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和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015-03-02 01:18罗业琳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淋巴细胞宫颈癌

罗业琳

作者单位:543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和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罗业琳

作者单位:543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根治性手术,对照组仅采用手术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回访,收集2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判断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据以往的研究显示,PLR最佳临界值为123,本研究证实PLR<123的临床有效率高于PLR≥123的患者,2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后效果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PLR与宫颈癌的预后效果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治疗前检测PLR简单、方便,PLR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效果的标准,但不能用来预估预后效果。

【关键词】血小板;淋巴细胞;新辅助化疗;宫颈癌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691~693)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生率都呈上升趋势[1],已成为妇科疾病中致死率第二的疾病[2],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新增宫颈癌患者。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宫颈癌的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倾向[3]。临床方面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手术后治疗效果无法预估,因此需要能够判断手术疗效的因素[4]。目前关于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多,却鲜有关于治疗效果预判标准的研究。本研究是关于PLR与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生存状况的关系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入选患者要求:①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WHO公布的宫颈癌标准。②排除患者盆腔疾病造成的误诊。③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自愿参与本实验并配合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健康调查。④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肿瘤病史,经检测血尿素氮≤25 mg/dL、胆红素≤2 mg/dL、肌酐≤1.5 mg/dL。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广泛性子宫全切除术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经静脉注射以铂类为基础物质的治疗药物,TP方案为顺铂75 mg/m2或卡铂400 mg/m2结合紫杉醇210 mg/m2或多西他赛100 mg/m2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500 ml进行配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增加化疗或放疗,化疗必须在术后2周后才能进行。采用直接观察、测量肿瘤病灶大小、阴道B超、CT、MR图像等进行疗效评估。

1.3治疗效果

完全缓解:肿瘤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缩小程度达到50%以上。稳定:肿瘤最大直径缩小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进展:肿瘤病灶最大直径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临床有效率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的比例,无效率为稳定和进展所占的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术前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PLR≥123的患者有12例,有7例经治疗有效;PLR<123的患者有28例,有27例经治疗有效。对照组PLR≥123的患者有16例,有5例经治疗有效;PLR<123的患者有24例,其中20例治疗有效。PLR<123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PLR≥123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宫颈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

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有淋巴结转移是能够独立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P值为0.017,而PLR并不能够作为预判宫颈癌治疗效果的标准,P值为0.843。见表3。

表3 宫颈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

3讨论

新辅助化疗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了肿瘤分期的过程[5],增强手术的清除率,然而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临床反应不理想[6],会因为治疗时间的延误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PLR这种非特异性系统性炎症指标被用作评价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标准[7],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血液系统的改变被认为是影响癌细胞生长、增殖、扩散的关键因素,癌细胞与宿主的炎症细胞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反应,从而影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变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使患者机体细胞凋亡速度异常[8],反向作用使癌细胞扩散。而血小板的含量常与患者自身炎症呈正相关关系。淋巴细胞是抗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特异性识别,从而直接将癌细胞消灭,同时分泌一系列的免疫因子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9]。如果淋巴细胞减少就意味着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癌细胞的增长速度也会随之加快,为癌细胞转移提供有利环境。PLR是能够兼顾机体炎症和免疫两方面因素的标志物。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是由于恶性肿瘤可以向远端转移造成的,所以局部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由于部分肿瘤体积较大,局部治疗会使淋巴结转移脉管血栓,因而导致局部复发率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也会因此下降,因此要结合新辅助化疗来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

本实验通过40例手术方式治疗宫颈癌和40例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的对比研究,探究PLR与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系,得出了PLR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判标准,却不能够作为估计生存状况指标的结论。表1中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对不同年龄、不同肿瘤大小、各种时期、各种级别的患者都适用。表2中PLR<123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PLR≥123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LR值与患者治疗效果呈负相关关系,即PLR值越小则治疗有效率越高。表3中淋巴结转移在Cox回归模型分析中P值为0.017,是能够独立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而PLRP值为0.843,不能够作为预判宫颈癌治疗效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能够作为预判新辅助化疗法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效果的标准,但不能作为分析术后生存状况标准,因此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前应检测患者血小板含量、淋巴细胞含量,并计算PLR值,为提前了解治疗效果创造了可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翔,范文强,董学彩,等.小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周疗方案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30):39-40.

[2]张丹丹.小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周疗方案在Ⅰb2-Ⅱb 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4):421-422.

[3]黄雪芳,黄世金,冯菊明,等.术前盆腔外照射放疗与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ⅠB2~ⅡB期宫颈癌疗效对比〔J〕.医学综述,2014,20(16):3060-3062.

[4]叶磊,朱建龙,冯令达,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12(4):374-378.

[5]宋建平.卡铂新辅助动脉化疗联合瘤内注射力尔凡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5):531-534.

[6]冯银珍,李红薇.ⅠB2~ⅣB期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性手术近远期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61-63.

[7]范佳颖,董晶,叶明,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的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5):2877-2880.

[8]张玲,唐乾坤.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2):286-288.

[9]占艳飞.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3):304,308.

(编辑:甘艳)

Correl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Peripheral Blood 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and ⅠB2~ⅡB Cervic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Survival Status

LUOYelin.WuzhouRedCrossHospital,Wuzhou,54300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peripheral blood 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 relationship with ⅠB2~ⅡB cervic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survival conditions.Methods80 cases of ⅠB2~ⅡB cervic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cal surgery,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surgery.After treatment,patients received 6-month follow-up,general information such as age,tumor size of the 2 groups were collected,the efficiency of the 2 groups were analyzed,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As PLR best critical value was 123,the result confirmed that efficiency of patients with PLR<123 was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 PLR≥123,ther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multivariate Cox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was not related with PLR (P<0.05).ConclusionIt is simple,convenient to detect PLR before treatment,PLR levels can be used to judge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but it can not be used to estimate prognosis.

【Key words】Platelets;Lymphocytes;Neoadjuvant chemotherapy;Cervical cancer

(收稿日期2014-11-24修回日期 2015-03-25)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5)05-0691-03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05.019

猜你喜欢
新辅助化疗淋巴细胞宫颈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状态中的作用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新辅助化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照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