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2015-02-10 05:40姚玉平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木桶木板辅导员

姚玉平

(六盘水师范学院 历史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1)

“木桶效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姚玉平

(六盘水师范学院 历史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高校做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压力和挑战。辅导员如何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木桶效应”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不无裨益的借鉴和思考: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善于补短;强化团队精神;辩证看待学生。

“木桶效应” 高校辅导员 启示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负责所管理班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工作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1.工作内容广泛。

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大学生的学习、安全、就业交友、心理健康、评优与奖助学金的发放,班风建设与党团员的培养发展,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指导等各个方面,都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内容。

2.工作方法系统。

辅导员工作看似千头万绪,杂乱无章,而事实上是有章可循的,这就是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法有,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它们都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3.工作素质要求全面。

辅导员要从多方面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辅导员应具有一套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要求辅导员既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还要有较好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王舒,王小芬,2008)。

(二)高校辅导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剧增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辅导员工作的范畴从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多个领域不断延伸和快速扩展,高校辅导员的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也出现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头绪多,压力、强度大。

目前,辅导员的事务性、应急性工作大量增加,再加上德育教育的长效性,导致大多数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体意识缺失严重,没有精力,也少有动力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另外,学生考试作弊,退学、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甚至于学生的逃课及非正常死亡都归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与辅导员的考核成绩、工作业绩挂钩等,导致辅导员心理负担重,压力大。

2.辅导员收入低、地位低、发展机会少,队伍不稳定。

由于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特点和许多具体问题,如职称、工资、绩效等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个人发展存在一定局限,多半沉溺于繁琐事务,缺乏成就感和身份认同感,加上同其他与位相比职业成长与收获的反差,使不少辅导员不能安心做好此项工作。

3.辅导员知识结构不完善。

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若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不可能有效地为学生释疑解惑(徐建华,2006)。辅导员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使用和网络等,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木桶效应”的内涵及其修改应用

“木桶效应”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在管理学中提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指一个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木桶,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非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那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这一规律被人们称之为“木桶效应”或“短板效应”。“木桶效应”对于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把“木桶效应”理论扩展应用到班级学生工作管理中,要求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自强不息、乐于助人、勤奋学习,文明健康,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把一个班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如果其中哪一位成员在任一方面存在不足,都将会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因此,要使每块木板都达到期望的高度,并无漏洞,这样木桶才能多装水,自己所管理的班级的综合绩效才能提高。

三、“木桶效应”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正确客观评价自己,善于补短。

“木桶效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影响生死。推及教育领域,辅导员就如一只木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缺点,缺点就如木桶的最短板,而那块最“短板”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一生。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辅导员的“木桶效应”,将会影响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影响一个班级的工作水平。某些辅导员霸道之气凸显,一切唯我独尊,管理方式简单、生硬、粗暴,官架十足,总是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服从”、“统一”,漠视已进入成人阶段大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要求;某些辅导员在上级领导面前阿谀奉承、奴气十足,在学生面前又霸气冲天,其后果是学生模仿他的行为,不知尊重他人。辅导员自身的这些“短板”,不仅最终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极大地干扰、破坏教育效果,还将使自己的事业陷入困境,苦恼不堪,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成就的获得。

要提高班级整体实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辅导员个人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都极其重要。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辅导员要客观辩证地评价学生和自己,敢于直面自己在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各项不足,并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强化团队精神。

木桶的最大容量还象征着一个单位、部门、班集体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木桶的长久储水量,木桶的各个木板之间配合的紧密性是绝不容忽视的。由于每一块木板都有其各自特定的位置和顺序,只有相互间配合紧密,才能盛水,否则,就会导致漏水。因此,在学校育人团队里,各个部门成员间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以保证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否则单个的木板越长则越可能产生内耗、浪费越大,而且这样长短不一的一堆木板是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木桶、一个团队的(杜红霞,2009)。

学校每一个系室、部门如同一只木桶,要想盛满水,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立德树人的任务,学校每个成员的个体素质和相互间的团结互助,形成育人合力举足轻重。就是在每个成员的能力都很强的集体中,如果成员间单打独斗或互相拆台,那只能是一盘散沙,形不成战斗力。因此,辅导员不仅要以良好的团队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还要将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集体。这既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三)辩证地看待学生。

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力素质最弱或者一般素质的学生往往是关键因素。就如一个组织构成的各个部分也常是优劣不等的,但劣势部分常常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而它又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不可弃之,否则更装不了水。一个班级,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有“长”有“短”。教育不仅仅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应培养人格健全、品德良好、全面发展的学生。

1.识别“长、短”板,并平等对待。

作为管理者应该经常深入学生,开展认真周密地调查了解活动。逐渐将每位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行为习惯、认识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而对待每位学生,要像天平一样,不分厚薄,同等看待。正如韩愈在《昌黎先生集》中所说:“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2.营造“长短互补”的氛围。

辅导员应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目前在校部分“90后”大学生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和包容,同学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所以,要像处理木板之间的关系一样,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本校有序排列,然后将木板黏合。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有特色的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把所有学生的心凝聚起来。

3.短中见长。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正在成长的每位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个性中都包含着消极与积极、优点和缺陷两个方面。辅导员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他们,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

另外,木桶储水的多少还取决于木桶底面的面积。如果一个水桶的底面面积小,就如学生在班集体中缺少了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与张扬自己个性的一个宽广的平台,失去了一个可以充分自由活动的天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设法为学生构建一个足够大的发展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出彩”。

总之,“木桶效应”应使辅导员时刻警醒,不断修正、完善自己。“木桶效应”既是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利器,又是指导辅导员工作的法宝。在新时势下,用好“木桶效应”必将会促进辅导员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1]杜红霞.领导干部应谨防自身“短板效应”[J].今日中国论坛,2009,(1):53.

[2]董庆,温刚.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的辅导员工作[J].教育研究,2006,(7):79-80.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7-23.

猜你喜欢
木桶木板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木桶兄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木板
READINGS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