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红外光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20例女性面部松弛临床观察

2015-02-20 06:44黄祥玉李世荣戴秀萍罗启林刘易作
重庆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外光光斑激光治疗

魏 红,黄祥玉,李世荣,戴秀萍,叶 青,罗启林,刘易作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 400038)



点阵红外光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20例女性面部松弛临床观察

魏 红,黄祥玉,李世荣△,戴秀萍,叶 青,罗启林,刘易作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重庆 400038)

目的 观察点阵红外光技术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在面部松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面部松弛、静止性皱纹女性20例,下半面部及颈部采用波长850~1 350 nm的点阵红外光治疗,光斑12 mm×28 mm,能量密度46~70 J/cm2,脉宽5~10 s;上半面部用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2~3遍,光斑10 mm ×15 mm,能量密度45~50 mJ/mb,脉宽15 ms,间隔4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前、后患者拍照,并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面部皮肤收紧,面部皱纹减少变浅,毛孔变小,肤质细腻光滑。显效率30.00%(6/20),有效率60.00%(12/20),总有效率90.00%(18/20)。治疗后1个月20例女性皮肤检测系统(VISI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VISI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皮肤无色素沉着,无渗出及结痂。结论点阵红外光技术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松弛,可达到紧肤,除皱改善皮肤质地的作用。

红外线;点阵激光;面部松弛;治疗结果

皮肤衰老是一种退行性生理改变。皮肤衰老的体表特征主要为皱纹出现和皮肤松弛[1]。如何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以超脉冲CO2和铒激光为代表的剥脱性激光紧肤除皱术,被认为是“金标准”[2-3]。但该种治疗技术也存在明显不足,如患者术后治疗区会出现长时间色素沉着;治疗后皮肤渗出、结痂,而且有较长的误工期。本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应用新型的点阵红外光LuxDEEPIR技术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松弛、静止性皱纹女性20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门诊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面部松弛、静止性皱纹女性20例,年龄35~75岁,平均46岁。皮肤Fitzpatrick分型为Ⅲ型和Ⅳ型。治疗前6个月未接受过激光、射频、肉毒素注射和皮下注射填充剂等治疗,6个月内未使用过维A酸,果酸或其他化学药物剥脱除皱治疗。治疗区包括上半面部(含眶周静止性皱纹、眼睑部皮肤松弛区)、下半面部和颈部。

1.2 方法

1.2.1 仪器及参数 治疗仪采用Palomar公司的StarLux多功能平台。下半面部、颈部治疗选用LuxDEEPIR(波长850 ~1 350 nm)的点阵红外光,光斑12 mm×28 mm,能量密度46~70 J/cm2,脉宽5~10 s;上半面部治疗应用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光斑10 mm×15 mm,能量密度45~50 mJ/mb,脉宽15 ms,见图1。

1.2.2 术前准备 治疗前常规清洁面部,用数码相机拍摄正位、侧位45°的照片。用苯扎氯铵溶液(洛斯特制药公司)消毒面部,下半面部涂好治疗油(Palomar公司)。

图1 治疗分区及治疗光斑分布示意图

1.2.3 治疗方法 先用点阵红外光治疗手具治疗下半面部、颈部,选择合适的参数,治疗头垂直紧贴面部,治疗区光斑不重叠,治疗2~4遍。再应用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上面部,光斑横向重叠50%,纵向重叠20%(图1),分区治疗2~3遍,间隔4周治疗1次,整个疗程治疗4次。每次治疗结束后治疗区冰敷30~40 min。

1.2.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文献[4-5]在治疗开始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采皮肤检测系统(VISIA)评测方法评价进行疗效评定。VISIA评分分值为:0~100%,同时由两位医生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照片对比,双盲评定疗效。显效:面部皱纹面积减少75%以上,皱纹明显变浅,皮肤松弛显著改善;有效:面部皱纹面积减少25%~75%左右,皮肤松弛有一定恢复;无效:皮肤松弛、皱纹没有明显改变或病变面积消退少于25%。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人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VISIA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面部皮肤收紧,面部皱纹减少变浅,毛孔变小,肤质细腻光滑。显效率30.00%(6/20),有效率60.00%(12/20),总有效率90.00%(18/20)。治疗后1个月20例女性VISI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20例女性治疗前、后VISIA评分比较

2.2 不良反应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治疗结束后治疗区轻微疼痛、红斑、水肿。治疗区局部红斑不需处理,在术后2~3 d均可消失。治疗区疼痛、水肿通过术后冰敷30~40 min即可缓解。20例患者均未出现色素沉着。点阵红外光治疗后患者感觉舒适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紧肤术是面部年轻化的重要手段。微创、无创的紧肤技术首先通过使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受热变性引起其即刻的收缩,同时启动热损伤修复,活化、诱导真皮层内的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生胶原蛋白,发生皮肤局部组织重构,最终达到紧肤的目的[6-7]。激光技术因为具有高能、微创或无创、符合要求的穿透深度等特点,使之在除皱、重塑面部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前以超脉冲CO2和铒激光为代表,作为金标准的剥脱性激光紧肤除皱术,因为同时存在对表皮的直接损伤,有明显的结痂和较长的愈合时间,临床应用的缺点也显而易见[8-9]。

