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责任制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2015-02-02 02:45黎玉媚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责任制宫颈癌护士

黎玉媚

整体责任制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黎玉媚①

目的:分析并评价整体责任制护理对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相关评定项目。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切口发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对术后随访时间、对术后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整体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整体责任制护理; 宫颈癌手术患者; 护理质量

整体责任制护理通过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优势互补,可显著降低医疗风险及护理风险[1]。护理小组责任制+管床护士责任制+床边护士工作责任制+床边记录责任制构成了本院妇产科整体责任制护理的服务模式。每位护士负责4张床位,护理组长与高级责任护士对护理小组成员的护理分工、工作质量等给予指导,并组织护理查房,检查护理质量,指导护士处理疑难患者的护理工作,督促与落实护理措施,对执行难度大的护理操作组织护理会诊;责任护士则主要负责对患者的日常治疗与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等。通过密切观察围术期宫颈癌患者,及时质控其存在的潜在高风险护理问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31~59岁,平均(43.0±8.2)岁。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30~68岁,平均(42.4±7.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采取整体责任制护理方案。具体责任制护理措施:(1)加强心理护理。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程度不够,而整体责任制护理要求患者从入院直至出院只安排1名固定的责任护士进行护理。责任护士需要从入院教育、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日常检查、用药指导、围术期健康宣教等方面全程负责,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及归属感,心情愉快地配合手术及护理[2]。(2)做好饮食护理。术前责任护士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者进行护理会诊[3]。(3)疼痛护理。术后责任护士每隔4 小时使用“简易疼痛评估尺”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与主管医师共同给予患者疼痛干预[4]。对于疼痛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应重点减轻其心理负担,采取同情、倾听等技巧与其沟通,给予其安慰及鼓励,消除一切导致疼痛加剧的因素。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分散注意力、心理疏导以及音乐疗法等。对疼痛评分在4~6分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可给予弱阿片类及抗炎药物等进行联合干预。(4)体位护理。对实施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至少6 h。若病情平稳,术后次日可取半卧位,以松弛其腹部肌肉,尽可能消除腹部切口的张力;半卧位便于深呼吸,避免出现肺不张状况,而且便于腹腔引流,术后腹腔内炎症渗出液及血性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至直肠窝,防止刺激膈肌,避免刺激脏器[5]。(5)功能锻炼。责任护士于术后4~6 h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及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频率为10~15/次,由被动转为主动活动,逐步递增次数,但以勿使患者感到疲劳为度。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可下床。

1.3 预防并发症 (1)预防感染。确保良好的病室环境,防止患者感冒[6]。术后1~3 d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发现高热者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及时处理,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管道护理,与患者接触前后均严格洗手,确保切口敷料清洁干净。固定好引流管,避免扭曲折叠以确保引流畅通,引流出口应高于引流固定,避免发生逆流而造成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的过程应无菌操作。会阴处每日早晚分别进行抹洗。(2)腹胀的预防。对病情允许患者可早期下床进行活动,增强胃肠功能,减轻腹胀症状[7]。(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改变情况。对突现情绪烦躁、口唇青紫、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发生肺栓塞,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4)压疮的预防。协助患者及时翻身,对其受压处进行按摩。

1.4 评价方法 (1)在患者出院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评价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对其术后注意事项、定期复查时间、日常护理对策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对患者的调查结果评定分数,各题的满分均为20分。(3)评价星级护理工作。首先评价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定项目包括:护理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疼痛护理、输液护理、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态度;再评定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包括入院宣教、检查情况、用药指导、围术期教育、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出院指导。对上述项目的评价分为满意、一般或不满意三种。问卷满意项目>90分代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8]。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切口发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对比结果 例(%)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随访时间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结果

3 讨论

宫颈癌为妇科多发的恶性肿瘤,给妇女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9]。由于近年来国际上大多通过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方法进行普查,大力开展防肿瘤的普查及宣传工作,使妇科宫颈癌的发病率大幅降低[10]。研究表明,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晚期宫颈癌患者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则呈现升高之势[11]。在妇科临床上,宫颈癌大多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创伤性大、术后多发感染及并发症等缺点,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2]。

随着妇科医学技术的发展,妇科护理工作模式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宫颈癌手术的成功与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方案与健康宣教是否执行到位,患者对护嘱与健康宣教的依从性高低能够决定护理质量的高低[13]。本院妇科通过对护理分工方式、管理模式、排班模式以及护理管理进行调整,扎实地落实基础护理工作责任,旨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本院目前开展的整体责任制护理的服务模式,采取小组责任制护理,对质控架构做出了调整。一级质控、二级质控及三级质控分别由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以及护士长来完成。护理组长与护士长凭借三级护理进行查房,使责任护士解决不了的工作困难迎刃而解,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发生的腹胀、肺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建立具有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方案;采取管床责任制,使“我的患者、我的护士”的责任制关系深入人心,使患者从入院教育、饮食与心理护理、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后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等过程实施无缝隙链接式护理[14];开展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将护士站转到病房中,提倡主动服务,使护士在护士站与病房之间直接对接,节省护士与患者的时间;采取床边记录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体位、舒适度、存在风险、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等给予评估,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发现护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时,及时给予调整,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准确,避免发生医疗纠纷[15]。

综上所述,开展整体责任制护理的服务模式能够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舒适感,提高了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了康复进程,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1] 刘楠. 晚期宫颈癌经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58-59.

[2] 王正英, 刘晓芳.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23(11): 7-9.

[3] 冯雄文,吴碧青,朱彩屏. 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1-62.

[4] 黄天雯, 何翠环, 陈晓玲, 等.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3): 221-224.

[5] 蔡凤勤. 自理能力评估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100-101.

[6] 孙淑敏.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40-141.

[7]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26-228.

[8]赵辉. 37例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33-134.

[9] 朱雪萍, 蒙立艳. 中晚期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的护理 [J]. 现代医院, 2011, 11(12): 87-88.

[10] 曾红学,王蓉,李金伟.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34-36.

[11] 赵静玲, 伍欣星.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的体会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35): 152-153.

[12] 段美玲.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104-106.

[13] 王志红.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8):108.

[14] 伍娟英. 舒适护理在87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 内科,2011, 6(5): 513-514.

[15] 姚水梅.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74.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2.028

①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 广东 惠东 516300

黎玉媚

2014-08-25)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责任制宫颈癌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