57):103-120.

[5] 曹丽.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1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12):356-357.

[6] 郑晓萍,陈红,陈晓春,等.24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急救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1096-1097.

[7] Al Hanshi S,Shann F.Insulin infused at 0.05 versus 0.1 units/kg/hr in children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J].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1,12(12):137-140.

[8]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8(15):S1-S42.

[9] Schmidt C A, Bernaix L W, Chiappetta M,et al.In-hospital survival skills training for type 1 diabetes: perceptions of children and parents[J]. MCN Am J Matern Child Nurs, 2012,37(15): 88-94.

[10] 崔芳,徐德宏,沈培.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1例[J].吉林医学,2011,32(15):803-804.

[11] 廖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58-59.

[12] Weir G C, Bonner-Weir S.Islet β cell mass in diabetes and how it relates to function, birth, and death[J]. Ann N Y Acad Sci, 2013, 12(81):92-105.

[1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4[J].Diabetes Care,2014,37(35):S14-S80.

[14] 程丽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50-51.

[15] 殷晓霞.8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93-94.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0,China

First-ai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LOU Ai-qing.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first-ai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Method:40 children with DKA were carried out effective care with doctors and nurses.Result:(1)Through aggressive treatment and careful nursing care, the blood glucose was good control,the ketone body was disappeard and the acidosis was got correct. The therapy effective rate was 100%, and the great satisfaction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family member was 87.5%(35/40) and 12.5%(5/40).(2)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HbA1c,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and AG after treatment and follow-up three month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but the change of electrolyte contained was Unapparent(P>0.05).Conclusion:Treatment with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sugar level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KA.

Children; Diabetic ketoacidosis; Nursing

娄爱青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2):079-081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2.027

①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 201100

2014-09-03)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家属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