近红外光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加热深度集中在皮肤1~2 mm的真皮网状层。它可使真皮层的胶原纤维热变性引起即刻收缩,诱导局部热损伤修复生成新生胶原蛋白、发生组织重构,同时又避免了对皮下脂肪层的损伤。该特点使得其在临床紧肤、面部重塑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宽谱红外光在治疗过程中仍有红斑、肿胀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孤立的表浅水泡[10]。本研究采用波长850~1 350 nm的点阵红外光,利用点阵输出宽谱红外光源,可保留损伤区域附近表皮组织的完好,有利于治疗区的快速修复,缩短了恢复时间,显著减少了表皮损伤的危险。且LuxDEEPIR结合了智能式三重冷却技术,可在脉冲发射前、中、后对治疗区进行持续的冷却。脉冲发射结束后治疗区皮肤即刻表皮温度可保持在20 ℃左右。本科治疗的20例女性在点阵红外光治疗区均未出现明显的红肿,无结痂,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区感觉舒适,耐受性好。由于其光斑较大,为12 mm×28 mm,采用四点接触式E-FIELD技术,适合治疗皮肤、皮下组织稍厚,整体较柔软的眶下面部及颈部皮肤。

1 540 nm点阵激光也是非剥脱激光的一种。该单一波长激光水分吸收峰值低,结合点阵技术,可穿透到深度约2 mm的真皮层,在治疗区皮肤形成多个陈列排列的柱形微孔结构样微小热损伤区。从而减少了皮肤表皮层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表皮角质层的完整[11-12]。StarLux的1 540 nm点阵激光治疗头一样带有接触式冷却装置,可有效降低治疗区尤其是表皮的温度,减少皮肤的损害。本科治疗的20例女性治疗区仅有轻微疼痛、红斑、水肿。局部疼痛、水肿通过冰敷30~40 min即可缓解。治疗区红斑术后2~3 d可自行消失。整个治疗中不良反应小。Lux 1 540 nm点阵激光由于其波长单一,配合精准光镜,可控性好,更适合治疗皮肤相对较薄,治疗区精细度要求高区域皮肤如额部及眶周皮肤。

综上所述,本科通过点阵红外光联合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有机结合,治疗20例女性面颈部皮肤松弛,有效率达90%。VISIA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面部重塑效果。且整个治疗过程耐受性好,治疗不良反应轻,无误工期。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高。本研究结果提示,点阵红外光配合非剥脱1 540 nm点阵激光是消除面部松弛,紧肤、重塑面部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实践探讨和深入研究。

[1]向芳.皮肤衰老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11,35(12):1138-1140.

[2]Chwalek J,Goldberg DJ.Ablative skin resurfacing[J].Curr Probl Dermatol,2011,42(1):40-47

[3]Tajirian AL,Goldberg DJ.Fractional ablative laser skin resurfacing:a review[J].J Cosmet Laser Ther,2011,13(6):262-264.

[4]周展超.皮肤美容激光与光子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8.

[5]艾俊俊,宋为民.激光强脉冲光及射频技术在皮肤美容治疗中的不良反应[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37(4):217-221.

[6]Kirkland EB,Gladstone HB,Hantash BM.What′s new in skin resurfacing and rejuvenation[J].G Ital Dermatol Venereol,2010,145(5):583-596.

[7]Beer KR.Combined treatment for skin rejuvenation and soft-tissue augmentation of the aging face[J].J Drugs Dermatol,2011,10(2):125-132

[8]Stulhofer Buzina D,Lipozencic J,Bukvic Mokos Z,et al.Ablative laser resurfacing:is it still the gold standard for facial rejuvenation[J].Acta Dermatovenerol Croat,2010,18(3):190-194.

[9]Preissig J,Hamilton K,Markus R.Current laser resurfacing technologies:a review that delves beneath the surface[J].Semin Plast Surg,2012,26(3):109-116.

[10]杨鹏,麦跃,孙林潮,等.近红外光Titan治疗面颈部皮肤松弛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215-2217.

[11]Verhaeghe E,Ongenae K,Dierckxsens L,et al.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resurfac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scars and grafts after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3,27(8):997-1002.

[12]Leheta T,El Garem Y,Hegazy R,et al.Non-ablative 1540 fractional laser:how far could it help injection lipolysis and dermal fillers in lower-face rejuven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Cosmet Laser Ther,2013,15(1):13-20.

魏红(1971-),主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美容激光医学临床应用研究。△

,Tel:13908399221;E-mail:zhengxing@vip.163.com。

�验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0.034

R730.57

B

1671-8348(2015)10-1394-02

2014-10-15

2014-12-10)

猜你喜欢
红外光光斑激光治疗
基于石墨烯/硅微米孔阵列异质结的高性能近红外光探测器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石墨烯纤维可应用于中红外光电子器件通讯
有趣的光斑
有趣的光斑
夏末物语
红外光电子物理的相关研究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